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照樾《曲园墨戏》一书中曾用于制笺的墨戏图式与其传世墨戏笺实物,对墨戏图、笺的设计、主题、关系等问题加以探讨,并研究其题材、创作的特殊性,充分肯定其在中国传统文人自制笺史上的地位。

  • 标签: 俞樾 《曲园墨戏》 墨戏笺
  • 简介:1965年与1966年之交,文化大革命运动发起前夜还是平静的。平时很少出门的平伯,甚至还外出参观了两次。一次是1965年12月14日,平伯去北京郊县昌平县,参观该县举办的半工半读学校。虽说他教过半辈子的书,但这类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做工生产的学校他过去没见识过。他知道'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今实地看了,便更加理解了这个教育方针。晚上

  • 标签:
  • 简介: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深切怀念起我的父辈在西南运输总处的经历,特别是他们与大维先生的交往。大维,1897年12月生于浙江绍兴,比我的伯父庄汉开(1910—1992)、父亲庄汉定(1916—1987)分别年长13岁和18岁。抗战时在西南运输总处的五年(1937—1942),伯父、父亲是时任军委会兵工署署长的大维的部下。直至其中三人相继故去,这段袍泽之情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 标签: 俞大维 中国抗日战争 腊戍 浙江绍兴 专用电台 中国抗战
  • 简介:按此虽一种传说,却是事实,我记忆犹真,垂老想起,濡笔记之.据我(华宝斋2001年12月第一版)载,祖父幼年记所得为,又小小考证为,范淑人脱簪珥刻之,为乡人著书之始.后德清曲园先生樾采语入中,当世经师,海内遂亦疑乡人为老宿,而不知时未冠也.

  • 标签: 祖父 德清 小考 考证 传说 由来
  • 简介:谈古文训诂中的语义关系分析——兼述读樾《诸子平议》《群经平议》感孙良明现代语法学研究,语句的语法分析分句法结构关系与语义结构关系,如“鸡飞了”“鸡杀了”,句法分析,“鸡”都是主语;语义分析,前“鸡”是施事(主动者),后“鸡”是变事(被动者)。再如“...

  • 标签: 语义关系 训诂 中国古代语法学 俞樾 表现语义 古代汉语语法
  • 简介:清代江苏泰州文人楷与著名回儒学者刘智往来密切,通过作序、推介、点订、校雠等具体活动参与了刘智多部著述的出版。通过考述楷的生平,特别是其宗教信仰、文化活动与创作风貌,既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位古代文士,也可以借此管窥其时中国江南文人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与独立自信的精神风貌。

  • 标签: 清代 “以儒诠经” 文化交融 俞楷
  • 简介:近日翻检已经仙逝的李蔚然先生生前所赠书籍与资料,不意在一本大书中发现夹有几纸明代墓志拓本。细审之,其中两件竞关涉郑和下两洋史料,弥足珍贵,堪称太仓卫副千户周闻墓志、都知监太监洪保寿藏铭之后又一重要收获。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墓志铭 明代 史料 太仓
  • 简介:1963年3月25日,茅盾给平伯写了一封信——平伯先生:廿三日手示敬悉。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年,例应标明某年至某年;因壬午、癸未两说相持不下,中央雅不要在此学术问题上遽作结论,故有于1763加(?)之拟议。兄谓应广征文教界同意,弟亦谓然。前日饭后谈及,不过透露有此一说,非正式也。至于影响国际观感,似亦未必;因世界各国颇有类似之事,大作家生年和卒年加(?),文学史上比比

  • 标签: 俞平伯红学界 卒论战 曹雪芹卒
  • 简介:一个多世纪前。秀松出生在浙江诸暨次坞镇溪埭村一个清末秀才的家里。当时谁都没有料到,这个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枪炮声呱呱坠地的婴儿。日后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也不会想到这个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重要人物、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他不长的生命中会蒙受长达半个世纪的国际冤案;更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为了给秀松平反。为了弄清历史的真相。他的妻子安志洁女士和她现在的丈夫、秀松的弟弟寿臧长年奔波、呼吁。历经磨难却不放弃。

  • 标签: 俞秀松 创始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建党初期 安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