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三农"发展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方法研究发现:定向调控对农民增收的效果明显,但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不能过高估计;相较各省份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这两个因素,在中小银行发展带来银行业结构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定向调控促进"三农"发展的作用得到了更明显地改善。对实证结果的理论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未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之一在于发展中小银行,打破行业垄断。

  • 标签: 货币政策 定向调控效果 影响因素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 简介:文化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休闲机构,已成为民众首选出游目的地。近十几年来,诸多博物馆虽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参观人数日益增多,每到旅游旺季人满为患,而各项配套服务措施却无法跟上需求,导致整体的服务质量下降。如何顺应服务时代潮流,满足参观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成熟的项目管理制度,有效地改善、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让参观民众更加满意。

  • 标签: 博物馆 公共文化机构 项目管理 服务质量swot
  • 简介:搜集冰箱、洗衣机、空调三种大家电的线上销售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组间差异比较、多元回归分析等方式分析能效标识的市场引导效果。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不同等级家电产品的选择量存在差异,但不同能效等级间消费者满意度并无明显差异,能效等级并非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和满意度的显著因素。

  • 标签: 能效标识 线上销售 节能产品 效果评价
  • 简介:用金融危机三阶段周期理论剖析世界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选择VAR系统进行检验,通过对9个国家Ⅰ危机隐蔽期、Ⅱ危机爆发期、Ⅲ危机深化期的摩根史丹利MSCI指数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危机隐蔽期美国的金融动荡影响对澳大利亚外的7国金融市场呈现单向传染效应;金融危机爆发后,被传染金融危机的国家开始影响美国,呈现双向传染效应,证明危机的传染存在反馈机制;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交叉传染,是国际危机程度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因此,金融危机的冲击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网状交叉感染。三时期的脉冲响应函数检验揭示了危机传染的动态效应,美国金融危机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强度短期内很可能加大,持续时间比传统理论解析的过程相对延长。

  • 标签: 金融危机传染 金融危机三阶段 VAR模型 分期检验
  • 简介:摸清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特征对扩大内需、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2011年全国28省1249份有效农民工非实验性问卷调查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整理出农民工当前消费的基本情况,然后利用ELKS法,深度分析农民工消费结构并与市民消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食物、服装、子女教育以及人情开支消费需求弹性比市民大;教育与娱乐消费份额偏低;医疗消费与住房消费特点与市民相似,消费倾向小,但住房支出的价格弹性大。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民工消费结构,扩大农民工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工深度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农民工 消费特征 市民化 ELES模型
  • 简介:本文通过对河北省1985-2010年的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长期内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效率关系明显,而与农村金融规模关系不明显。

  • 标签: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