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泰国湾盆地柬埔寨海域D区块属低勘探新区,邻区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较为深入,认识比较成熟,但是研究区内尚缺乏系统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此次研究以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边缘的一口钻井资料,分别进行了单井层序划分地震层序划分,得到综合层序划分方案,最终划分出6套沉积层序,建立起了该区首套等时的层序地层格架。之后,以层序为单元,分析了地震相的剖面特征和平面展布。文中所用方法为海上低勘探地区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地震相 泰国湾盆地 柬埔寨海域
  • 简介: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区块间能量不均、子波差异、空面元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覆盖次数的能量优化调整技术、时差计算调整技术、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加剩余静校正技术以及叠后插值、叠后时间偏移技术等,来确保区块间振幅能量分布子波特征分布均匀,无闭合差存在。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技术在深、浅层均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偏移剖面无空间假频存在,且信噪比得到提高。

  • 标签: 三维地震资料 连片处理 一致性处理 互相关计算 插值 叠后时间偏移
  • 简介:测井方法是非均质生油岩精细评价的常用方法,但现有的评价方法对生油岩成熟度及密度等因素考虑不全。文中提出了综合考虑生油岩成熟度各种测井响应的"反推ΔlogR"法,并以Kar7井为例,应用该方法计算了2285~2985m内生油岩的有机碳含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

  • 标签: 生油岩精细评价 有机碳含量 “反推ΔlogR”法 测井响应 成熟度
  • 简介:随着岩性圈闭勘探的深入,常规物源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油气勘探的需求。根据“动态物源”概念,建立了精细刻画“动态物源”系统的研究方法,丰富了物源分析方法体系。该方法从层序界面识别、体系域划分等层序地层学研究入手,结合压实校正、古水深校正等条件的约束,利用地层定量回剥技术恢复不同体系域沉积初期的古地貌,并通过刻画各体系域沉积初期物源区的面积来判断物源供给量的相对大小,从而达到预测储层发育位置的目的。该方法在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东南部的陵一段进行了应用,发现该区域在低位体系域时期发育面积较大的局部物源,它所提供的砂体,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扇三角洲岩性圈闭,该圈闭成藏条件较好,有望成为崖南凹陷岩性圈闭勘探突破的目标。

  • 标签: 动态物源 层序地层学 古地貌分析 储层预测 崖南凹陷 琼东南盆地
  • 简介:针对叠后地震预测技术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洞缝型储层的精细刻画及流体识别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展了叠前地震预测与描述技术的攻关与应用研究,并在4个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①在叠前反演方面,通过测井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储层敏感参数,指导叠前弹性参数反演,进而预测储层物性;②在“串珠”反射有效性识别方面,主要利用AVO属性进行流体等充填物识别,对叠后剖面上的“串珠”反射去伪存真;③在裂缝储层识别方面。利用叠后/叠前多尺度裂缝预测技术研究裂缝分布规律,提高储层识别精度;④在洞缝型储层空间雕刻方面,对有效洞缝储层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缝、洞空间配置关系。通过连续4年的叠前地震预测与描述技术攻关,叠前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为洞缝型储层高效井组的建立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洞缝型储层 弹性参数反演 AVO分析 流体识别 塔里木盆地
  • 简介:四川盆地川中龙岗地区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为低孔、低渗白云岩储层,与石灰岩(非储层)的波阻抗差异小,利用叠后反演技术难以有效预测储层。从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入手,利用参数λρ,μρvP/vS构建了对储层更敏感的储层指示因子,然后使用叠前同时反演技术计算出该指示因子,并进行了储层预测。经钻井证实,利用储层指示因子进行储层预测的结果吻合程度高,说明叠前同时反演技术是复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叠前同时反演 储层指示因子
  • 简介:在辽河曙68井区开展的大井距井间地震试验中,通过井间纵、横波层析成像反射波偏移成像,得到井间砂泥岩互层展布,解释出两井之间主力储层的连通情况流体分布情况。在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在辽河曙光油田部署了3口开发井,均获得工业油流。本次试验,是首次在大于800m井距上尝试的井间地震技术。

  • 标签: 井间地震技术 岩性 油藏开发 有效储层 剩余油检测 辽河曙光油田
  • 简介:阿尔凹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窄相带及相变快的沉积特征,砂体纵向叠置、横向连片现象十分明显,渗透性砂体分布复杂,有利储层分布范围难以确定,严重影响储量的精确计算。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联合反演技术,对该凹陷储量上交区块的渗透性砂体开展精细储层预测,搞清了渗透性砂体的厚度变化规律及分布范围,预测结果达到了储量计算所需的精度要求,为计算探明储量提供了重要参数依据。实际应用证明,采用联合反演技术预测渗透性砂体精度较高,可以满足油田的储量计算需求。

  • 标签: 砂体 渗透性储层 拟声波反演 储层参数反演 阿尔凹陷
  • 简介:火山岩油气藏是近年来吐哈油田热点勘探领域,已相继在不同层系的火山岩储层中取得了突破。而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其岩性的影响远远超过流体的影响,因此岩性识别对该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准确确定火山岩岩性是火山岩岩性储层精细评价的基础,也是测井评价的主要难点。文中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石薄片资料为基础,研究出了利用常规测井信息识别矿物成分,应用成像测井信息识别火山岩的岩石结构及构造,并将两者结合对火山岩岩性进行综合判别的适合吐哈油田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该方法对马朗凹陷火山岩岩性识别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火山岩岩性 测井识别 马朗凹陷 三塘湖盆地
  • 简介:受地震资料品质限制及X井区辫状河沉积特征的影响,利用常规地震属性分析及90°相位转换技术在对该井区新近系馆陶组上部砂体连通性进行识别时存在较大困难,而应用正演模拟技术可识别出砂体的连通性。具体做法为:1以钻井资料地震资料为基础,依据X井区馆陶组上段砂体沉积特征,建立不同的地质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计算;2分析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从理论上探讨砂体横向连通性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并与实际地震波形进行对比分析,确定X井区馆陶组上段主力砂体的连通性及砂体边界;3通过钻井结果来验证正演模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正演方法可以实现对地震地质模型的高精度模拟;正演模拟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研究区砂体连通性的多解性问题,对勘探阶段砂体连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连通性 地质模型 馆陶组
  • 简介:在以大斜度井水平井为主要开发井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中,要想获取裂缝在井点不同空间位置的产状较困难,裂缝精细描述存在不准确性,这些均影响了对气藏渗流通道的刻画,制约了边水气藏的科学、均衡开发。以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照片、FMI成像测井、叠前地震各向异性裂缝预测不连续性检测以及动态监测等资料,在大斜度井、水平井裂缝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定量表征了裂缝产状、开度、密度、孔隙度等参数,再结合所获取裂缝参数建立多尺度非结构化网格离散裂缝模型,明确了气藏高、低渗区域分布,优势水侵通道水侵方式。结果表明:在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离散裂缝模型中,大尺度中小尺度裂缝均较发育,高渗区呈连片状广泛分布;发育于气藏外围4个方向的9条边水水侵的高渗通道,表现为沿裂缝水窜型沿溶蚀孔洞均匀推进型2种水侵方式。该方法及研究结果对同类特大型超压有水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裂缝精细描述、水侵优势通道刻画水侵模式建立等理论技术研究均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 裂缝识别 DFM裂缝建模 高、低渗区域分布 水侵优势通道 水侵方式
  • 简介:为了更简便地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在断层侧向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层岩排替压力与所封闭储层排替压力对比,预测了断层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以此建立了一套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南堡凹陷5号构造f-np5-2断层对东三段下部1~7号储层侧向封闭性的判断中。结果表明: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1~3与6号储层处断层岩泥质含量均大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封闭,有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油层;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4~5与7号储层处断层岩泥质含量均小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不封闭,不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干层。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结果与目前NP503井东三段下部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是可行的。

  • 标签: 断层岩 泥质含量 侧向封闭性 判别方法 南堡凹陷
  • 简介:苏里格地区是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储层为陆相沉积,横向变化大。近几年来,针对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目标,开展了以全数字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为代表的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了以长排列、小道距、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的高次覆盖采集技术;以保持叠前动力学特征为核心的叠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以叠前反演与叠后综合解释相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取得了丰硕的地震地质成果,满足了叠前有效储层预测需要,为苏里格地区快速、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 标签: 全数字地震勘探 叠前 有效储层 高密度 低降速带 苏里格地区
  • 简介:该文以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技术为指导,以塔中I号断裂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为目标,结合缝洞储集体主控因素,针对性地选用印模法古地貌恢复技术、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地震相波形分类组合技术、多属性约束井-震联合孔隙度反演技术以及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分层次、分类型、分级别对缝洞储集体进行刻画,满足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生产需求。

  • 标签: 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 生物礁滩复合体 储层预测 塔里木盆地
  • 简介:应用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此类火山岩(熔结角砾凝灰岩)是裂隙式火山喷发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早期火山口火山喷发前古地貌的控制,储集空间以气孔为主;其次,采用本征值相干分析古地貌恢复技术明确了火山口及喷发前古地貌特征;最后,综合利用测井、物探技术,对火山岩的有利岩性进行预测,形成了裂隙式喷发火山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地震储层学 火山岩 裂隙式喷发模式 正演模型 储层预测 乌夏地区
  • 简介:致密油资源评价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专家对其资源潜力规模的认识差异较大。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属典型的致密油,烃源岩厚度、成熟度总有机碳含量均是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建立了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致密油有利区分级地质评价标准,优选出油气勘探的3级评价区。以EUR(EstimatedUltimateRecovery)分级类比法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研究为核心,应用油井产量递减规律进行不同评价区单井EUR值求取,运用合理开发井距法、探边测试法微地震裂缝监测法等3种方法开展了井控面积参数研究,并进行了多方法相互印证,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价结果已应用于勘探生产中,有效地指导了油气勘探部署,该方法对其他致密油评价区也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致密油 资源评价 EUR分级类比 井控面积 可采资源量 芦草沟组
  • 简介:以地震储层学理论为指导,围绕该区火山岩储层的主控因素,应用火山岩地震储层学的研究思路方法,针对性地选用三维岩性识别、三维可视化、高分辨率本征值相干、Emerge多属性密度反演、多属性融合、FRACA裂缝预测等多种技术,对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进行了精细刻画,推动了该区的油气勘探,生产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火山岩地震储层学 火山岩 储层预测 红车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 简介: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地层油气藏的分布特征,明确勘探方向,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岩相与地震相响应关系并进行火山岩识别预测。从钻井岩心铸体薄片研究入手,在明确研究区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基础上,通过详细的井震标定,结合目的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归纳出岩相与地震相的响应关系,进而开展了火山岩储层预测。研究表明: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岩相以溢流相、火山岩沉积相为主;地震反射主要表现为弱振幅空白透镜状反射相、中—弱振幅弱连续丘状反射相、中—强振幅中连续层状反射相;岩相识别预测认为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具中心式喷发特征,火山体呈层状或锥状,且具陆上水下喷发并存的特征。结合成藏条件,认为中距火山口的杏仁状熔岩分布区是有利勘探区带。

  • 标签: 火山岩 岩相 地震相 溢流相 三塘湖盆地
  • 简介:针对陕北中生界延长组岩性油气藏的主控因素,依据黄土塬地区地震弯曲测线,充分利用有效的地震信息对目的层开展地震储层横向预测,在剖面上对渗透性砂岩展布的识别总结出5种方法,并且在平面上编制渗透性砂岩展布范围图,为探井井位部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通过后期完钻井检查,其渗透性砂层厚度预测符合率达80%以上。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渗透性砂岩 波阻抗 密度 神经网络法 考核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