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在此次原材料产品贸易争端中,欧美提出,中国2007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硅、黄磷、焦炭等资源型产品由“限制外商开采”改为“禁止外商进入”。此后,中国政府还大幅提高了金属硅的出口关税,从最初的出口退税到目前对金属硅征收15%的出口关税,损害了其下游相关产业的利益。而国内专家严词回应:欧美一方面指责我国限制金属硅的出口,一方面却又对我国的金属硅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仅从这一逻辑悖论就可见欧美此次申诉是毫无根据的。

  • 标签: 相关产业 金属硅 优化组合 出口退税 外商投资 中国政府
  • 简介:栏目点评:我国拥有大量的萤石资源。而现在,随着我国向节约型社会的转变,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非再生资源成为了硅氟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硅氟行业仍然停留在对萤石资源的粗加工利用的基础上,低端产能早已超饱和;同时由于自身利用能力不足,导致高品位萤石资源大量出口。许多国外企业利用这些酸品味资源生产出高端产品,进而进军中国硅氟高端产品市场。如此以往,中国的萤石资源不但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反而由于大量出口而严重滞后了国内硅氟工业的发展。从积极意义上讲,国内高端硅氟工艺的缺乏正是今后行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但是,这里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作为硅氟工业基础的萤石是非再生资源,如何保护并利用好它们。国内某省就曾自认萤石资源丰富并大量开采粗加工,以致现在需要大量从外地购买萤石。这不能不算是前车,它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是国内萤石资源流通的教训。国内硅氟工艺落后。大量从事硅氟提取的厂家使用原始工艺,同时国内科研机构等学术力量对次也有重视度不足之嫌。学术是为了搞创造、搞科研,但是最终,还是要应用于实践的,无论你的学术研究多么超前和理论。工艺是可以依靠技术发展起来的,要将这些工艺技术、萤石资源合理整合并加以利用需要庞大实力支撑。而国内大型硅氟企业,诸如道康宁、杜邦之类都是外资企业,真正本土成长出来的大中型企业少之又少,更无须说凤毛麟角般的跨国企业了。所以,大型财团、企业家乃至政府需要为该行业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还有重要的一点,硅氟行业的生产链。没有任何厂家在能够脱离这个生产链,开发利用萤石资源仅仅是这个生产链中的一个小小组成�

  • 标签: 氟碳 涂料市场 萤石资源 国外企业 节约型社会 非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