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不同年生五味子进行叶面喷施和根部灌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五味子白粉病有很好抑制作用,喷施加灌施处理发病率为13.0%,喷施发病率为22.5%,清水对照发病率为37.5%。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五味子防治效果分别为78.9%、77.8%、75.0%,这表明喷施加灌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五味子白粉病防治效果最好。(2)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五味子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五味子植株喷施加灌施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叶面积总平均值分别增加了6.7%、42.4%、27.6%;单独喷施处理和喷施加灌施处理分别比清水对照处理百果重增加了21.33%、28.79%;喷施加灌施处理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达到0.74%。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菌剂 五味子 白粉病
  • 简介: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了1种寄生于下垂虫草(Ophiocordycepsnutans)重寄生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35序列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其鉴定为枝多头霉(Polycephalomycesramosus)。其孢梗束着生于下垂虫草子实体可孕部,顶部膨大呈球形。本种具有产生单个卵形A分生孢子顶侧生排列A瓶梗和能形成分生孢子链B瓶梗,并在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和孢梗束柄部都观察到梭形、链生B分生孢子。GenBank中相关种ITS序列与拉丁名可能有误。

  • 标签: 下垂虫草 枝多头霉 ITS序列 重寄生
  • 简介:从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根状茎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筛选出3株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它们分别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和无孢菌类.

  • 标签: 虎杖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物质
  • 简介:茵物生药学是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涉及菌物学、生药学、中药学等许多学科,以菌物药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茵物药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指标以及引种驯化、发酵等生物工程和寻找新药源理论和实践问题.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生命科学飞速发展,茵物药研究在当今世界也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茵物生药学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将这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学科得以发展.

  • 标签: 菌物生药学 菌物学 生药学 中药学
  • 简介:研究了4种矿质元素栽培食用菌毛头鬼伞菌丝体生长影响。4种矿质单元素添加试验结果表明,能使毛头鬼伞菌丝体旺盛生长最佳浓度分别是CaCl20.1mmol/L、MgSO48mmol/L、KCl1.22mmol/L、NaH2PO413mmol/L。4种元素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单元素浓度最佳生长量与混合施用时最佳生长量致。以毛头鬼伞主要栽培料之棉子壳估算,原料中4种矿质元素浓度均偏低,必须补充矿质元素才能满足毛头鬼伞菌丝体旺盛生长。

  • 标签: 毛头鬼伞 矿质元素 生长 栽培
  • 简介:以农业废料花生壳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筛选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培养基培养料。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m(花生壳)∶m(马铃薯)=3∶1配方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4.53mm/d,长势最旺盛;原种栽培种培养料按m(棉籽壳)∶m(花生壳)=1∶1配方菌丝生长最快而健壮,生长速度可达5.43mm/d。因此,花生主产区,花生壳废料可以广泛应用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上。

  • 标签: 杏鲍菇 培养基 菌丝生长速度
  • 简介:以高粱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测定了经不同保藏温度(18~20,4,-20,-80℃)处理,不同保藏时间(3,6,12,18,24,30个月)下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根系侵染率。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18~20,4,-20℃温度下保藏12~18个月时,需进行转接,用高粱为宿主植物进行更新复壮培养,以保持菌种活力。

  • 标签:
  • 简介:为研究桦褐孔菌菌质多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法脱蛋白后透析,再经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进步分离纯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桦褐孔菌菌质多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影响。试验结果得到3个多糖纯化组分JZP1、JZP2、JZP3;粗多糖(JZPC)、精制多糖(JZPJ)和纯化多糖(JZP3),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最大增殖率分别为59.04%(1000μg/mL),44.58%(20μg/mL),39.76%(20仙g/mL)。JZP1和JZP21000μg/mL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15.66%和13.25%。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粗多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强于纯化多糖,不同多糖组分表现出不同免疫学活性,并且其免疫活性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多糖纯化 淋巴细胞 增殖作用
  • 简介:为深入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功能,从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中克隆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task1,并其序列进行分析。该基因编码355个氨基酸,全长1757bp,理论分子质量41.1kD,理论等电点为6.64,与深绿木霉(T.atroviride)MAPK基因tmk1、里氏木霉(T.reesei)MAPK基因tmkA和绿色木霉(T.virens)MAPK基因tmkA氨基酸和核苷酸水平上同源都很高,蛋白结构预测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 标签: 棘孢木霉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克隆 序列分析
  • 简介:在内蒙古阿尔山地区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205种,隶属于2门5纲13目44科89属,其中子囊菌门3纲3目4科4属7种,担子菌门2纲10目40科85属198种。记载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黄盖环柄菇(拟)LepiotaflavaBeeli和亚托丝盖伞(拟)InocybesubvolvataHongo,73个内蒙古新记录种。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大型真菌 黄盖环柄菇 亚托丝盖伞 资源
  • 简介:利用已克隆植物R基因NBS序列中保守基序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是克隆NBS有效方法。从广东普通野生稻HLW028中克隆出3条序列,经同源分析均为NBS,序列号为DQ272573~DQ272575。从NCBI中下载普通野生水稻和功能已知水稻NBS—LRR类基因,与本试验所提交NBS进行聚类分析。这些NBS可分为5大类,其中DQ272574是个新NBS基因类型。从野生水稻中克隆NBS基因存在P—loop、RNBS。A、kin-2、RNBS.B、RNBS—C和PLAL基序。RT—PCR结果表明,培矮64中Pikh表达量比2种野生稻中高。从培矮64中扩增出1个完整读码框cDNA。

  • 标签: NBS.LRR 普通野生水稻 聚类分析 表达
  • 简介: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玉米幼苗生长影响和筛选具有提高玉米抗旱潜能优良菌种,温室盆栽条件下,将分离自新疆荒漠盐生植物根系5种内生真菌Curvulariainaequalis、Fusariumavenaceum、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分别接种到玉米幼苗根系,进行干旱胁迫培养6周,测定苗期玉米株高、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C.inaequalis、F.avenaceum、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地下生物量(P〈0.05),而接种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其影响不显著;接种F.avenaceum和Ulocladiumsp.AS91282可极显著提高玉米根系可溶性糖含量(P〈0.01);接种C.inaequalis、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根系POD活性影响不显著,而F.avenaceum和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显著降低了根系POD活性;接种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和Ulocladiumsp.AS91282显著降低根系MDA含量(P〈0.01)。然而,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5种内生真菌玉米幼苗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MDA含量等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来看,干旱胁迫下接种内生真菌Ulocladiumsp.AS91282促进玉米幼苗抗干旱能力优于其他4种菌。

  • 标签: 内生真菌 盐生植物 抗旱性 生物量 POD MDA
  • 简介:为准确地将酯酶同工酶技术应用于食用菌菌株鉴别和遗传育种研究以及进行快速菌种区分、鉴定,本试验10个黑木耳菌株不同培养时期胞内酯酶(EST)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并菌株间亲和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培养时期各菌株间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培养时期同菌株同工酶谱也存在差异。培养20d诱导同工酶谱可有效区分、鉴定各菌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培养20d酶谱聚类分析结果与亲和试验结果相致。

  • 标签: 黑木耳 培养时间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亲和性
  • 简介:报道了采自中国热带贝伞属为口蘑科新记录属,描述了该属该属真菌疣孢贝伞(Conchomycesverrucisporus)形态,并提供了生境照片、线条图和必要讨论。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口蘑科 分类 形态学 新记录
  • 简介:粉黄茶渍(Candelariellaefflorescens)是个中国新记录种,文中简述了粉黄茶渍衣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地理分布。

  • 标签: 黄烛衣科 粉黄茶渍 新种 生物分类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联用分析,从超临界CO2萃取孢子油中鉴定出18种脂肪酸成分,包括6种不饱和脂肪酸、7种饱和脂肪酸、2种环链脂肪酸,以及己酸、辛酸、壬酸等短链脂肪酸.GC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孢子油中检出9种已知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3.6%;其中,主体成分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棕榈酸(C16:0)等含量分别为57.5%、13.4%、19.6%;此外,不饱和脂肪酸十六碳烯酸(C16:1)、亚麻酸(C18:3)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2%、0.5%.

  • 标签: 灵芝孢子 超临界CO2萃取 油脂 脂肪酸 气相色谱分析
  • 简介: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菌柄与菌盖中蛋白质氨基酸均为18种,缺少谷氨酰胺(Gln)和天冬酰胺(Asn),其中,含量最高是谷氨酸(菌柄为11.03mg/gDW,菌盖为12.57mg/gDW)。菌盖与菌柄均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10种,其中精氨酸含量(菌柄为10.73mg/gDW,菌盖为11.84mg/gDW)。必需氨基酸含量十分接近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率为1.00:1.04),无论总氨基酸含量还是必需氨基酸含量,菌盖中皆略高于菌柄中

  • 标签: 食用菌 香菇 蛋白质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
  • 简介:臧穆先生生勤奋、刻苦,真菌分类与系统学研究领域,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许多类群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我国牛肝菌目、蘑菇目、腹菌类和部分子囊菌都有深入研究;苔藓中些类群也曾开展过分类研究,并有所建树。牛肝菌目的研究中,先生倾注了毕生精力。

  • 标签: 新物种 生发 真菌分类 子囊菌门 牛肝菌目 担子菌门
  • 简介:通过大量筛选从银杏茎中分离到株内生真菌(编号为No.1028),其代谢产物对重要作物真菌病害病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内生真菌发酵液番茄早疫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菜豆炭疽病菌、葡萄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立枯病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对上述不同病原菌抑制率分别为:66.7%、48.3%、64.6%、36.5%、57.1%和23%。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离子对内生真菌N0.1028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影响。结果发现玉米粉、黄豆饼粉比较适合其生长和抑菌代谢产物合成,Na^+抑菌代谢产物合成有较明显促进作用。

  • 标签: 内生真菌 培养条件 真菌病害 抑制作用
  • 简介:马蹄纹天竺葵柄锈菌(Pucciniapelargonii-zonalisDoidge)最初1926年发现于南非,随寄主植物已传播到新西兰、澳大利亚、欧洲和美洲,严重危害天竺葵属花卉.我们昆明西南林学院校园内天竺葵(PelargoniumhortorumBailey)上发现此菌,植株受害严重.此菌我国从未报道过,可以肯定是外来入侵种,它通过何种渠道侵入我国,尚待考证.本文对此菌形态特征作了描述,并相关知识作了简要介绍.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标本室(HMSFC)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 标签: 分类学 锈菌目 天竺葵 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