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血对肌酸激酶同工CK-MB测定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的正常血液标本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ocheC701先测定其肌酸激酶同工CK-MB,随后再采用人工干扰的方法使标本产生溶血,再测定溶血后的肌激酶同工CK-MB,比较正常血标本和溶血标本的酸激酶同工CK-MB的结果。结果80例标本溶血前与溶血后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会对CK-MB测定产生影响,应尽量避免使用溶血标本作为试验测定。

  • 标签: 溶血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做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资料84例做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三项指标进行评定并做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三项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概率也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三项指标的提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疾病的重要指标,临床可将以上三项指标作为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依据。

  • 标签: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肌酸激酶同工(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 CK-MB)等肺外多因素对64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02年10月至2017年4月因口服百草枯中毒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患者64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自入院开始至中毒后3个月内因百草枯中毒致死或中毒后3个月内随访仍存活为观察终点,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服毒剂量、尿百草枯浓度、动脉血气分析、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CK-MB、B型利钠肽(BNP)、乳酸脱氢(LDH)、超敏肌钙蛋白T(hsTnT)、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根据3个月时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对两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K-MB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断价值。收集患者3个月内末次动脉血气分析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导致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纳入的64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存活315例(49.1%),死亡326例(50.9%),和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短、口服百草枯剂量较多、尿百草枯浓度高,Lac、TBIL、UA、AST、CKCK-MB、BNP、LDH、CRP及PCT均较高,而血气分析指标均较低(P<0.05)。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服毒剂量、CK-MB、AST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服毒剂量、入院首次尿百草枯浓度及CK-MB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截断值依次是7 g(AUC=0.918,灵敏度80.6%,特异度87.5%,约登指数0.681,P<0.01)、5.16 g/mL(AUC=0.879,灵敏度93.8%,特异度70.1%,约登指数0.639,P<0.01)、18.2 U/L(AUC=0.846,灵敏度83.9%,特异度71.9%,约登指数0.558,P<0.01)。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末次生化指标得出,服毒剂量、末次CK-MB、末次SCr、尿百草枯浓度、末次血Na+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密切相关。其中,末次CK-MB>18.05 U/L常提示预后不良(AUC=0.808,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65.8%,约登指数为0.455,P<0.01)。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中,除关注有无肺纤维化的出现及其治疗外,不同预后患者的肺外因素如心、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炎症标志物应加强其监测随访,尤其CK-MB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中毒后期CK-MB、SCr、血Na+对患者预后有很强的预测价值,应重视上述指标的定期复查。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心脏 预后 肌酸激酶同工酶 多脏器功能衰竭 多因素 回顾性研究 后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肌酸激酶同工(CK-MB)、肌钙蛋白I(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相关性及诊断意义。方法(1)按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专家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0例,正常对照组(Nor)78例。(2)对AMI组病人分别于梗死后4h,6h,12h,18h,24h,30h,48h,1周,2周抽取静脉血2~3ml,用法测定CK-MB,化学发光法测定肌钙蛋白I(TnI),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而UAP,Nor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即刻,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得CK-MB,肌钙蛋白I,CRP值。结果(1)在Nor,UAP,AMI各组CRP比较各组间相比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2)在AMI组,CRP浓度随时间呈动态变化,约于10.4h达高峰,此后又逐渐下降。结论CRP随着冠心病(CHD)的发展而增高,可能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影响了AMI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且对其发展和预后有判断和预测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CK-MB)和B型钠尿肽(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以自愿接受研究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3小时内对两组患者根据同种方法接受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和钠尿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的差异性,并比较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检测CK-MB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检出cTnT、CK-MB、BNP的水平分别为0.17±0.9μg/L、77.15±21.23IU/L、545.65±45.36ng/L,显著高于正常组血清中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cTnT、CK-MB和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CKCK-MB、LDH、AST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的60例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设置成实验组,选择同期到本院进行体检的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参照组,分别对这些入选者实施心肌谱检测。结果:实验组的心肌CKCK-MB、LDH、AST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比较P

  • 标签: 新入院 精神分裂症 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酶指标 检验价值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CK-MB)的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寻求准确与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8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校准前组和校准后组,每组40例.在同一实验室两种生化分析系统上对CK-MB进行方法对比试验,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X4PRO为对比方法,以德国罗氏COBASC50l为实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然后以直线回归方程校准COBASC501,再次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结果校准前两分析系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校准后两分析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同一实验室不同分析系统检测老年AMI患者血清CK-MB时应该进行方法对比实验和偏差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偏差 评估 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hI)、肌酸激酶同工CK-MB)、肌红蛋白(Mb)定性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均于入院后2~12h内进行cThI、CK-MBMb检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cThI、CK-MB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ThI、CK-MBMb指标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h、6h、9h、12h时的阳性率分别为89.47%、94.74%、98.68%、100.0%。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ThI、CK-MBMb指标,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判断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是否伴有脑损伤及程度如何。方法测定发生原发呼吸暂停后1天、3天、7天的早产儿(研究组)及同日龄早产儿(对照组)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的血清(CK-BB)水平。结果研究组在呼吸暂停后第1、3天血清NSE及CK-B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暂停后第7天血清NSE及CK-BB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由于反复的缺氧状态,可造成脑细胞的轻度损伤,而该损伤可能是暂时性的。?

  • 标签: 原发性呼吸暂停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脑损伤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ST、CKCK-MB、α-HBDH、LDH检测对高血压诊断的敏感性。方法:收治2020年1月到12月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依据发病严重程度分为1级高血压(n=30)、2级高血压(n=40)以及3级高血压(n=30),并将同期参与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正常组,对比四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AST、CKCK-MB、α-HBDH、LDH。结果: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以及3级高血压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与正常组比较。显著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CK-MB、α-HBDH、LDH指标在四组中呈现出逐渐增高趋势(p

  • 标签: AST CK CK-MB α-HBDH LDH 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地区不同运动负荷下肌酸激酶CK)的变化,探讨高原地区所适应的运动强度。方法随机抽取移居拉萨(海拔3658m)满两年的健康汉族人和世居拉萨健康藏族人各120名。汉族和藏族各分为4组,共8组,每组30人,按照课题设计的Bruce运动方案(8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10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进行平板运动实验。运动前后5min各抽血一次,用抗凝管存取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结果各个运动级别和不同的运动时间所检测的结果相比较均为P>0.05。讨论用统计学处理的结果显示P>0.05,直接观察各组数据运动前后数据也无大的变化,运动前略高于运动后。

  • 标签: 高原 运动负荷 肌酸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前白蛋白、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CK-MB)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6月于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1例AMI患者资料,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38~78岁,平均(56.14±5.76)岁.按治疗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10例)与未发生组(51例).入院后检测前白蛋白、BNP、cTnT、CK-MB水平.收集患者住院的-般资料,随访观察治疗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年龄、BNP、cTnT、CK-MB显著升高,糖尿病比例增加,心功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680,95%CI1.186~6.058)、糖尿病(OR=2.372,95%CI:1.161~4.822)、心功能分级(OR=3.364,95%CI:1.233~9.172)、BNP(OR=1.980,95%CI:1.125~3.483)、cTnT(OR=1.532,95%CI:1.077~2.352)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BNP、cTnT、CK-MB为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而前白蛋白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前白蛋白 脑钠肽 心肌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本例为脑梗死患者服用氟伐他汀后,其肌酸激酶异常升高的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通过对他汀类药物的流行病学、发生肌病的概率的分析与比较,针对脑梗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血栓,临床药师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同时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和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减少如横纹肌溶解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脑梗死 氟伐他汀 肌酸激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免疫抑制法测非心肌损伤患者CK-MB>CK的原因。方法用抗CK-M亚基抗体抑制血清中CK-M亚单位的活力,测定B亚基活力,即免疫抑制法。结果检测56例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标本中,CK活力相对较低,CK-MB>CK,CK-MB升高。结论用免疫抑制法测定非心肌梗死患者CK-MB时,如果CK-MB>CK,可能是血清中CK-BB,CK-MM增高以及巨CK的存在,造成CK-MB升高

  • 标签: 免疫抑制法 CK CK-MB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nT-hs、CKCK-MB评价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药物的心肌毒性。方法检测云南省肿瘤医院11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前、化疗四周期后、化疗八周期后的血清cTnT-hs、CKCK-MB值的变化,比较研究来判断乳腺癌化疗对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影响以及三种不同化疗方案对心肌损伤程度的区别,筛选评价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药物心肌毒性监测的最佳指标。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清cTnT-hs、CKCK-MB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随化疗剂量的累积,CK-MB变化不明显,cTnT-hs、CK有明显变化。但三项指标均未超过正常参考范围。不同化疗方案所致cTnT-hs、CKCK-MB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nT-hs、CKCK-MB可以用来监测化疗后患者的心肌损伤,但是是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的监测。三种不同的化疗方案对于心肌损伤的程度无明显不同。

  • 标签: 乳腺癌 心肌毒性 cTnT-hs CK CK-MB
  • 简介:摘要CK-MB测定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指标,已广为临床和检验界认为是一个“金标准”。CK同功的分离和定量方法包括电泳、离子交换层析、免疫抑制和放射免疫测定,现在较为常用的方法是电泳和免疫抑制。但巨CK对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有干扰,平时工作中应及时发现巨CK的干扰并鉴别之。

  • 标签: CK CK-MB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测量CK-MB肌酸激酶同工)实际K值与理论K值是否有差别,及两种方法所得CK-MB实际K值测量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利用葡萄糖标准溶液以及CK肌酸激酶)反应体系计算并校准CK-MB的实际K值。随机抽取50份患者标本,分别在两种实际K值下,测量结果,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相关性。结果经过计算,方法一所得CK-MB实际K值为6387;方法二所得CK-MB实际K值为6363,与理论K值有差异,测量质控品结果优于理论K值。输入方法一及方法二测量的实际K值测量结果,统计学计算,相关线性公式为y=0.9635x-0.0867,相关系数r=0.9994。结论仪器使用的理论K值与实测K值有差别,建议校正后使用,提高检验的准确性,而两种校正后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以利用其中任一方法校正,为临床提供结果。

  • 标签: CK CK-MB 实际K值 理论K值 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