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挪威渔业技术研究所的专家研制成功一种能将青鱼进行雌雄分类的仪器。该仪器的主要结构为电子器件部分和分类机械部分。使用时只要用仪器向鱼体照射不同光谱的X线,根据其透射度差值就可分辨出青鱼的雌雄,并将它们分类。由于雌性青鱼要比雌雄混合青鱼的售价高得多,

  • 标签: 青鱼 鱼类 鱼体 主要结构 仪器 识别
  • 简介:1995──1997年对伊犁河(中国境内)进行鱼类和水域生态调查研究,采集鱼类标本7000余尾。经鉴定整理计32种,隶属于6目9科27属。其中土著鱼类仅10种,具有经济价值的5种,随着鱼类的人工移植与驯化,伊犁河的鱼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已被记载的裸腹鲟、西鲤、东方欧鳊和梭鲈外,这次调查被列入新记录的有:短头、草鱼、鲢、鲫、银鲫、赤梢鱼、贝加尔雅罗、欧鲇,以及小型鱼类:条、中华、麦穗鱼、棒花鱼、北方泥鳅、青、黄鱼、褐栉虎鱼和波氏虎鱼等17种。并研究了伊犁河鱼类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 标签: 伊犁河 鱼类 土著鱼类
  • 简介:动物界中,舌头的形态、功能干差万别。猫科动物的舌头上长满粗糙的倒刺,能够帮助它们剔除猎物骨头上的肉。蛇大都长着鲜红而分叉的蛇信,能不停地伸缩,感知周围的环境变化。对一些变色龙和青蛙来说,舌头是它们捕食猎物的工具,堪称真正的“巧舌如簧”。那么,种类和数量都十分庞大的动物——鱼类,是否也有舌头呢?

  • 标签: 舌头 鱼类 猫科动物 环境变化 动物界 变色龙
  • 简介:在两口4m×2m×1.5m的水泥池中各放人体质量1.4~1.5kg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a(XY♂)1尾,体质量0.4,0.6kg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WZ♀)7尾和4尾,每尾注射0.5个鲤脑垂体(PG)悬浮液催产。另在池塘内两口1.5m×1m×1m的32目网箱中各放人体质量1kg左右的雄尼罗罗非鱼(YY♂)1尾,然后分别放人体质量0.4~0.6kg的雌奥利亚罗非鱼(WZz♀)2尾和1尾,未注射催产剂。各箱配组繁苗20d后,移走亲本,将子代单独饲养至性别鉴定,分析杂交子代的性比,以判断子代中WY型罗非鱼的性别。结果测得3组WZ♀×XY♂的子代性比(雌雄比)分别为:114:111、40:164和4:16,1组WZ早×YY8的子代性比为3:503。卡方分析表明,前3组中有两组子代性比与1:3的期望值相吻合(P〉0.089和P〉0.79),一组不吻合(P〈0.001);后1组的子代性比与0:N的期望值相吻合(P=0.92)。实验结果推断WY型罗非鱼为雄性,通过探讨导致少数实验值偏离理论值的原因,认为目前构建WY♀-YY♂超雄罗非鱼自繁体系不可行。

  • 标签: 奥利亚罗非鱼(WZ♀) 尼罗罗非鱼(XY、YY♂) 测交 性比 WY型罗非鱼性别
  • 简介:鱼类生长在水中,其生长与饲料、水质、日常管理有关,其中饲料的营养水平与鱼类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因而合理配制鱼类的颗粒饲料,是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而配制鱼类的颗粒料,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营养标准以及饲料原料的价格,合理搭配。鉴于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度升高,特别是豆粕、花生麸、鱼粉等蛋白质原料,比

  • 标签: 鱼类 营养标准 配合饲料 生长 配方
  • 简介:2007和2008年5~10月间对辽宁省汤河水库鱼类进行了现场采集和分析,共收集到鱼类18种,分别隶属于5科18属。其中鲤科14种,占77.8%;鲿科、鲇科、鮨科、鳢科各1种,占22.2%。5月、8月、10月鲢、鳙比例占渔获物平均数的71.6%,年龄为1至5龄,其中2~4龄鱼比例占82%;鲢和鳙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分别为:Lt=L∞[1-e-(kt-t0)]和Wt=W∞[1-e-(kt-t0)]3。

  • 标签: 汤河水库 鱼类结构 经济鱼类 生长特性
  • 简介:罗非鱼耐高温、杂食、繁育快,经多年驯养已成为珠江三角地区主要淡水鱼类罗非鱼体型较短,背鳍厚实,肉多刺少,很受当地居民喜爱。“食在广州”,广东人喜爱吃鱼,习俗也相当讲究,他们把罗非鱼叫“福寿鱼”,过年时,家家户户总要选购一尾活鱼,烧、蒸皆可。

  • 标签: 罗非鱼 珠三角 淡水鱼类 当地居民 耐高温 广东人
  • 简介:在池塘条件和养殖方法基本相同的六口面积共39亩的鱼塘开展大规格罗非鱼养殖试验,获得平均亩产1785千克,亩净产1542千克,亩利润4027.30元的高产、高效效果;比较5个不同放养密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以1100-1300尾/亩的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较好.因此建议在水深1.6-1.8米的池塘养殖大规格罗非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00-1300尾/亩;本试验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养殖模式、微生态水质调控、鱼病预防控制等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关键技术要点。

  • 标签: 大规格罗非鱼 安全高效养殖 放养密度
  • 简介:制定罗非鱼种鱼性能测定方案,须从生产性能测定的一般原则、育种材料养殖性能评估试验和现场性能测定的技术规程等方面进行探讨。只有这样做出的方案,才能为罗非鱼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罗非鱼 生产性能 测定方案
  • 简介:6~9月份是罗非鱼的生长旺季,但此期间随着投入品的大量增加,水质变化最为频繁,并且灾害天气时有发生,如能调控好水质,实施健康养殖,则可以保证增产增收,若疏于管理,则可能前功尽弃。今年罗非鱼市场相当看好,但气候变化无常,故此时的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下面结合实际,谈谈罗非鱼生长旺季水质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 标签: 水质管理 生长旺季 罗非鱼 水质变化 灾害天气 健康养殖
  • 简介:水产战线上的同志知道,尼罗罗非鱼是池塘增产的一个优良品种。然而,根据我们近三年来搞这条鱼的试验和观察,发现它还具有四项特殊的功能。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功能 草鱼 鲤鱼 混养 发病率
  • 简介:据长江水产研究所(喻清明等,1987)报道:雄性罗非鱼生长速度在4月龄开始明显地比雌性罗非鱼快,而且一直保持着这种差异。罗非鱼绝对增长量以4~8月龄最快,群体生长速度以10~12月龄最快;奥尼罗非鱼是由雄性奥利亚罗非鱼与雌性尼罗罗非

  • 标签: 奥尼 罗非鱼 反季节养殖 试验 生长速度
  • 简介: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高产试验 亩产 海水养殖 商品率 海水池塘
  • 简介:摘要:我国海洋事业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其中罗非鱼肉质鲜嫩,蕴含较多蛋白质、氨基酸,增强人们身体健康体质,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从而促进罗非鱼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但是,罗非鱼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实际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养殖水环境和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更加特殊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养殖罗非鱼水质管理技术展开以下分析。

  • 标签: 养殖 罗非鱼 水质管理技术
  • 简介:摘要:在网箱养殖中,由于鱼种的特殊性,需要有专门对其进行管理和养护。其中网箱养殖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相对较新潮的是摄食部分。本文主要针对该病原菌进行了调查研究及预防治理工作;首先阐述了网室饲养史、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方面内容;其次结合实际情况找出影响鱼类健康发展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促进鱼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进而为其更好地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作用。以百色市田阳区那坡镇黄子敏养殖场,网箱养殖罗非鱼如何合理利用益生菌、日常管理实用技术为例,从从罗非鱼生活习性、罗非鱼营养与饲料、网箱的制作、鱼种进箱与管理、网箱投饲管理等注意事项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网箱养殖罗非鱼如何合理利用益生菌,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关键词:网箱养殖罗非鱼如何合理利用益生菌

  • 标签: 网箱养殖 罗非鱼 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