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简介刘劲红(1965-),女,中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通讯作者付成华(1964-),女,副主任护师。摘要通过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心理调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服药依从性,提倡遵医行为,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农村高血压 服药心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管理的新模式.方法根据母婴分离后产妇特殊的身心变化,采取支持-帮助-教育的方法,即给予心理支持,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主动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主动实施护理干预,为寻求新的护理模式提供了经验.

  • 标签: 母婴分离 产妇 护理干预
  • 简介:骨髓穿刺是血液科最常用的穿刺技术,但由于是侵入性操作,患者在穿刺前、穿刺时都有紧张、恐惧心理,有很多患者拒绝穿刺,影响诊断和治疗.为了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笔者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对本院血液科102例行骨髓穿刺患者采用了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髓穿刺 护理技术 血液科
  • 简介: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预防涤纶厂工人中工业性眼损伤的效果.方法1992~1997年在上海石油化工涤纶二厂开展了6年的预防工业性眼损伤的健康教育.调阅分析了该厂1986~1991年及1992~1997年前后6年的职工伤病资料,分析工业性眼损伤发生情况.结果1986~1991年该厂职工的工业性眼损伤发生率为6.94‰,1992~1997年为1.93‰.结论健康教育对预防工业性眼损伤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工业性眼损伤 健康教育 涤纶厂 疾病预防
  • 简介:高血压除了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重要的是造成多脏器的损害,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致残或致死。据估算,目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达1.6亿人,并有继续加速上升趋势,而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了提高本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于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使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得到提高。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干预效果评价 上海市 高血压患者 生活质量 上升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高效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护理部、科室考评及患者投票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方法,确定三、二、一星级护士,佩星上岗;结果实施“星级服务”后,科室护理综合质量总分由实施前的(92.74±3.36)提高到(96.54±3.36)(P<0.01),实施“星级服务”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由实施前的(89.86±3.25)提高到(94.55±1.92)(P<0.01);结论护理工作中开展“星级护理服务”,能促使护理业务技术、服务水平两大要素的提高。

  • 标签: 星级服务 护理质量 服务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在控烟宣教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干预前、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控烟知识的宣教,病人对烟草危害性认识提高,戒烟行为增加。讨论医务人员的健康宣教对患者的健康生活理念有着重大影响。

  • 标签: 医务人员 健康宣教 控烟
  • 简介:目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探索冠心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期间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进行冠心病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拟定符合个体的健康教育计划,术前发放冠心病知识手册,术后发放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后知识总评分比教育前平均提高4.44分,P<0.001,差异有显著性。教育前测试评分优良率(≥8分)为26.7%,教育后优良率53.3%。教育前成绩较差(≤3分)者为10%,培训后无成绩较差者,对冠心病搭桥围手术期知识教育效果显著。结论因此通过对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增加患者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综合满意度,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促进护士素质的提高。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搭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术后头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方法以1200例行腰麻手术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腰麻一般术后护理,实验组在腰麻一般术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头痛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术后头痛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头痛的发生。

  • 标签: 腰麻术后头痛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ICU腹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2004年6月~2005年5月入住本院ICU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144例患者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5年6月~2006年5月入住ICU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152例患者列为实验组,提早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与腹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危重患者提早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腹泻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 腹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是脑外科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急救手术。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的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食物返流流入气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食管反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咳嗽症状,均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病人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悲观,同时对治疗缺乏信心。本文介绍30名患者病例,在查明各病员病因的基础上,在院中的悉心治疗、护理。康复、缓解出院后,进行家庭护理,优化了护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 标签: 慢性咳嗽 家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12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甲状腺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观察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实验组在血压、心率、焦虑及平均手术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而在术中体位舒适性、患者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使患者更好的适应和配合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焦虑
  • 简介: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即按学习、设计、实施、完善、考核分阶段实施.结果护士参与意识增强,护理行为规范,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护士是护理流程再造的主体,是确保其顺利实施并持续发展的关键.

  • 标签: 护士 护理流程再造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高效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护理部、科室考评及病人投票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方法,确定三、二、一星级护士,并佩星上岗.结果实施"星级服务"后科室护理综合质量总分由实施前的(92.74±3.36)提高到(96.54±2.12)(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由实施前的(89.86±3.25)提高到(94.55±1.92)(P<0.01).结论护理工作中开展"星级护理服务",能促进护理业务技术、服务水平两大要素的提高.

  • 标签: 星级服务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高校学生结核病的感染状况及干预措施的预防效果。方法应用PPD皮试观察学生皮肤硬结反应,判断其结核感染情况。结果PPD皮试强阳性感染率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试强阳性者预防性服药效果显著。

  • 标签: 高校 新生 PPD试验 筛选 结核病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