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单纯切开引流次性脓肿根治在治疗脓肿中的效果。 方法:收治若干名脓肿患者,征求其同意后选取 142 例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 71 例实施单纯切开引流,观察组 71 例实施次性脓肿根治,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括约肌功能评分均下降 ( 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相比,观察组分值更低 ( P< 0.05)。结论: 给予脓肿患者次性脓肿根治,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患者括约肌功能恢复更加良好。

  • 标签: 肛周脓肿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次性脓肿根治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8例脓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切开引流,治疗组患者采取次性脓肿根治,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等给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平均疗程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肿采取次性脓肿根治治疗,不但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术后感染率复发率较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肛周脓肿根治术 单纯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脓肿治疗中行根治性切开引流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脓肿28例,试验起始于20201内,终止于20221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4例行传统切开引流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14例行根治性切开引流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炎症反应指标。结果:两组相比,治疗前各项数据组间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管静息压更高、肛管最大收缩压更高、直肠静息压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丙二醛更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更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更低、白细胞介素-6更低、C反应蛋白更低(P<0.05)。结论:于脓肿治疗中行根治性切开引流有利于改善肛门直肠压力指标,减轻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根治性切开引流术 肛门直肠压力 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改良切开引流治疗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脓肿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48例。对照组行切开线,观察组行改良切开引流,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肛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脓肿患者手术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7d后两组脓肿患者疼痛程度、肛门功能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切开引流术 切开根治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位多间隙脓肿患者采用根治切开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60例高位多间隙脓肿患者,抽签法分观察组(根治)与对照组(切开引流30例,比较肛肠动力学指标、肛门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RP指标高,RRP与AMCP指标低,肛门恢复有效率高,P<0.05。结论高位多间隙脓肿患者采用根治治疗能提高整体疗效且改善肛门功能。

  • 标签: 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 一期根治术 切开引流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切开线切开引流脓肿患者,肛门直肠测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1-202312纳入的100例脓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二组。对照组采取切开引流,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切开线。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肿患者实施切开线效果确切,可更好降低肛门直肠压力,提

  • 标签: 切开挂线与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患者 肛门直肠测压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线引流治疗高位脓肿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1-20191内收治的高位脓肿患者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多切口引流手术。剩余15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小切口线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肛门功能。结果:不同手术方式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更好,创面愈合时间更短,肛门功能恢复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位肛周脓肿 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 疼痛 肛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内括约肌线引流治疗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20181至20193收治的脓肿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保留内括约肌线引流,即切除内口周围皮肤及黏膜,完整保留内括约肌并线引流;对照组24例采用切开,即直接切开内口及内括约肌。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感、后遗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5天视觉模拟评分为(2.08±1.02)分,低于对照组的(4.88±1.6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4,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部分失禁及皮肤潮湿、湿疹发生率均为0%(0/24),均低于对照组的50%(12/24)、95%(2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37.33,均P<0.05)。结论采用保留内括约肌线引流治疗脓肿,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肛门部分失禁及皮肤潮湿、湿疹发生率,效果优于切开

  • 标签: 肛门疾病 肛周脓肿 挂线疗法 切开术 引流 疼痛 肛门失禁 肛周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虚线多切口引流治疗高位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3/20203(开始/结束)60例高位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次性切开干预)、观察组(采用虚线多切口引流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次性治愈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次性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可比性(P<0.05)。结论:对高位脓肿患者采用虚线多切口引流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 高位肛周脓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开线引流治疗蹄体型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式是周至后侧脓腔不再用弧线切口切开全部脓腔,而是用橡皮筋虚线引流,中间皮桥旷置,这样对肛门邹皮肌,神经,血管损伤小,既减轻疼痛感,也减少了引起出血的因素。结果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出血均减少,创口愈合时间减少,大大缩短疗程降低治疗费用,且愈合后疤痕小,肛门无缺损畸形。结论该式最大的特点是保护了肛门括约肌功能及周正常组织,无术后肛门变形、狭窄、失禁等后遗症,此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切开双挂线引流 高位 蹄体型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引流治疗脓肿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脓肿患者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 2018 3至 2019 3,依据中心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 2组, 10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的脓肿切开引流,观察组施行次性的切开引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肛瘘情况、脓肿复发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肛瘘形成率为 4%,脓肿复发率为 2%,显著低于对照组肛瘘形成率 30%,脓肿复发率 1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高于对照组的 92%; 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切开引流治疗脓肿可以有效减少肛瘘的发生脓肿的复发,提高治疗有效率,可以在临床推广并且使用。

  • 标签: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根治治疗脓肿的临床意义,对106例脓肿手术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期。结果显示106例患者中,治愈98例,形成肛瘘6例,再次形成脓肿2例。1后回访无肛门畸形,无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显示根治治疗脓肿疗效好。减少了肛瘘形成,治愈率明显提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是治疗脓肿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采用根治方式治疗脓肿患者采用预后干预防治加强术后治疗,旨在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提升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9-20139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脓肿患者共60人,均采用根治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预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了解预后工作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且随访发现患者病情无复发情况。结论根治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针对脓肿展开预护可预防术后并发症产生,减少患者出院后病情复发可能性。医护人员还应加大研究力度,通过预护的优化提升治疗有效性。

  • 标签: 一期根治术 肛周脓肿 预护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开线结合中医治疗脓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6-20176本院收治的脓肿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切开线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线结合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切开线结合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减少创口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中医治疗 肛周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低位脓肿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切开根治切开线两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方法:于20201—202012间纳入94例因低位脓肿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每组,每组均纳入47例。治疗1组采用切开线,治疗2组采用切开根治。对照与探究切开线切开根治两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1)治疗1组与治疗2组相比,治疗有效率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切开根治术 切开挂线术 低位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脓肿使用切开对口引流线结合中药坐浴治疗的质量,确定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在20181至201812本院收治的高位脓肿患者中随机择取68例,通过计算机调取患者基本资料,将住院号为单号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单纯切开对口引流线手术治疗,而住院号为双号的患者34例则设置为观察组,联合使用切开对口引流线与中药坐浴治疗,两组对比指标手术质量、并发症率。结果文中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在疼痛伤口愈合方面更有效,对比两组并发症率,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高位脓肿在对口引流线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中药坐浴,可以对疼痛进行缓解,并且对手术切口的愈合、结痂等具有促进作用,患者在术后自身功能恢复更加理想,并发症也较少,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术 中药坐浴 高位肛周脓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脓肿次性脓肿根治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1-202212本院收治的脓肿患者共3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15例15例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实施次性脓肿根治治疗。以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肛周脓肿 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 单纯切开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脓肿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三间隙引流传统切开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纳入患者为60例,属于20202至12所接诊病例,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30例患者,以传统切开线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在以三间隙引流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三间隙引流术 传统切开挂线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虚线多切口引流传统线法治疗高位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7至20207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位脓肿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线法,观察组采用虚线多切口引流。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便失禁严重度(Wexner)评分、分泌物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40/41)与对照组(90.24%,37/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21 d,观察组VAS评分、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 d,观察组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低于对照组(20.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42)。结论虚线多切口引流传统线法治疗高位脓肿均效果确切,但虚线多切口引流可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肛门功能,并可减少创面分泌物,加快创口愈合患者恢复进程,且复发率低,可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高位肛周脓肿 虚挂线多切口引流术 传统挂线法 Wexner评分 恢复情况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