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患者应用前瞻信息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前瞻信息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患者应用前瞻信息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P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急诊手术 前瞻性信息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前瞻护理与居家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实施于小儿哮喘中对其疾病控制的作用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收治的哮喘患儿中随机选取80例,利用红蓝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处理,均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前瞻护理与居家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比两组疾病控制效果、治疗护理依从及住院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护理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确诊为哮喘的儿童,予以其前瞻护理与居家自我护理联合干预效果满意,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提高患儿依从,缩短住院时间,还利于提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可广加运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前瞻性护理 居家自我护理 联合护理干预 疾病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前瞻护理干预对经输液泵所致液体外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0例需要使用输液泵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泵进行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前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1.实验组输液泵所致液体外渗率低于对照组。2.实验组外渗程度低于对照组。2.实验组留置针保留时间高于对照组。结论:前瞻护理干预对降低输液泵所致液体外渗发生率,减少输液外渗患者组织坏死发生效果良好,应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输液外渗 输液泵 组织坏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前瞻护理干预对眼科门诊行眼底荧光造影( FFA) 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眼科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12 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诊治的 140 例行 FFA 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70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前瞻护理干预。对比 2 组患者造影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理状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6. 048,P < 0. 05) 。结论 前瞻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眼科门诊行 FFA 检查患者造影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眼科门诊 眼底荧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室运用前瞻的护理理念开展护理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800份消毒供应室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前瞻护理管理理念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0份。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则基于前瞻护理理念开展管理工作。结果:观察组供应室物品洗涤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发放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 消毒供应中心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哮喘患者接受前瞻护理联合居家自我护理,对积极控制患儿病情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2022.2——2023.2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哮喘患者,共计72例,规范性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方案,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纳入均等,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前瞻护理联合居家自我护理。结果: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患儿症状控制情况,干预前组间差异较小,干预后两组C-ACT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评分值参数以观察组更高,P<0.05。统计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效果,观察组统计值94.44%远高于对照组统计值75.00%,P<0.05。结论:小儿哮喘患者接受前瞻护理联合居家自我护理,对积极控制患儿病情的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儿哮喘 前瞻性护理 居家自我护理 控制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前瞻护理干预,对比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前瞻性护理干预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 便秘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接受前瞻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20年8月-2022年8月的MHD患者中随机抽取24例,随机双盲法分为A组(12例,常规护理)和B组(12例,前瞻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RLS发生率>A组(x2=5.042,p=0.024);护理后B组营养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  MHD患者接受前瞻护理能有效改善营养状态,预防RLS的发生。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态 不安腿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前瞻护理模式对改善其攻击行为的效果。方法:研究抽选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均选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收治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存在攻击行为,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划分2组,对比组(n=50)和实验组(n=50),经常规护理干预对比组,以此为基础,再经前瞻护理干预实验组,讨论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攻击行为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突出,P<0.05。结论:通过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再予以前瞻护理方案,可以使患者的攻击行为得到缓解与控制,病情好转。

  • 标签: 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 常规护理 前瞻性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非常严峻,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缺乏有效防治对策的科学依据,而队列研究是探索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重要研究方法。因此,依托于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的大力支持,在我国3个省份(湖北、湖南和河南)启动了华中区域常见慢性病前瞻队列研究(华中慢性病队列)的建设。完成了3个既独立又可整合的队列,共计115 424人的基线和107 252人的随访调查,其中3.9万人的东风-同济前瞻队列完成了动态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指标检测以及血液和尿液生物样本收集。该队列对于阐明我国中部人群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病因和机制研究,对我国精准医学的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和巨大贡献。本文对华中慢性病队列的设计理念、基本情况、主要成果、研究进展和挑战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 标签: 自然人群 队列研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华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后7 d内不同时间点脐静脉导管(umbilical vein catheter,UVC)管端移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成功留置UVC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置管后记录UVC管端位置、脐带残端长度、体重、腹围,并分别在置管后2、24、48、72 h及7 d进行监测。分析管端位置、脐带残端长度、腹围及体重变化情况。根据UCV管端是否发生移动以及移动的方向分为非移位组、向内移位组和向外移位组。采用χ²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57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向内移位51例,向外移位62例,未移位44例。3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剖宫产、置管时龄、镇静、喂养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置管后2、24、48、72 h及7 d UVC管端移位率分别为0、27.4%(43/157)、27.2%(31/114)、25.3%(21/83)和29.0%(18/62);24、48、72 h及7 d累积移位率分别为27.4%(43/157)、47.1%(74/157)、60.1%(95/157)和72.0%(113/157)。与非移位组相比,置管后24、48 h向内移位组脐带残端长度较短[分别为0.5 cm(0.4~0.5 cm)与0.6 cm(0.5~0.8 cm)、0.4 cm(0.3~0.5 cm)与0.5 cm(0.5~0.6 cm),Z值分别为-5.55和-3.69,P值均<0.05],置管后48、72 h腹围增加较少[分别为0.6 cm(0.5~1.0 cm)与0.9 cm(0.7~1.2 cm)、0.6 cm(0.3~0.9 cm)与0.9 cm(0.7~1.3 cm),Z值分别为-2.03和-2.09,P值均<0.05]、体重下降百分比较多[分别为-4.7%(-6.0%~-3.6%)与-3.1%(-3.7%~-2.2%)和-6.0%(-7.5%~-5.0%)与-3.9%(-5.1%~ -2.4%),Z值分别为-3.75和-2.96,P值均<0.05];与非移位组相比,置管后24、48、72 h及7 d向外移位组腹围增加较多[分别为1.6 cm(0.9~1.9 cm)与0.7 cm(0.5~0.9 cm)、1.5 cm(1.2~1.8 cm)与0.9 cm(0.7~1.2 cm)、1.7 cm(1.3~1.9 cm)与0.9 cm(0.7~1.3 cm)和1.6 cm(1.1~1.9 cm)与0.9 cm(0.6~1.3 cm),Z值分别为-4.82、-4.79、-3.74和-3.09,P值均<0.05]。结论UVC使用期间管端移位发生率较高。脐带干燥回缩、腹围、体重变化会影响UVC管端位置。

  • 标签: 脐静脉 导管,留置 中心静脉导管 异物游走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治疗中,采用前瞻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观察其作用情况。方法:本组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9月, 结束于2022年8月,将92例患者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前瞻组采用前瞻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规范率和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1)普通组和前瞻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中,普通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7.13±1.62(天)、前瞻组为3.85±1.13(天),普通组住院时间为7.86±1.58(天)、前瞻组为3.49±1.12(天),(t=11.847,p=0.005),两组结果有差异。(2)普通组和前瞻组抗生素使用规范率和感染发生率对比中,普通组抗生素使用规范率为80.43%、前瞻组为95.65%,普通组感染发生率为13.04%、前瞻组为2.17%,(x2=12.590,p=0.005),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耳鼻喉疾病手术患者治疗中,采用前瞻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耳鼻喉疾病 手术患者 前瞻性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胶原蛋白联合肉毒毒素对面部年轻化是否能够起到有效作用进行探讨分析,针对其改善面部状态的效果减缓皱纹产生、提亮肤色、紧致皮肤等进行研究;对胶原蛋白联合肉毒毒素应用过程当中的安全进行测试。方法:采用单中心对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自身的前后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依托VISIA技术,对比分析本文研究探讨的医美技术是否在对面部年轻化方面产生良好效果,以及在发挥功效的同时是否具有科学与安全。结果:每隔两周进行被测试者面部状态,跟踪记录半年。记录结果表明从第四周起,面部状态就初见改善效果,例如皮肤紧致程度提升,毛孔粗大现象有所改善等;在半年时皮肤状况向好发展,已呈现回升形式,但与基线期相比仍旧较低。在面部斑块改善方面,部分患者有明显效果,但记录数据不存在规律,未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胶原蛋白联合肉毒毒素对面部年轻化产生有效效果,能够安全有效的改善面部细纹、皮肤松弛等现象,但在改善肤色与斑块方面数据不具统计学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在临床应用中未见风险反应,具备安全

  • 标签: 胶原蛋白联合肉毒毒素应用 面部年轻化 前瞻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护理管理在预防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2~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护理措施、护理态度、护理形式各项满意度评分和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前瞻护理管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并可促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前瞻性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瞻护理模式在Ⅲ~Ⅳ度痔疮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运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Ⅲ~Ⅳ度痔疮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前瞻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2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较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在Ⅲ~Ⅳ度痔疮患者术后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地缩短了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模式 痔疮 排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中等长度静脉导管输注肠外营养液后对置入血管的内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早期发现患者留置血管损伤的无临床症状的超声影像表现,同时观察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年7—1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经上臂置入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根据采集数据时机不同,分为置管前组和拔管后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置管前和拔管后导管尖端出口处静脉内膜的影像形态、血流速度、血流量,并监测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05例患者中脱落5例,有效样本为100例。结果100例患者中,置管前和拔管后导管尖端留置处血管内膜均无毛糙、增厚等损伤改变。置管前和拔管后导管尖端留置处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相关并发症共发生5例(4.76%,5/105)。结论中等长度静脉导管输注高渗肠外营养液未对置入血管内膜形态和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影响,未损伤置入血管,无导管相关血栓、血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相对安全的临床获益。

  • 标签: 肠外营养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血管内膜 血流速度 血流量
  • 作者: 宋扬 王盛书 王建伟 刘少华 陈仕敏 李雪航 赵亚力 李靖 朱乔 甯超学 王建华 刘淼 何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 武警新疆总队特战支队卫生队,阿克苏 843000,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服务局保健室,北京 100082,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南百岁老人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21年调查数据,本研究共纳入1 002名基线资料完整的海南百岁老人,随访其生存与死亡结局。根据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将百岁老人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12~14分)、营养不良风险(8~11分)和营养不良(0~7分)3组。利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百岁老人的生存状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2021年5月31日随访结束后,共发现522名百岁老人死亡,7年全因死亡率为52.10%(522/1 002)。与营养良好组相比,营养不良导致的平均减寿为0.62年。生存分析显示,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其他组(χ2=16.45,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营养良好的百岁老人相比,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HR=1.65,95%CI:1.18~2.31)。亚组分析发现女性百岁老人该关联更为显著。结论营养不良与海南百岁老人高全因死亡风险相关,提示应及时评估和关注百岁老人特别是女性老人营养状况对其健康长寿及死亡的影响。

  • 标签: 百岁老人 营养状况 全因死亡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定向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在腹部瘢痕整复中的扩张规律。方法采用前瞻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部瘢痕患者,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12~51(31±12)岁,Ⅰ型瘢痕患者12例、Ⅱ型瘢痕患者8例。Ⅰ期在瘢痕两侧置入额定容量为300~600 mL的扩张器2或3枚,其中至少1枚额定容量为500 mL(作为后续观察对象)。拆线后开始注水治疗,扩张时间为4~6个月,注水量达扩张器额定容量2.0倍后,Ⅱ期行腹部瘢痕切除+扩张器取出+局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分别测定注水量达扩张器额定容量1.0、1.2、1.5、1.8、2.0倍时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并计算扩张相应倍数(1.0、1.2、1.5、1.8、2.0倍)和相邻倍数区间(1.0~1.2、1.2~1.5、1.5~1.8、1.8~2.0倍)时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测定术后0(即刻)、1、2、3、4、5、6个月时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并计算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2、3、4、5、6个月)和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0~1、1~2、2~3、3~4、4~5、5~6个月)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与扩张1.0倍[(287.6±2.2)cm2、(47.0±0.7)%]比较,扩张1.2、1.5、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315.8±2.1)、(356.1±2.8)、(384.9±1.6)、(386.2±1.5)cm2,(51.7±0.6)%、(57.2±0.6)%、(60.4±0.6)%、(60.5±0.6)%]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46.04、90.38、150.14、159.55,45.11、87.83、135.82、118.48,P<0.05);与扩张1.2倍比较,扩张1.5、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49.82、109.64、122.14,144.19、49.51、105.85,P<0.05);与扩张1.5倍比较,扩张1.8倍(t值分别为38.93、39.22,P<0.05)、2.0倍(t值分别为38.37、38.78,P<0.05)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均明显增加;与扩张1.8倍比较,扩张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表面积和扩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1、4.72,P>0.05)。与扩张1.0~1.2倍比较,扩张1.2~1.5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明显增加(t=6.95,P<0.05),扩张1.5~1.8、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5.89、40.75,P<0.05);与扩张1.2~1.5倍比较,扩张1.5~1.8、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0.50、41.92,P<0.05);与扩张1.5~1.8倍比较,扩张1.8~2.0倍时患者扩张处的皮肤扩张率明显降低(t=32.60,P<0.05)。与术后0个月比较,术后1、2、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1.66、82.70、96.44、102.81、104.51、102.21,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2、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37.37、64.64、69.40、72.46、72.6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32.29、50.00、52.67、54.76、54.62,P<0.05);与术后2个月比较,术后3、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52.41、60.41、70.30、65.3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52.97、59.29、69.68、64.50,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4、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均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5.53、38.00、38.52,P<0.05)、回缩率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25.36、38.59、37.47,P<0.05);与术后4个月比较,术后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t值分别为41.10、50.50,P>0.05)和回缩率(t值分别为48.09、50.0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5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表面积和回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0、9.59,P>0.05)。与术后0~1个月比较,术后1~2、2~3、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3.56、40.00、49.21、53.97、57.68,P<0.05);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术后2~3、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2.37、27.72、30.16、31.67,P<0.05);与术后2~3个月比较,术后3~4、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3.73、41.31、54.10,P<0.05);与术后3~4个月比较,术后4~5、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0、23.60,P>0.05);与术后4~5个月比较,术后5~6个月患者修复处的皮肤回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0,P>0.05)。结论扩张器能有效扩张腹部皮肤,从而修复腹部瘢痕畸形,注水扩张达扩张器额定容量1.8倍后维持扩张1个月,可以作为Ⅱ期手术时间节点。

  • 标签: 瘢痕 扩张术 组织扩张装置 腹部 扩张率
  • 作者: 魏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前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以及前瞻护理干预模式,最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存率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血液透析的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优先选择前瞻护理干预操作,可以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控制生存率的相关指标。

  • 标签: 前瞻性护理;血液透析;生存率;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前瞻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17年6月-2022年6月。结果 B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1年、3年及5年生存率更高,对比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护理的应用有助于确保血液透析治疗安全,并促进生存率的提升,值得被临床重视及推广。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血液透析 临床效果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