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辅助及新辅助化疗前后血脂水平和体质指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50例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1个月检查时分别检验每位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计算其体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TC(血清总胆固醇)、TG(总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指数水平均有所提升(P<0.05),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没有升高(P>0.05)。患者总计发生Ⅰ-Ⅱ度恶心、呕吐29例(58.0%),其中CEF方案出现11例,FE100C方案出现2例,TEC方案出现9例,EC-T方案出现7例;总计发生Ⅲ-Ⅳ度恶心、呕吐21例(42.0%),其中CEF方案出现8例,FE100C方案出现2例,TEC方案出现9例,EC-T方案出现2例。结论化疗会造成乳腺癌患者的血脂和体质指数升高,还会影响正常饮食,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化疗过程中要注意针对患者的毒副反应,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尤其是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较强的患者,不宜过度饮食,避免化疗后体质指数及血脂增高明显,预防相关疾病发生。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血脂 体质量指数
  • 简介:目的了解并讨论拉萨市35岁以上居民体质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制定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5月1684名拉萨市35岁以上居民进行研究,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讨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不同分组间体质指数对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影响。结果被调查居民中偏轻、正常、超重、肥胖的比率分别为1.4%、19.8%、49.2%、29.6%;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7.6%、21.3%、40.9%。不同BMI间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拉萨市居民体质指数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因此BMI可作为临床评价疾病风险的重要参考依据,预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 标签: 体质指数 高血压 高血糖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癌发病的吸烟和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肝癌换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吸烟和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对肺癌发病的影响。结果对肺癌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后,发现有观察组患者的吸烟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BMI均弱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和BMI较低增加了肺癌发病机率,保持正常体质指数和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肺癌 吸烟 体质指数(BMI)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万州区医学生体质指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了312名学生,采用体格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果调查学生中,BMI为20.50±3.01,体重过低率为22.11%,超重肥胖率为10.26%。结论应重视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帮助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改善营养、增强体质

  • 标签: 医学生 体质指数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成人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5至10月,在33家医院的眼表疾病门诊收集2 41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780例(32.2%),女1 639例(67.8%),年龄18~89(46±16)岁,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同时进行右眼睑板腺相关检查和评分。结果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为196、1 556、567和100例。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中重度MGD的比例明显较高(59.1%、71.0%比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睑缘改变评分、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和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年龄分层,在青年组中,肥胖人群的以上3项评分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相比,超重和肥胖与中重度MGD相关,OR值分别为2.19(95%CI:1.06~4.50,P=0.033)和3.70(95%CI:2.57~5.04,P=0.008)。结论中国成人中重度MGD与高BMI具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眼疾病 睑板腺功能障碍 体质指数 肥胖
  • 简介: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PCNL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BMI分为两组:超重组(BMI≥24kg/m^2)63例,正常体重组(BMl〈24kg/m^2)97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2±26)min和(74±2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1±23)ml和(126±18)ml,超重组均高于正常体重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4.6%和91.8%,超重组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PCNL的患者,BMI的增加将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降低结石清除率,而对于术后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昌队列人群BMI、血压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为该人群防治糖尿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金昌队列第一次随访(2013-2015年)期间新发1 02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在同期随访期间未新发糖尿病、循环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中,按照性别相同、年龄±2岁进行1∶1匹配,选取1 021例对照组,最终共纳入2 042名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相加及相乘交互模型探讨BMI、血压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调整职业、饮酒、糖尿病家族史、高尿酸血症、高TC血症、高TG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等因素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随BMI、血压的递增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5)。高血压与超重/肥胖对糖尿病的发生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男性、女性超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分别是体重及血压正常人群的2.04倍(95%CI:1.54~2.69)、3.88倍(95%CI:2.55~5.91)。肥胖且SBP≥160 mmHg(1 mmHg=0.133 kPa)者糖尿病发生风险是体重及SBP正常者的4.57倍(95%CI:2.50~8.34),肥胖且DBP≥90 mmHg者糖尿病发生风险是体重及DBP正常者的3.40倍(95%CI:2.19~5.28)。结论超重/肥胖及高血压可增加金昌队列人群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应加强该人群体重及血压健康教育,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体质指数 血压 金昌队列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的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共86例,按照体质指数划分标准分为三组:体重正常组37例,超重组31例,肥胖组18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及近期生存率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组手术时间长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7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三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不同体质指数不影响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安全性及近期生存时间。

  • 标签: 人体质量指数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期的成人哮喘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及其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方法根据BMI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查(IOS),比较各组反映气道阻力的各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高BMI组的哮喘患者IOS各参数水平Z5%,R5%,Fres明显高于正常BMI组和低BMI组(P<0.05),且与其BMI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高体质指数可增加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力,气道阻力大小与BMI呈正相关。

  • 标签: 哮喘 气道阻力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为新生儿出生时身体比例及营养状况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等13个城市调查出生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24 375名,排除了影响参照标准建立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构建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百分位数(P3、P10、P25、P50、P75、P90、P97)参照值及生长曲线。将研制的参照标准与我国1988年数值、INTERGROWTH项目及美国相关参照值进行比较。结果24 375名新生儿中早产儿12 264名(男7 042名、女5 222名),足月儿12 111名(男6 155名、女5 956名)。研制出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百分位数生长参照值及生长曲线。男新生儿体重身长比在不同出生胎龄P10、P50、P90上比女新生儿高0~0.2 kg/m,男新生儿体质指数在不同出生胎龄P10、P50、P90上比女新生儿高0.1~0.3 kg/m2。体重身长比和体质指数曲线在高百分位数上、重量指数曲线在高、低百分位数上与我国1988年数值均有较大差异,如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重量指数与我国1988年数值在P90上的差值范围分别为-1.09~0.40 kg/m、-1.19~0.92 kg/m2、-0.64~0.81 kg/m3。体重身长比曲线与INTERGROWTH项目参照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50上的差值范围-0.17~0.20 kg/m,出生胎龄≤32周时在P90上低0.02~0.40 kg/m、在P10上高0.13~0.41 kg/m。体质指数曲线与美国参照值差异较为明显,在P50上的差值范围-0.47~0.17 kg/m2,出生胎龄≥37周时在P90上低0.53~1.10 kg/m2但≤28周时高0.17~0.45 kg/m2。结论建立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新生儿不同性别的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标准化参照值,可供临床及相关科研工作参照使用。

  • 标签: 婴儿,新生 体重 身高 人体质量指数 生长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子痫前期(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孕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9 274例孕妇,901例PE孕妇作为病例组,8 373例非PE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身高和体重、孕期生活方式、生育史和疾病史等资料,计算孕前BMI及孕期增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PE及其临床亚型的关系。结果PE中早发型PE(EOPE)401例、晚发型PE(LOPE)500例,轻度PE(MPE)178例、重度PE(SPE)723例。PE孕妇和非PE孕妇在年龄、居住地、产次、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以上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18.5 kg/m2和孕期增重不足是PE的保护因素(OR=0.74,95%CI:0.56~0.98;OR=0.78,95%CI:0.62~0.99),孕前BMI≥24.0 kg/m2和孕期增重过多是PE的危险因素(OR=1.82,95%CI:1.54~2.14;OR=1.82,95%CI:1.54~2.15)。对PE临床亚型分析后结果显示,孕前BMI<18.5 kg/m2是EOPE和MPE的保护因素(OR=0.52,95%CI:0.32~0.83;OR=0.47,95%CI:0.23~0.97),孕前BMI≥24.0 kg/m2和孕期增重过多是PE临床亚型的危险因素。按孕前BMI分层后,孕前18.5 kg/m2≤BMI<24.0 kg/m2和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中孕期增重过多(OR=1.86,95%CI:1.51~2.30;OR=1.90,95%CI:1.39~2.60)均是PE的危险因素;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中孕期增重不足(OR=0.55,95%CI:0.34~0.89)是PE的保护因素。孕前BMI<18.5 kg/m2的孕妇中孕期增重过多(OR=4.05,95%CI:1.20~13.69)是EOPE的危险因素;孕前18.5 kg/m2≤BMI<24.0 kg/m2的孕妇中孕期增重过多是PE各临床亚型的危险因素;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中孕期增重不足是EOPE和MPE的保护因素(OR=0.39,95%CI:0.19~0.80;OR=0.29,95%CI:0.11~0.77),孕期增重过多是EOPE、LOPE和SPE的危险因素(OR=1.60,95%CI:1.06~2.42;OR=2.20,95%CI:1.44~3.37;OR=2.28,95%CI:1.58~3.29)。结论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影响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且不同孕前BMI人群孕期增重对PE的影响有差异,提倡同时关注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变化,从而减少PE发生。

  • 标签: 孕前体质指数 孕期增重 子痫前期
  • 作者: 张丽 刘师伟 丁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区域医疗中心综合协调办公室,太原 030000,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科,太原 030000,山西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太原 030000
  • 简介:摘要为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对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年3至9月纳入山西省14 059名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BMI、WC、WHR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三者与空腹血糖水平(FPG)的关系。结果发现与H型高血压人群比较,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人群的年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而BMI、WC、WHR、血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腰围、腰臀比的升高会增加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风险,BMI、WC、WHR与FPG呈正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体质指数 腰围 腰臀比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贫血、低蛋白及低体质指数(BMI)对进展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3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rrmann类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BMI、组织学类型、血管/淋巴管侵犯、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作为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Borrmann类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BMI、组织学类型、血管/淋巴管侵犯、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OR=1.546,95%CI:1.069~2.237)、浸润程度(OR=1.933,95%CI:1.182~3.162)、淋巴结转移(OR=1.586,95%CI:1.358~1.853)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贫血及低BMI与进展期胃癌预后密切相关,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低蛋白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预后 贫血 低蛋白血症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年龄、体重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1日—6月30日来我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确诊为GDM的孕妇167例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同期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69例作为对照组,在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重方面进行分析。结果GDM的发生与年龄、孕前BMI有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分别为F=19.857,P<0.01F=7.062,P<0.01);GDM的发生与孕期体重增重无明显的关系,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F=19.857,P>0.05)。结论GDM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前BMI有密切关系,而与孕期体重增加无明显关系。对年龄、孕前BMI过大的孕妇应提前进行筛查,做到早诊断,早干预,以减少GDM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危害。

  • 标签: 年龄 孕前BMI 孕期体重增重 GDM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水平的分布及其与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腰围(waistcircumference,WC)的关系。方法在连云港市随机抽取20个乡镇,筛查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9123人,平均FBG为(5.82±1.90)mmol/L,男女FB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空腹血糖异常率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05%和13.50%;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腰围增大,男女性空腹血糖异常的风险(男性:OR=1.012,95%CI:1.001~1.024;女性:OR=1.020,95%CI:1.011~1.030)和糖尿病患病风险(男性:OR=1.036,95%CI:1.023~1.050;女性:OR=1.034,95%CI:1.025~1.044)均增加;而BMI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结论农村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水平较高,且腰围与血糖水平相关,提示腹型肥胖者易发生空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

  • 标签: 农村人口 高血压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卒中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对康复进程以及其卒中后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卒中于广东燕岭医院住院的患者共95例,本根据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分为三组,其中18.5 kg/m2≤BMI<25 kg/m2为正常组(n=40),25 kg/m2≤BMI<30 kg/m2为超重组(n=37),BMI≥30 kg/m2为肥胖组(n=18),记录三组患者康复干预前、干预后及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runel平衡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干预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runel平衡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和干预3个月肥胖组的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runel平衡评分显著低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而肥胖组的手、前臂和下肢Ashworth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的BMI降低了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影响了生活能力、四肢功能及平衡力的康复。

  • 标签: 卒中 体质量指数 康复 肥胖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体质指数定期检测及骨密度测试在儿童保健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