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用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方法研究氮杂炔正离子[R1-C≡N-R2]+与2,3-丁烯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各驻点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解析了反应路径,并用同一方法研究当R1和R2分别被不同的烷烃基取代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有两个过渡态,ts1为C2-C3接近时的过渡态;ts2为氢原子的迁移,最后得到产物.不同烷烃基取代有相同的反应机理,支链越多的烷烃基的相对能量越高,由于苯基为一平面结构,能量反而较支链烷烃基团低.

  • 标签: 氮杂炔正离子 2 3-二甲基丁烯 反应机理 AM1
  • 简介:研究了钴催化氟磺酸9.10-吖啶的化学发光特性。建立了测定Co2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10-10~1×10-7g/ml;检测限为5.0×10-11g/mlCo2+。测定5×10-9g/mlCo2+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0%。方法可应用于自来水、江水、池塘水中痕量钴的测定。

  • 标签: 化学发光 氟磺酸9.10-二甲基吖啶
  • 简介:结果和DMN组相比蓝玉簪龙胆能明显降低DMN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MAO及MDA含量,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亚硝胺(DMN)模型组、蓝玉簪龙胆组、强的松组和蓝玉簪龙胆+强的松组,正常对照组、亚硝胺模型组(DMN组)、蓝玉簪龙胆治疗组(LYZ组)、强的松治疗组(强的松组)、蓝玉簪龙胆+强的松治疗组(LYZ+强组)

  • 标签: 二甲基亚硝胺 亚硝胺诱导 治疗研究
  • 简介:利用2,3-吡嗪与硝酸铜及氯化铜合成了铜配位聚合物[Cu(Mepz)]2n+(Mepz=2,3-吡嗪),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mca,相关晶胞参数为:a=0.68617(11)nm,b=1.3652(2)nm,c=1.9533(3)nm,V=1.8297(5)nm3.该配位聚合物中的Cu原子与2个N原子、2个O原子和2个Cl原子配位,形成了一个稍微畸变的配位八面体,每相邻的2个配体之间通过Cu离子与吡嗪环上的2个N原子配位连接成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并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进一步将其连接成为维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 标签: 铜配合物 2 3-二甲基吡嗪 晶体结构 超分子 聚合物
  • 简介:目的应用食醋对亚硝胺(NDMA)诱发大鼠食管癌动物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大鼠食管癌患病率,研究食醋对食管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随机将80只SD大鼠平均分成两组。Ⅰ组:普通饲料、普通饮水饲养,每周一次NDMA皮下注射,10mg/kg;Ⅱ组:含醋饲料、含醋饮水饲养,每周一次NDMA皮下注射,10mg/kg。24周后,解剖各组存活大鼠,取食管组织,常规染色切片后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记录两组实验鼠食管癌发病数据。以各组实验鼠食管癌发病率数据为对比参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存活34只大鼠中有32只罹患食管癌,患病率为94.12%。Ⅱ组存活38只实验鼠中有28只患食管癌,患病率为73.68%。Ⅱ组大鼠食管癌患病率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醋对NDMA诱导的SD大鼠食管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大鼠 二甲基亚硝胺 食管癌 食醋 抑制作用
  • 简介:本文研究了管道气中N,N-甲酰胺(DMF)的采样及分析方法。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大口径毛细管柱分离DMF及氮磷检测器NPD检测DMF,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灵敏度,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001mg/m3(绝对检出量可达10-3ng)。本方法中,DMF具有良好的峰形和较宽的线性范围,完全能满足环境分析的要求。

  • 标签: DMF 气相色谱法 管道废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花茶多糖对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10只,生理盐水),将肝纤维化小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10只,生理盐水),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10只,0.12mg/kg),金花茶多糖高剂量组(10只,300mg/kg),金花茶多糖中剂量组(10只,200mg/kg),金花茶多糖低剂量组(10只,100mg/kg),喂养30天,分别测定小鼠的AST,ALT,MDA,SOD水平的变化,结果高、中剂量组金花茶多糖可以不同程度降低肝纤维化小鼠的血清AST,ALT,MDA水平,提高肝纤维化小鼠血清SOD活性水平。结论金花茶多糖对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 标签:
  • 简介:2013年6月15日,据欧盟网站消息,欧盟发布(EU)No545/2013号委员会条例,修订了(EC)No1334/2008号食用香精香料法规,禁止3-乙酰基-2,5-噻吩(3-acetyl-2,5-dimethylthiophene,FEMA3527)作为食用香料用于食品。

  • 标签: 食用香料 欧盟 酰基 噻吩 香精香料 FEMA
  • 简介:以癸酸和胺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采用10L环路反应器酰化合成N,N-癸酰胺。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升温速率6℃/min,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0.6MPa,气体循环流量11L/min,反应时间5h。癸酰胺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大于99%,且产物色泽较浅。

  • 标签: 癸酸 合成 二甲基癸酰胺 二甲胺
  • 简介:目的探究化学剂诱导、全过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建立,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60只20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采用肼(DMH)颈项部皮下注射(30mg/kg)诱导,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18周.于第26周及32周分别处死大鼠.观察其结直肠肿瘤形成及肝脏转移的情况.结果诱癌24、28、32周,实验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癌26周,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33.3%(4/12).诱癌32周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53.8%(14/26),肝转移发生率为19.2%(5/26).对照组结直肠均未见异常.结论肼可成功诱导高龄SD大鼠结直肠癌并肝转移.

  • 标签: SD大鼠 二甲基肼 结直肠癌肝转移
  • 简介: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PDM-AM-AA),将其分别与含氢键的氧化硅(RNS-H)、含氨基的氧化硅(RNS-Am)、有机化合物双层修饰氧化硅(DNS-1)和单层有机链修饰氧化硅(DNS-2)复合制备了系列聚合物/纳米氧化硅复合材料(PDM-AM-AA/SiO2)。将系列PDM-AM-AA/SiO2分别配合2%铬粉应用于皮革鞣制工艺中,对鞣制后坯革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检测。FT-IR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聚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RNS-H和RNS-Am分别与-CONH2或-COOH发生氢键结合。应用结果表明:PDM-AM-AA/RNS-H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耐湿热稳定性、增厚率和抗张强度提高最明显;PDM-AM-AA/RNS-Am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撕裂强度提高最明显。

  • 标签: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二氧化硅 鞣剂
  • 简介:近期,兖矿峰化公司年产200kt甲酰胺项目开工建设。峰化公司甲酰胺装置工艺流程简单,项目建设工期30个月。届时,峰化公司将达到年产尿素500kt、甲醇260kt、甲酰胺200kt的规模。

  • 标签: 二甲基甲酰胺 项目 工艺流程 建设工期 尿素 甲醇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精氨酸(ADMA)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表达及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梗死组(〈4分,21例)、中型梗死组(4~15分,49例)、重型梗死组(〉15分,30例);同期体检无脑血管疾病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浆ADM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轻、中、重型3个组及对照组血浆ADMA水平分别为(0.80±0.16)、(1.14±0.28)、(1.33±0.33)、(0.52±0.16)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提示高ADMA水平是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0,95%CI:1.078~1.212,P=0.045)。结论血浆ADMA水平在轻、中、重型脑梗死患者中表达逐渐升高,ADMA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ADMA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 简介:摘要:2,6-萘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氧化后形成的物质无论是在强度方面,还是在阻燃性方面,都优于聚对苯酸乙醇酯。为确保该物质的提取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将围绕萘的特性与异构化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从煤焦油和石油焦油中分离2,6-萘的有效路径,以此提升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煤焦油 石油焦油 2 6-二甲基萘
  • 简介: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含硫键的吡唑肟(酯)类化合物18个,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IR和MS确认。部分化合物经生物活性初筛表现出抗菌活性与除草活性。

  • 标签: 合成 吡唑 肟醚 肟酯 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