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迎接天津建城600周年,继承和弘扬天津先进历史文化,记载天津城市变迁演进的脉络,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编纂出版《中国鉴·天津卷》(以下简称《天津卷》)。现就编纂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中国通鉴·天津卷》 编纂工作 天津 地方志
  • 简介:基于可观测的月度通胀率和利率序列,本文设定不可观测的预期通胀率和预期真实利率服从向量自回归过程。在理性预期假定下将该过程改写为状态空间表示,根据卡尔曼滤波算法可推断预期通胀率。经验结果显示,以上预期形成机制假定所产生的预期通胀率是实际通胀率的无偏估计,这同理性预期假定是一致的。该预期机制所产生的方程残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预期误差小于其他几种预期机制假定下的结果。本文还估计了预期通胀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标签: 中国 卡尔曼滤波 通货膨胀 VAR模型 货币需求
  • 简介:中国商银行是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也是我国首家获准政府批准发行钞票的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的开始。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开始发行钞票,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政府取消其发行权为止,通商银行的钞票发行期长达38年之久。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发行钞票历史最长的商业银行。而中国商银行与“宁波帮”舟山籍人士有直接关系,其中以朱葆三、刘鸿生最为密切。

  • 标签: 中国通商银行 宁波商帮 资本主义性质 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业 发行权
  • 简介:200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10月21~25日在京举行,这次通信展是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的特殊背景下举办的,也就有了一点和往届不同的特点——有些寒意。但是一年一度的通信盛会在技术和业务领域.并未见寒流,金融危机的威力并不明显。

  • 标签: 通信业 中国 通信展览会 金融危机
  • 简介:中国商银行是中国人创建的第一家银行,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开端。中国商银行的创建有其必要性、可能性。在其创办过程中遭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顽固派乃至洋务派内部的阻挠,但盛宣怀突破重重阻力,为银行的创办发挥了关键作用。盛宣怀创办中国商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它的艰难创办历程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洋务派 盛宣怀 中国通商银行 民族资本主义
  • 简介:8月20日,国际原油价格再创新高,升穿49美元。一些分析师认为,主要是由于伊拉克的武装冲突升级,而全球的原油需求量并没有放缓迹象。分析师还认为,中国和印度等国对原油的需求大幅增加,亦令市场忧虑原油供应紧张。

  • 标签: 石油危机 中国 通货膨胀 原油价格 亚洲 伊拉克
  • 简介:编者按:重视通史编撰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民国时期得到继承和发扬,形成了中国史编撰的热潮,撰写了众多有影响的中国史著作。这些通史著作,与中国传统史家编撰的通史著作有着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既体现在因历史观的转变而引起的对中国历史理解的不同,也体现在因体裁的变革而出现的书写方式的不同。民国时期的中国史书写,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既有许多依据进化史观审视中国历史转进程而书写的通史著作,也有许多依据唯物史观考察中国历史发展及其规律而书写的通史著作,还有不少接受民生史观、文化形态史观、民族文化史观影响而书写的通史著作。多样化的通史书写体现了多样性的历史认知和多样化的书写方式。民国时期中国史书写的诸多经验,颇值得深入探究。这里选载的三篇文章,便是集中研讨的初步成果,本刊期待更多学者参与讨论。

  • 标签: 中国通史 民国时期
  • 简介:20世纪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历经两年多的时间缓慢复苏、回暖。中国在这次复苏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伴随而来的是新一轮长时期的通货膨胀。通胀产生的原因有货币超量投放、高额的外汇占款、全球流动性泛滥,劳动力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缓解通胀,使物价回落的措施是控制货币的供给量;针对外汇占款的过度增长,政府应适度刺激进口需求,增加社会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 标签: 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量 CPI 流动性过剩
  • 简介:陈恭禄(1900-1966),曾在金陵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及南京大学任教,在中国近代史及近代史史料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特别是其在民国时出版的《中国近代史》颇受学界赞誉,直至今天仍被推崇。但他除了写有大量近代史的论著外,还曾写过《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纲》,并著有《中国史》第一、二册及《中国史》④,在写法及史观上也极具特色,体现了陈氏通史思想的特点。本文即从他的中国史著作出发,考察其通史理论内涵及其著作中的传统与西方史学的成分,关注其表达通史观念的方法。

  • 标签: 《中国通史》 编纂思想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史》 金陵大学 武汉大学
  • 简介:<正>第七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重点掌握: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相比具有四个显著特点:1)广泛的民族性。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了抗日的中小地主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这既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也使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2)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两党都保

  • 标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中国通史 中国共产党 教材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 简介:中国俗小说总目提要》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颇大的反响,先后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十余家新闻单位,作了报导评介,深受好评。然而,由于主客观诸方面条件的局限,疏漏必然难免。为集思广益,本刊辟“《中国俗小说总目提要》求疵录”专栏,举凡此书之缺失,如书目漏载、著录差误、考证不实、定位失序、提要欠当等等,均竭诚欢迎赐稿匡正,以俾再版订补。本期先刊欧阳健同志短札二则,以为发端。

  • 标签: 总目 学术界 中国通俗小说 成书年代 订补 差误
  • 简介:《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6月7日报道,WTO对华第二次贸易政策审议于日前在瑞士日内瓦顺利结束。本次贸易政策审议于5月21日和23日在日内瓦WTO总部举行,它被认为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二次“大考”。

  • 标签: WTO 中国 贸易政策审议 人民日报 日内瓦 海外版
  • 简介:多卷本《中国史·元史卷》题记本卷论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至元顺帝退出中原的历史。大蒙古国的建立,是在1206年,这是蒙古人建国之始,也可说是蒙古人由许多部落转向统一民族的重要标志。1271年忽必烈又建大元国号,而原来的国号仍未废弃,全称为"大元的大...

  • 标签: 中国通史 南京大学 历史系 中国古代史 元史研究 中国科学院
  • 简介:当通货膨胀激起公众的不满,中国政府就一直在积极抑制价格上涨压力。在汇率政策仍饱受争议的情况下,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对通胀的担忧将会有助于改变决策者之间争论的平衡性,从而导致人民币升值。

  • 标签: 人民币升值压力 中国政府 通胀 通货膨胀 价格上涨 汇率政策
  • 简介:2004-2005年,世界通信业逐步恢复,市场业绩逐步上升,电信业改组和重组环境逐步形成;对中国信业来说,运营业重组基本完成,运营收入稳步提高,经营观念和业务模式逐步更新。但是,如何保证中国信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如何看待中国信市场目前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分析和预测今后几年的中国信市场,则是我们需要解读的问题。

  • 标签: 市场环境 通信业 中国 政策 通信市场 业务模式
  • 简介:力求超越既有货币史著的思维定势和研究局限,古代货币的研究存在货币史和钱币学的学科分野,以通宝币制和币政为研究重点

  • 标签: 中国通宝 史稿绪论 币制史稿
  • 简介:运用最优改进C-P概率法测度中国的通胀预期,发现我国居民预期能够较好地利用部分通胀信息且具有一定的无偏性,性质类型应为有限的亚理性预期。中国胀预期的形成机制受到实际通胀率惯性和预期通胀率自身变动的双重影响。从短期动态调整来看,居民具有信息"短记忆"的特点,即仅对滞后近几期的信息才有记忆和影响;从长期动态调整来看,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的标准差冲击,对二者的影响互为正向且持续长度、冲击作用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说明我国通胀率自身具有惯性与波动性,居民的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之间互为因果,并具有自我实现、逐步衰减的特征。

  • 标签: 货币政策 通胀预期 改进C-P概率法 预期通胀性质 预期通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