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人类文明开始就有了护士提供护理服务的需要。护理人员在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同时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护理岗位缺少人才的原因之一。由于护士工作繁重,急、危、重的工作性质使大部分护理工作者有焦虑情绪,且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程度普遍偏低,明显低于国家平均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能 工作背景 压力 压力来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Meta整合男护士护士职业的真实体验,为有效制订男护士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CINAHL、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男护士护士职业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7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Meta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34个明确结果、9个新类别、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分别为积极体验、困难与挑战和职业发展。结论男护士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会经历多重情绪体验,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对护理职业的真实工作体验,提高男护士职业获益感,加强对男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稳定男护士护理队伍,推动护理学科性别平衡化、专业化发展。

  • 标签: 护士,男 职业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对开业护士的认知水平及发展开业护士的态度。方法:以20位在职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问卷发放及访谈的方式,获悉其认知水平及真实想法。结果:①20位护士对开业护士均拥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发展开业护士持肯定态度。②20位护士一致认为,发展开业护士具备积极意义的同时尚存在一些问题,需综合考虑。结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对开业护士的认知水平较深,支持发展开业护士

  • 标签: 伤口造口 专科护士 开业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为改善急诊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20名急诊ICU护士护士组)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与国内常模(国内常模组)进行比较。结果 护士组SCL-90测值总分为(132.05±35.3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组的(128.96±38.76)分(P

  • 标签: 急诊ICU护士 国内常模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护生主导式查房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收入妇科护生58名,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护生接受主导式查房带教,对照组护生接受常规查房带教,对比带教后的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27例(93.10%),对照组综合满意18例(62.07%),(p<0.05)。实验组不满意2例(6.90%),对照组不满意11例(37.93%),(p<0.05);结论:主导式查房护理措施可提升护生的综合护理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满意率高,综合能力提升明显,建议推广。

  • 标签: 护生 主导式查房指导 妇科护理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和实施综合医院男护士培养方案,并探讨该方案对男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109名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管理支持、专业培训、文化建设等多种内容组成的培养方案对其进行干预,对比分析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水平。结果综合管理方案实施1年后男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总分(121.66 ± 19.91)分,高于干预前的(117.68 ± 19.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278,P<0.01)分;职业生涯成功干预后总分(42.30 ± 8.06)分,高于干预前的(41.81 ± 8.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28,P<0.01)。结论综合医院实施男护士培养方案,对男护士进行科学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并促进职业发展。

  • 标签: 综合医院 护士,男 培养方案 职业认同 职业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和实施综合医院男护士培养方案,并探讨该方案对男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109名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管理支持、专业培训、文化建设等多种内容组成的培养方案对其进行干预,对比分析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职业认同和职业发展水平。结果综合管理方案实施1年后男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总分(121.66 ± 19.91)分,高于干预前的(117.68 ± 19.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278,P<0.01)分;职业生涯成功干预后总分(42.30 ± 8.06)分,高于干预前的(41.81 ± 8.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28,P<0.01)。结论综合医院实施男护士培养方案,对男护士进行科学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并促进职业发展。

  • 标签: 综合医院 护士,男 培养方案 职业认同 职业发展
  • 简介:目的:研究在我院麻醉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应用护士分组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麻醉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职麻醉护理护士共30例,对应护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15例、对应护理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护士仅进行既有的常规管理模式,由科室护士长按患者需求对护士进行工作安排;观察组护士通过系统的分层培训,并以小组形式进行管理和考核,实施分组管理模式。对两组护士经不同管理模式下理论、实践、临场反应和个人素质等综合技能的考核结果,不同区域麻醉工作的准备时间,医生、患者对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过程中麻醉出现差错的情况做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在经过系统的分层培训和小组分组管理之后,其综合技能每一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护士经分组管理模式后,对于不同区域麻醉工作的准备时间均比对照组的准备短(P<0.05),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7例(87.5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3例(37.80%)(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为76例(95.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42例(52.50%)(P<0.05),其麻醉工作中出错比例为4例(13.33%)低于对照组出错11例(36.67%)(P<0.05)。结论:在麻醉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中采用分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技能以及缩短对不同区域麻醉工作的准备时间,提高医生、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减少护士在麻醉工作出错的频率,充分体现麻醉护士的工作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分组管理;麻醉科护士;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管理方案对护士自我效能和护理效率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7月前于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的25名肝胆胰外科低年资护士实施为期6个月的全新培训管理方案,比较管理方案改革前后护士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效率。结果培训管理方案改革后,护士基础理论知识、应急处理、专业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自我效能感优良率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质量中知识知晓、特一级护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急救用物管理、文书记录以及感染管理等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专业素质评分均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生对护士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训管理方案改革有利于提高外科低年资护士自我效能及护理效率,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外科护士 低年资 培训管理方案 自我效能 护理效率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慢阻肺(COPD)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医疗卫生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需要积极构建以社区为主导的家庭—社区—医院管理模式,本文详细在了解我国家庭—社区—医院管理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对于其中的COPD管理路径构建策略展开分析。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主导 家庭—社区—医院 管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的分娩疼痛管理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助产士主导的分娩疼痛管理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助产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40例接受助产士主导的分娩疼痛管理的作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产妇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时点选择活跃期、加速期、最大加速期、减速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后24 h出血量、产程延长率、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分娩活跃期、加速期、最大加速期、减速期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24 h出血量、产程延长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分娩疼痛管理可以减轻初产妇阴道分娩疼痛,减少24 h出血量,降低产程延长率与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 标签: 助产士 疼痛管理 初产妇 分娩疼痛
  • 简介:摘要:癌痛是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病痛,通过开展专项质量改善活动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针对住院患者癌痛管理质量。以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作为管理标准,成立癌痛专项质量改进小组,同时对于全院的临床科室癌痛管理规范、癌痛护理管理敏感的质量指标规范。通过有效项目管理和提高后,治疗的有效率、疼痛满意度、漏服药物的数据都有统计学上的改善。因此,通过实施癌痛质量改进项目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医院癌痛管理质量。

  • 标签: 管理 癌痛管理 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笔者分析造成口腔专科护士职业风险的各类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对策,强调提高口腔专科护士的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制定防范措施。方法 结合口腔护理工作特点,分析护士存在的职业风险,提高口腔护士对职业风险的认知,并制定防范措施。结论 针对口腔护士的职业风险因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是保障护士职业安全的关键。

  • 标签: [] 口腔护士 职业风险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在岗的40名护士进行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急诊科护士行常规管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按照护士实践经验、学历,将其分成5个层级,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n=12)、N1级注册护士(n=9)、N2级责任护士(n=10)、N3级专科护士(n=5)、N4级专家层(n=4)。分别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利用护士职业生命质量(QNWL)量表评价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经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护理过程中差错发生率,用于评估护理风险。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家庭平衡、社会环境、工作量评分及QNWL总分分别为(46.33 ± 8.52)、(30.01 ± 6.07)、(21.45 ± 4.60)、(94.52 ± 8.06)、(192.31 ± 12.46)分,实施后分别为(51.29 ± 4.75)、(34.62 ± 4.68)、(25.89 ± 3.58)、(109.43 ± 6.15)、(221.23 ± 10.03)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3.216~11.435,P<0.05)。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病房管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护士培训、护理效率、护理记录书写、急救物品管理评分分别为(84.29 ± 9.75)、(80.39 ± 12.46)、(83.02 ± 5.63)、(80.93 ± 9.84)、(87.14 ± 6.12)、(85.91 ± 8.46)、(88.20 ± 6.76)、(83.51 ± 7.18)分,实施后分别为(92.38 ± 4.66)、(94.67 ± 3.89)、(91.25 ± 6.37)、(94.78 ± 3.56)、(95.01 ± 3.78)、(93.81 ± 4.11)、(95.13 ± 3.07)、(93.57 ± 4.62)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4.735~8.371,P<0.001)。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44%(8/1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0.00%(18/180)(χ2值为4.146,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