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青少年下颌骨畸形(后缩、发育不足或生长过度)的矫形治疗是口腔正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已广泛应用。但能否有效地刺激下颌骨的生长或抑制下颌骨的生长,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尽管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后上牵引下颌骨可抑制其生长〔1〕,功能前伸下颌能明显促...

  • 标签: 下颌骨 应力分布 下颌髁突 阻力中心 松质骨 应力轨迹
  • 简介:为什么有的人时差倒得快,有的人却长时间受此折磨?一项法国研究表明,原因也许在于母亲的基因。

  • 标签: 后代时差 基因影响 影响后代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因部队体能训练,每日做俯卧撑200余次,一周后感左肩部不适,隐痛,活动后症状加重,且逐日肿胀,左上肢活动困难。一个月后发现在肩前内侧有一枣核大小的包块,在他院X线片诊断为"左锁骨纤维结构不良"于1998—12—07转来我院。否认外伤史。查

  • 标签: 俯卧撑训练 应力骨折 训练锁骨
  • 简介:以镍铬合金为金属基底,在白榴石为主晶相的烤瓷粉中按不同比例加入Ni、Cr、NiO、Cr2O3作为梯度调节成分,制备具有成分梯度结构的金属烤瓷,采用双层嵌套模型热应力模拟及材料抗弯强度测试,考察了梯度成分对梯度结构烤瓷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梯度调节成分为NiO:Cr2O3:Ni:Cr=25%:25%:25%:25%时得到抗弯强度最大的梯度层,且对于热应力曲线斜率为正的样品,热应力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样品抗弯强度越大。

  • 标签: 金属烤瓷牙 梯度材料 热应力 镍铬合金基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随着建筑行业的领域及规模不断扩大,预应力技术在各种工程施工当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它可以使施工材料的最佳性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使结构的自重降低,有效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还能够加大桥梁的跨度。是以该项技术,被普遍的应用到路桥工当中,极大的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使其安全性能也所提高。但在实际应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之中,仍旧存在着些许的问题。基于此点,本文对路桥施工中的该项技术应用,进行深刻的探究与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 标签: 路桥施工 预应力技术 混凝土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7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017年1月—2018年8月)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经静脉注射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经冠状动脉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TIMI血流分级。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两组治疗后的TIMI血流3级例数均较治疗前增多,差异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组间各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其疗效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其安全性良好,冠状动脉内给药可加快患者心肌酶恢复,使其早日出院。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给药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由军事训练导致的应力性骨折的发病因素、早期诊断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9例士兵及入警大学生学员基础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进行病因调查及分析,并下部队了解训练计划及方法。结果下肢(26例)发病高峰期在训练的第2、3周,上肢(3)例。9例经休息理疗治愈,8例完全骨折无移位者经石膏固定治愈。3例骨折并移位经骨牵引治愈,9例骨折并移位者经手术内固定治愈。结论发病因素为个体内在因素及缺乏科学训练方法。开训后的2-4周是预防的重点时期,早期诊断与合理练兵是预防的关键。

  • 标签: 应力性骨折 军事训练
  • 简介:目的分析应力性骨折接受早期低场强MRI与DR诊断的表现。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共10例应力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均经病理结果确诊,均接受早期低场强MRI与DR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DR诊断早期仅有2例患者确诊,MRI检查10例患者均确诊;骨折部位4例为胫骨中上段骨折,1例为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同时骨折,1例为腓骨中上段骨折,1例为股骨下段骨折,1例为股骨头颈部骨折,1例为跖骨骨折,1例为髂骨骨折。结论早期低场强MRI与DR诊断应力性骨折均有价值,MRI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于临床诊疗有更高指导价值。

  • 标签: 应力性骨折 低场强 MRI DR 诊断
  • 简介:背景:植入体内后,血管支架处于复杂的应力及腐蚀环境,可引发支架应力腐蚀开裂及腐蚀疲劳断裂,导致支架早期失效。目的:综述不同生理应力环境下可降解金属支架的降解情况及其降解机制。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至2018年发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iodegradable,degradation,stress”,中文检索词为“镁合金,应力腐蚀”。结果与结论:镁、铁和锌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种可降解金属材料,在血管支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降解支架植入体内后,支撑血管直至其完成血管重建,在此过程中支架受到复杂的应力作用,包括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应力及循环荷载等。应力对支架降解的影响不可忽视,其可加快支架力学性能的衰减,甚至导致支架断裂。探明应力对可降解金属降解行为的影响及其降解机制,对血管支架材料的改性、支架构型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血管支架 可降解金属 应力腐蚀 腐蚀疲劳 生物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研究两种不同锚杆布置在预应力作用下对巷道围岩的支护效果,通过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锚杆垂直壁面布置和锚杆斜交布置的两种方式在无原岩应力巷道中进行模拟,得出斜交锚杆布置在巷道围岩附近产生较大范围的压应力集中区,有利于巷道支护,对降低底板附近拉应力区峰值效果明显,锚杆垂直壁面布置对顶板支护作用优于锚杆斜交布置。

  • 标签: 斜交布置 围岩加固 FLAC3D模拟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建设项目的增多,促进焊接技术的快速进步。焊接是钢结构材料的主要连接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连接快速以及节约钢材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的连接过程中。但是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钢结构的焊接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没有将这些不利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会导致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导致其焊接质量不合格,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通过对钢结构焊接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明确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形成原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从而确保钢结构的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 标签: 钢结构 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变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械应力在足底黑素瘤形成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29例足底黑素瘤的分布位置及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比较承重区(足趾、足前部、足中部外侧、足跟)与非承重区(足弓)皮损分布的差异,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足底承重区与非承重区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129例足底黑素瘤患者中,男66例(51.2%),女63例(48.8%),发病年龄(60.6 ± 13.1)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足跟(65个病变,1.31个/cm2),其余依次是足前部(31个病变,0.41个/cm2)、足趾底面(15个病变,0.43个/cm2)、足中部外侧(11个病变,0.38个/cm2)、足弓(7个病变,0.16个/cm2)。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承重区较非承重区更易患黑素瘤(χ2 = 66.59,P < 0.001);与足弓部相比,足跟和足前部发病密度更高(χ2值分别为38.29、5.23,P值分别< 0.001、= 0.022)。承重区与非承重区足底黑素瘤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左/右足受累、皮损Breslow厚度、溃疡情况、Clark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足底承重区较非承重区更易患黑素瘤,推测机械应力刺激可能与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黑色素瘤 机械应力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掘进迎头向后至一部皮带机头顶、帮变形严重的情况,本文结合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5202综放工作面生产实际情况,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二次支护技术探究,结合5202综放工作面生产实际情况介绍套棚施工工艺技术,提高巷道支护承载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分析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二次支护技术。

  • 标签: 高应力软岩 套棚施工技术 二次支护技术 工艺与要求
  • 简介:摘要本文以深能高邮东部风电场项目100MW风力发电厂项目为背景,介绍了预制装配式风电塔架混凝土塔筒在完成吊装后进行预应力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对混凝土基础的喇叭口的锚固垫板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后期施工时,基础的喇叭口处不会发生破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熏洗方对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队卫生队在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跖骨应力性骨折战士1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肢中药熏洗治疗,对比分析2组战士治疗后的疼痛、骨痂以及骨折线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骨痂以及骨折线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熏洗方能有效减轻跖骨应力性骨折疼痛,促进战士的骨折愈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战士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熏洗方 跖骨应力性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现状,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特点,进而促进国内师范类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职业心理学调研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4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抽取471名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评估研究对象的生涯适应力水平。结果研究对象CSCAQ生涯人际因子得分为3.76±0.61,生涯好奇因子得分为3.49±0.73,生涯控制因子得分为3.13±0.72,生涯自信因子得分为3.68±0.62,生涯调适因子得分为3.76±0.57,生涯关注因子得分为3.57±0.64。不同性别研究对象CSCAQ各因子得分比较,女生在生涯人际与生涯自信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适、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师范类大学生对生涯发展的认识还有一定的片面性,且不同性别、年级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师范类大学生其生涯适应力水平有差别。若想进一步提升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可以从政府、学校及师范类大学生自身3个方面入手。

  • 标签: 师范类大学生 生涯适应力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