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其语文能力。朗读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 标签:
  • 简介:本文分析了传统的阅读教学的课堂气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碍于学生自主学习,有碍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改势在必行,提出了新课标下小学阅读教学一要重整合,二要重自学,三要重指导,四要重运用的新思路。

  • 标签: 阅读教学 传统教法有碍 新课标 新思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学生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

  • 标签: 多媒体 阅读 思维 共鸣
  • 作者: 李兴珍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有关研究表明,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怎样在学前期特别是在大班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小学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武瑞娥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2期
  • 机构:朗读与背诵历来是中国人学习语言的“看家本领”。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十分重视诵读。从古代的蒙学到如今的语文教学无不这样。这是因为,朗读背诵具有特殊的效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朗读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语言材料的重要形式。汉语语言学习传统重视直觉,顿悟,朗读感悟因此显得重要。朗读的心理活动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它的具体程序是眼—脑—口—耳—脑。在朗读过程中,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自然能取得特殊的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中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2期
  • 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的思维,掌握科学的方法,具备多种能力,以求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把它贯彻落实到本学科的教学之中。那么,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而且必须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 标签: 引导 培养 魅力 乐趣
  • 简介: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即1)重视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对比;2)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3)充分利用多媒体扩大文化接触面;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 标签: 阅读教学 培养 文化意识
  • 简介:说明文阅读在教学上似乎更加理性,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它的条理、逻辑、说明的知识等等格式化的东西。但却忽视了它感性的一面,它也是发乎情的。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学说明文时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如若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从作家的写作意图出发对说明文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学生真正读懂作品似乎来得更容易些。

  • 标签: 意图 重构 教学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阅读教学中,知识迁移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存在,注重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 标签: 阅读教学 迁移能力 提高
  • 简介:语文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生活、社会需要密不可分。因此,语文教学就必须要贴近社会生活,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联系,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标签: 语文 开放式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思想激烈碰撞,教育形式和内容精彩纷呈。真实的语文教学应秉承语文教学平实、朴实、扎实、丰实的内涵,充满关爱,尊重生命,关注发展,传承文化,回归本色。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基,坚守语文教学的真实,实现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真实统一,使语文教学走向丰富和厚重,真正获得教育的成功和快乐。

  • 标签: 学生发展 文本内涵 生命感悟 文化传承 本色回归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鹏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语文学科的复习,容易流于两个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负之感;一是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把所有做的作业重新抄一遍,学生非抄即背,非写即读,这让学生机械枯燥,味同嚼蜡。上述两种方法,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终日忙忙碌碌,但学习效率、效果难如人意。有鉴于此,在期中和期末的复习里,我注意做好下面两方面: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