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诞生于中国北宋初期,已为学术界公认。而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交的诞生地,也是不容置疑的史实。这是中国的骄傲,成都的光荣。但交的制造地点在成都的具体位置,一直没弄清楚。这一悬案已成为众多钱币研究者和广大钱币收藏者们面对的一个尴尬问题。为此,笔者与金牛区钱币研究会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初步考证出世界第一张纸币——交的制造地在成都市金牛区辖区内的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中铁二院)一带.

  • 标签: 制造地点 交子 历史文化名城 世界第一 勘察设计院 成都市
  • 简介:<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1979年孟秋开始涉足《淮南》,寒来暑往,转瞬之间,已从热血青年,跨入"耳顺"之年。其间已出版了十二部专著(其中独著九部,合著三部)。《淮南》研究已有四部著作行世:《淮南译注》(199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刘安评传》(1995年,广西教育出版社)、《淮南科技思想》(2001年,安徽大学出版

  • 标签: 转瞬之间 《淮南子》 十二部 广西教育 吉林文史出版社 安徽大学
  • 简介:北宋的货币,铜铁钱并行。但铁钱的使用只限于少数地区。它们是平行的两套货币,其体制形式都以小平钱为基本单位,并可同时铸行其值相当于小平钱的两枚(文)或五枚、十枚不等的大钱,称为“折二”、“当五”、“当十”等。只以形体大小区别,除个别外一般不铸面值。随着金融形势的变化,有时可以改值,如“当十”改作“当五”或“折三”等。

  • 标签: 北宋币制 “交子” 铁钱 铜钱 考古研究
  • 简介:对子组卜辞《合》21374、21579、21535、21727、21529、21527、21645、21774、21693、21627和《合》21626等进行了新的释读,认为在上举卜辞所讨论的事项,卜辞命辞的“开”、“啓”、“戠”皆为动词,非人名。原隶释为“歹孟、殪”者应为“因”字。“古”、“娜”直声,假借为医治之“治”。此之“商”为“伤”字假借,“梦”也非人名,而是动词,“迎”义。“尹又商”义为“迎接伤者”,此伤者盖指方国战俘,“奠又(有)商(伤)”即将战俘“奠”到某地。“组”家族曾有一次涉及很多人的迁移。

  • 标签: 直、值(治) 商(伤)
  • 简介:《傅》辑本考略曹东方,陈见微《傅》,哲学著作,晋傅玄(217─-278年)撰。玄字休奕,魏晋之际哲学家、学者。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人。少孤奋。学识渊博,精通音律,善为文章。历官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封鹑觚男。武帝受禅迁司隶校尉,性亮直刚劲,贵...

  • 标签: 《傅子》 《群书治要》 物理论 辑本 严可均 《御览》
  • 简介:<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先流通纸币的国家,国人皆为先民创造的世界之最引为自豪。据许多史书记载,我国在唐代就有了飞钱;宋代就有交和会子的流通;元朝开历史之先河,在世界上首创了纯纸币制度。但由于纸币不易保存,至今未见宋代纸钞实物,这给研究和考证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日本人收藏的所谓“北宋交版”(见图一,以下简称该钞版),最早见于《东亚钱志》,世界各国刊物竞相转载,我国的《中国历代货币》也转载为“北宋纸币版”。由于该钞版上既无年份,也没名称,有学者称“会子铜版”,也有

  • 标签: 交钞 交子 纸币 元初 古钱 图案
  • 简介:本文作者吴道安,字德远,号稻庵,别号倬安、佩韦,贵州镇远人。1898年生,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解放前历任贵州省政府秘书长、南京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大夏大学教授。1946.4——1948.12任省参议会副议长。解放后为贵阳市政协秘书长,致力文史研究。1972年在贵阳病逝,终年74岁。吴道安擅长书法,肆力文史,尤精考证。撰有《论衡校释》、《贵州型的社会》、《贵州政局演变史》、《中国古代史讲义》、《郑尹先生年谱》等专著。《郑尹先生年谱》为其平生力作,初稿始于北大求学期间,其后二十余年中,时有修改,至四易其稿;其精审处,或有胜于姚大荣、凌惕安、赵乃康诸氏者。年前承吴道安夫人余效先老师出示幸存诸稿,嘱为点校,因不揣謭陋,勉力为之。校点时以作者1937年誊正稿为底本。该稿排比精严,书写清丽,一笔不苟,诚为书法佳品。吴著《郑尹先生年谱》,曾于1927年刊布于他和友人在上海创办的《竞渡杂志》(1927年)和贵阳《改进日报》。现此二报刊均绝版,特校点发表,以供国内研究郑珍者参考。

  • 标签: 郑子尹 莫友芝 演变史 郑珍 佩韦 道安
  • 简介:"我于西湖,可谓第二故乡。幼时求学于此,中年卜居于此,胜利后复无家可归,即僦居于此。先后凡十余年矣。湖上胜迹,大都游过……"这段"自白"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1948年2月21日在西湖边写下的,字里行间透发出先生对西湖的眷恋之情。而眼前的这所房子——皇亲巷9号,就是当年丰子恺"中年卜居于

  • 标签: 丰子恺 西湖 老巷 古寺 第二故乡 艺术大师
  • 简介:<正>《淮南》是西汉初叶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至今已两千一百多年,今存二十一卷。刘安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不仅善文辞,而且长于音乐,通晓天文地理、诸子学说,班固在《汉书》说淮南王“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

  • 标签: 淮南子 刘安 西汉 故事 文化修养 诸子学
  • 简介:2009年7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科尔沁沙地汉以前考古课题组",赴内蒙古兴安盟和通辽地区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学术考察.此行的学术目的是了解科尔沁沙地东北部各旗县(库仑至天山一线)史前遗存的文化面貌及各类遗存的分布情况,通过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比较,拟建立该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

  • 标签: 科左中旗 白菜 遗址 复查 史前遗存 analysis
  • 简介:南齐武帝萧赜永明七年,竟陵王萧良感梦佛牙之後,奉法和弘法的态度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奉法更加虔诚;弘法的愿望也更强烈、自觉,态度更加坚决,并且以弘法为己任,其弘法理念、方式也随之改变。通过对萧良与刘纠、孔稚珪、何胤等人往还书信的考证(写作时间)、分析(内容缘起)、梳理(次序),对萧良永明後期的弘法理念、弘法过程、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结合《齐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录》、诸僧传以及诸佛经目录等所载萧良载弘法实践,对他永明後期的奉法与弘法活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 标签: 萧子良 刘虯 孔稚珪 何胤 书信往还 弘法
  • 简介:刘安(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于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十六年四月)袭封为淮南王,至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十月)被迫自杀,为王43年,其间经历文、景、武三朝。刘安学识渊博,在音乐、诗歌、辞赋等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以及学术研究方面成绩都相当突出。

  • 标签: 辞赋 诗歌 刘安 文学艺术创作 审美鉴赏 汉高祖
  • 简介:坊是片老街区,但你在上海的街头问问,十有七八的“阿拉们”并不知道田坊在哪儿,但一说泰康路却无人不晓,泰康路才是田坊的老名。这条卢湾区打浦桥地区长420米的小街,原名叫志成坊,始建于1920年,当时的知名画家汪亚尘携夫人荣君立入驻此街隐云楼,创办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和艺术家协会组织,这也是此街最早与艺术结缘的例证。

  • 标签: 艺术家 艺术专科学校 协会组织 卢湾区 上海 区长
  • 简介:“旋县”当读为“旋还”,字亦作“旋环”、“旋寰”等,义为周旋往复。检《云笈七签》卷一引此文作“周旋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

  • 标签: 《淮南子》 文言文 语言学 《云笈七签》
  • 简介:《淮南·原道训》云:夫太上之道……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

  • 标签: 《淮南子》 文学作品 内容介绍 文言文
  • 简介:邵力于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废弃惩罚堕胎的法律,宣传避孕的医学理论,提供有关避孕问题的材料。同年12月《光明日报》登载了邵的一篇短文《关于宣传避孕常识问题》。1955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又正式提出了提案:《请加强避孕常识的宣传和放宽节育技术的限制案》。

  • 标签: 提倡节制生育 邵力子提倡
  • 简介:柳亚1887年5月生于江苏吴江,1903年,17岁的柳亚从吴江来到上海,在苏州河泥城桥附近的“上海爱国学社”读书。他认识了蔡元培、章太炎和邹容等人,并与他们结为知己。柳亚还与蔡元培、黄宗仰、陶亚魂等人一起帮助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为传播革命思想起了积极作用。同年5月,上海爱国学社与中国教育会发生矛盾。由于柳亚以中国教育会会员资格在爱国学社作附课生听课,为此柳亚也受到影响,便辍学返乡,到吴江自治学校读书。同年6月30日,清廷勾结上海租界当局封闭了宣传革命的《苏报》,逮捕了章太炎(在此之前,章士钊、陈范等人避走他处)。邹容为了不让章太炎一人受过,于次日到巡捕房投案。这起《苏报》案,在

  • 标签: 章太炎 蔡元培 探监 监狱 邹容 小窗洞
  • 简介:已故的现代文学史家樊骏曾说:'历史上的文史资料主要是由一代又一代的皓首穷经的学者以他们毕生精力收集整理得来的,与此不同,如今甘于寂寞、一辈埋首故纸堆、以史料工作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专门家,已成凤毛麟角,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工作是这样。'陈善就是这'凤毛麟角'之一员,笔者结合搜集到的陈善的部分书信,对他在现代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与编撰方面的贡献略作梳理,以庆祝先生七十岁华诞。

  • 标签: 书信释读 陈子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