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巴,是藏族的大型民间歌舞表演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巴有流浪巴与定居巴两类。流浪巴主要集中于西藏昌都地区,表演有高度的技术性与艺术性,包括巴卓(乐舞)、巴谐(歌舞)、小戏,以及杂耍、气功表演、卡夏(近似相声)、牦牛舞、鹿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定居巴(勒巴、拉巴跺)流传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I的维西县、香格里拉县和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交界处内外塔城地区以及藏、纳西、傈僳等民族的居民中,定居巴的演出含有鲜明的宗教祭祀性,表演形式与流浪巴有同有异。

  • 标签: 热巴 热巴卓(铃鼓舞) 热巴谐(热巴弦子) 米拉热巴 神川热巴 勒巴
  • 简介:王洪波:歌剧的出现已有好几年,针对这一现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评头品足,议论纷繁,莫衷一是。对此进行梳理不无必要。韦锦:歌剧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产原创歌剧的制作,一是外国经典歌剧的复排。今天的漫谈是不是先着重前者?

  • 标签: 原创歌剧 经典歌剧
  • 简介:在沉寂和苦苦挣扎达二十年之久的中国芭蕾终于开始“”起来了。南“白”(上海的《白毛女》)北“红”(北京的《红色娘子军》)以及中外著名芭团争相上演的《天鹅湖》成了芭蕾热中的主角。于是今年被确定为芭蕾舞剧、歌剧年,喜乎?忧乎?还是喜忧参半?每人各持己见。我个人的观点或许是喜二忧八。喜的是芭蕾这们严肃艺

  • 标签: 中国芭蕾 芭蕾舞剧 戏剧芭蕾 现代舞 现代艺术观念 《天鹅湖》
  • 简介:6月19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中国巡演上海站演出中,穆特女士在演出现场请拍照听众退席的事件在全国媒体中引起轩然大波。顿时间舆论哗然,支持穆特,谴责不文明行为,并在观众素质和城市文明问题上大做文章。新华社撰文表示:穆特女士用美妙的音乐以及中断演出的激烈方式给国内听众上了一堂“文明教育课”;杭州日报则以“喜儿的倡议以‘文明看戏’为荣”为题撰文;而在穆特中国巡演第二站的北京,媒体千叮咛万嘱咐,提醒北京演出现场千万不要出这种丑;而爱乐人士们在世纪剧院前厅展示的倡议书,更是成为舆论焦点。很遗憾“小提琴女神”中国行引发的最热门话题不是莫扎特,但“穆特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也许不仅仅是国民素质问题……

  • 标签: 不文明行为 北京 素质问题 艺术中心 小提琴 中国
  • 简介:近几年来,做明星梦的现象日渐升温,到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现场看看,壮观的场面真让人心撼。尤其这两年,更为火爆。仅中央戏剧学院的本科专业,去年报考人数就近2000人,今年达到2400多人。倘加上专科和进修的,总人数多达4000余人,而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本科班实际才招收几十人。本报曾对这种现象做过报道。

  • 标签: 中央戏剧学院 明星梦 表演艺术 艺术教育 人才培养
  • 简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戏剧观争鸣"中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把中国话剧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布莱希特。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布莱希特",当中有过几次小高潮,直到1990年前后才逐渐低落。

  • 标签: 布莱希特 中国话剧 80年代 戏剧观
  • 简介:刘元声: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谢园: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老师,著名演员黄定宇: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近几年来,做明星梦的现象日渐升温,到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现场看看,壮观的场面真让人心撼。尤其这两年,更为火爆。仅中央戏剧学院的本科专业,去年报考人数就近2000人,今年达到2400多人。倘加上专科和进修的,总人数多达4000余人,而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本科班实际才招收几十人。本报曾对这种现象做过报道,那么——

  • 标签: 明星梦热
  • 简介:故事影片《血,总是的》最后一场戏的艺术处理确实达到了震撼人心的程度.罗心刚的改革失败了。上级调查组已经下厂,全厂工人也都簇拥在平台周围,迫切想了解事态的真实情况和后果,戏的矛盾冲突达到了高潮,罗心刚就在这个时候发表了一大段充满激情的讲话。影片对罗心刚讲话内容的处理是恰到好处的。尽管他是改革的失败者,但并没有给人一种黯然、颓丧之感,而是敏锐地触及了这一失败的意义。他不但从重重阻挠中看到了一种压力,而且也从工人身上看到了希望,从落后的经济效益中看到了自己的责任,一种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

  • 标签: 艺术处理 讲话内容 银幕形象 这一代人 大段 使人
  • 简介:家庭博物馆,已成为上海的一道风光独特的风景线。上海的家庭博物馆发端于八十年代初,1983年4月9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条并不起眼的小消息,说的是本市创办了一座“王家钟表博物馆”,创办者为著名的已故钟表收藏家王安坚,他收藏了早期的中外钟表三百多件,这是中国大陆诞生的第一座家庭博物馆。紧接着,上海滩上又出现了“陈宝定算具陈列馆”、“陈宝财蝴蝶博物馆”、“韦清火花藏馆”等。从那以后,上海的民间家庭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据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统计,目

  • 标签: 博物馆热 家庭博物馆 申城家庭
  • 简介:"吴桥是中国,也是世界杂技的摇篮……",这是1990年9月2日法国"明日"杂技节主席莫克莱尔在参观完吴桥杂技学校后,有感而发留下的题词,一语道出了吴桥杂技在中国和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两年一届已办了七届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使吴桥的影响越发深远。近年来,到吴桥招收杂技演员和选送学员的国内外杂技团体和个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的14年间,全县已为国内外杂技团体输送各类杂技人才1230多人,仅吴桥县杂技艺术学校就输送了240多人,但仍是供不应求。

  • 标签: 办杂技 吴桥县热 杂技学校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4-11
  • 简介:贡艺术同其它喇嘛教美术流派一样,题为《藏族文化贡艺术彩绘大观》的画,  贡艺术绘画的题材极其广泛

  • 标签: 热贡艺术 艺术起源 起源发展
  • 简介:当下电视鉴宝类节目为追求广告收益的最大化,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俗化倾向,赝品炒作、隐瞒真相、高估价格是最主要的表现。面对大众的质疑,鉴宝类节目只有坚守品质和“灵魂”,回归弘扬传统文化的理性轨道,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 标签: 电视鉴宝 赝品炒作 高估价格 回归理性
  • 简介: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流布于安多藏区的一个重要画派.藏传佛教艺术是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产生、发展、融汇与演进的.作为弘扬佛教教义载体的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是虔诚宗教信仰的物化形象.首先是与兴建寺庙而同步兴盛的雕塑与壁画,同时顺应在广袤藏地弘扬佛教的广泛需求,便于携带、悬挂与珍藏的卷轴"唐卡"随即迅速普及.现存能见到的壁画是拉萨大昭寺主殿二楼吐蕃时代的壁画.

  • 标签: 热贡艺术 藏传佛教艺术 绘画流派 教义载体 艺术形式 物化形象
  • 简介:“旋宫犯调”是中国传统乐学的核心部分,近年学界议论较多。本文尝试运用现代音乐语言和数理研究方法对此进行探讨,认为“旋宫”与“犯调”分别指“调高变换”与“调式变换”,同时提出与“旋宫”、“犯调”类似的中国传统音乐“调性色彩变换手法”还有“变音阶”。

  • 标签: 调性色彩变换 调高 旋宫 调式 犯调 调头
  • 简介:当地时间1月6日晚,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在英国著名地标“伦敦眼”下,中国传统醒狮表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欣赏,叫好声不断。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春节,伦敦华埠商会携手“伦敦眼”举行盛大的亮灯仪式,拉开了英国地区迎新活动的序幕。巨大的摩天轮由平日里红蓝相间的灯光变成金红色,并不断变换;现场的舞龙舞狮队不断加大表演难度,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 标签: 伦敦 英国 春节 灯光 中国传统 现场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