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中,52.6%(70/133)的化合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名单。

  • 标签: 营养强化剂 化合物 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 预包装 食品
  • 简介:本论文通过抑菌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研究了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对食品加工、储存中常见腐败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志贺球菌1的抑菌特性。抑菌实验表明: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对五种菌种的抑菌效果大小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球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山竹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76mg/mL,对四联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33mg/mL。稳定性实验表明:黄酮提取液抑菌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影响不大;酸碱处理后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在偏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达到最好,在pH〉10时抑菌活性减弱:15W紫外光照射对抑菌活性都有所降低。可避光保存。

  • 标签: 山竹果皮 黄酮化合物 抑菌特性
  • 简介:利用DEAE-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马尾松磨木浆丙酮抽出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及分析。DEAE-Sephadex高子交换色谱可以把丙酮抽出分离成中性组分、弱酸性组分和强酸性组分,中性组分皂化后可进一步分离成皂化和不皂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马尾松磨木浆丙酮抽出中的弱酸性组分、皂化和不皂化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检测出了一系列化合

  • 标签: 马尾松磨木浆 抽出物 分离 分析
  • 简介:从马蹄叶茎中可以提取出具有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较强的抑菌物质,它对细菌的抑菌能力比对酵母菌和霉菌强.这种抑菌物质比苯甲酸钠的抑菌能力高,它的热稳定性较好,经121℃高温处理15min后,仍具较强的抑菌能力.

  • 标签: 马蹄叶茎 提取物 抑菌性 检测 抑菌物质
  • 简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产品被用来赋予皮革防水性。如天然油脂、烯基琥珀酸、聚硅氧烷、铬皂(硬脂酸盐和油酸盐)、磷酸酯、磷酸酯与烯基琥珀酸的混合、两性聚合。硅氧烷衍生物和氟碳树脂不仅能赋予皮革防水性.还能赋予其防油性。本文研究了复鞣-加脂聚合、复鞣加脂聚合与其他防水剂(硅氧烷衍生物,氟碳树脂)混合的防水行为,评价了加脂助剂的添加对皮革防水性的影响和皮革的阴离子化对复鞣-加脂聚合防水性能的影响。使用萘磺酸盐对皮革阴离子化,对获得优良的防水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往鞣浴中添加磺氯化石蜡和磷酸酯会显著降低防水性。

  • 标签: 防水行为 复鞣-加脂聚合物 加脂助剂 脂肪醇
  • 简介:2013年5月28—29日,生活用纸国际研讨会在深圳召开,罗盖特公司全球客户及市场经理TimoPajari在研讨会上做了关于生物聚合的精彩演讲,本刊根据演讲录音进行了编译整理,供读者参考。本文主要分为4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生物聚合工作的主要原理;相关欧洲及中国案例:生物聚合在不同生活用纸中的用量及其作用于生活用纸的优势总结。

  • 标签: 生物聚合物 生活用纸 湿部 国际研讨会 整理
  • 简介: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监测及其健康影响评价的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食品污染分析质量控制研究;污染(包括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监测技术研究;建立有害物质暴露危险性评估技术;生物学标志研究.研究完成后,建立了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污染监测网框架,提出了我国食品污染监测分析质量控制评价原则,提高了我国污染监测水平.绘制了我国食品污染基本状况表.我国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铅污染,各年龄段铅的摄入量偏高,特别是儿童已经达到PTWI的105.6%~109.7%.说明我国食品中铅的含量偏高,应该修订国家标准.镉污染主要在鱼类,全国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其中河南省淡水鱼的镉平均值是国家标准的近3倍,其他食品镉的污染不严重.砷、汞在食品中的污染不严重.成功地以总膳食研究为手段进行膳食暴露评估.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反映人体微量氯丙醇暴露的β-氯乳酸的痕量检测技术,并作为理想的接触标志用于人体氯丙醇的暴露评价;初步建立了以监测母乳中二NFDA1英负荷水平作为接触标志和生殖内分泌指标作为效应标志的体系;应用人胚肾LH/CG受体重组细胞株生物发光法测定血清中的BCG.研制出监测网研制数据上报系统计算机软件.该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方法和科学依据.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物监测 健康影响 质量控制 金属污染物 农药残留
  • 简介:这种乙烯三元共聚蜡.包含作为单体结构单元的以下成分:35~95wt%的乙烯:0.1~40wt%的至少一种式的I酯.其中R^1选自氢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基,R^2相同或不同,并选自氢和C1~C10烷基,R^3选自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基,以及n为2~100的整数;和0.1~25wt%的至少一种式Ⅱ的羧酸.其中R^4选自氢、C1~C10烷基,C3~C12环烷基和C6~C14芳基。

  • 标签: 三元共聚物 乙烯 制备 C10 C14
  • 简介:本文综合介绍葡萄籽提取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葡萄籽提取的结构、理化性质、测定方法、保健功能、生产工艺以及葡萄籽提取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 标签: 葡萄籽提取物 食品配料 研究
  • 简介: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苯乙烯一马来酸酐酯化产物(SMAH)。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酯化产物(SMAH)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SMA、AEO-3、DMEA投料摩尔比为1:0.5:0.5,丙酸作催化剂(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90℃下反应4h,酯化率可达到72.9%。皮革复鞣应用结果表明,SMAH对皮革具有显著的复鞣填充效果。

  • 标签: 无溶剂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酯化改性 表征
  • 简介:利用DEAE-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马尾松磨木浆丙酮抽出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及分析。DEAE-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可以把丙酮抽出分离成中性组分、弱酸性组分和强酸性组分,中性组分皂化后可进一步分离成皂化暂和不皂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马尾松磨木浆丙酮抽出暂中的弱酸性组分、皂化和不皂化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检测出了一系列化合

  • 标签: 丙酮 组分 弱酸性 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 中性
  • 简介:研究了明胶B及含铬削匀屑酶法脱铬后的水解产物和羧甲基纤维素反应生成不溶性聚合电解质络合的过程,确定了这两种反应相同的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水解产物pH~3;竣甲基纤维素pH~7;羧甲基纤维素与水解产物比率(g/g)~0.5),分子量小于2,500g*mol-1的胶原水解产物不能与羧甲基纤维素反应生成不溶性络合.用这些络合制成膜,其热稳定性和强度都较低,只有经过进一步交联反应才能有显著提高.

  • 标签: 明胶 胶原水解产物 羧甲基纤维素 聚合电解质铬合物 反应条件 产物比率
  • 简介:采用重铬酸钾和秋水仙素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系统地研究了,给药次数和取样时间对昆明种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化学均能使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诱导率明显升高。一次给药时.重铬酸钾微核诱导率的峰值时间是给药后第30小时.其阳性率为7.73‰,显著高于第24小时(5.13‰)和第48小时(2.46‰)的微核率。两次给药时.重铬酸钾第12小时的微核诱导率

  • 标签: 微核率 细胞微核 小鼠骨髓 取样时间 峰值时间 给药次数
  • 简介:以荔枝核为原料,经过粉碎,采用传统中药水煎法制备得到荔枝核水提。通过测定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水提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养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来评价水提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侧定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研究的荔枝核水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荔枝核水提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对DPPH.、.OH、O2^-.的IC50分别是0.1819mg/mL、16.3652mg/mL、31.6767mg/mL。同时荔枝核水提表现出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通过抑菌实验,得出荔枝核水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效果。当水提的浓度为3.125%,抑菌圈直径为8.8±0.58mm。荔枝核水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 标签: 荔枝核 水提物 抗氧化 抑菌
  • 简介:日本新泻县农业食品研究中心从青的稻叶及茎中提取出抗老化成分,该成分是一种防止人体内细胞氧化、消除活性氧的酶,能防止人体受活性氧损害导致的老化及各种疾病的发生。此次开发的防老化成分的产品是绿色提取液,也加工成糕点、米制品等食品及运动员饮料等。由于该产品无味,应用范围广,产品原料价廉,

  • 标签: 日本新泻县农业食品研究中心 青稻叶 抗老化成分 健康食品
  • 简介:本文采用中性蛋白酶和flavourzyme分别水解脱脂小麦胚芽制取小麦胚芽水解,研究两种不同酶对麦胚蛋白水解速率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水解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能力研究麦胚蛋白水解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对麦胚蛋白的水解速率明显高于flavourzyme;种酶的水解产物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和还原能力。

  • 标签: 小麦胚芽 蛋白酶 水解 DPPH 自由基 还原能力
  • 简介: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聚合酪蛋白酸钠(Na—CN)生物聚合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了MTGase改善Na—CN乳化性能的作用机理。紫外光谱显示,MTGase聚合Na—CN生物聚合的多肽链的Trp和Tyr残基的紫外吸收峰的强度明显低于Na-CN,说明生物聚合的“空间结构效应”占较重要的地位。荧光发射光谱显示,Na—CN生物聚合的Wrp和Tyr残基的荧光强度比Na—CN有显著的增强,表明生物聚合的疏水性区域更加暴露。然而,MTGase长时间催化(12h)得到的生物聚合的荧光强度反而有所下降(与4h的场合相比),这反映了“空间位阻效应”。红外光谱显示,Na-CN与其生物聚合的酰胺特征峰相差不大,说明两者的二级结构基本上相近。此外,MTGase改善Na—CN乳化性能的机理是:MTGase催化导致Na—CN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进而改变了蛋白表面的表面疏水性质,最终达到改善Na—CN乳化性质的效果。

  • 标签: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 酪蛋白酸钠 生物聚合物 光谱分析 改性机理
  • 简介:欧盟委员会发布2006/122/EC《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酸销售及使用的指令》,严格限制皮革及其制品中全氟辛烷磺酸化合的含量是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引起国内皮革行业的强烈关注。从皮革及其制品中全氟辛烷磺酸化合的特性,皮革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相关禁用和限用法规,以及分析检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解析。

  • 标签: 皮革 全氟辛烷磺酸化合物 检测 替代品
  • 简介:葡萄种子提取是一种由葡萄种子加工得到的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物质。它具有抑菌、抗氧化的特性,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对食物的侵害,发挥保鲜剂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葡萄种子提取进行食品保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葡萄种子提取作为食品保鲜剂的作用机理,同时展望了葡萄种子提取在食品保鲜上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葡萄种子提取物 食品保鲜 机理 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