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在由氰酸盐(KCNO和NaCNO)与碳酸盐(K2CO3和Na2CO3)组成的浴中添加适量稀土La,对35钢材料进行浴碳氮共渗,对涂层的显微组织、涂层的厚度、显微硬度沿层深的分布以及涂层的耐磨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稀土La对35钢浴碳氮共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浴中添加稀土La可显著提高碳氮共渗层的厚度和表面硬度;在温度为560℃、时间为2h条件下进行浴碳氮共渗时,添加稀土La可增加化合物层的厚度,稀土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时化合物层最厚;添加稀土还可提高涂层硬度,在575℃/2h、添加5%稀土条件下浴碳氮共渗后,试样表层硬度HV0.01达到最大值835,且耐磨性显著提高,与常规浴碳氮共渗相比,质量磨损降低38.4%。

  • 标签: 稀土La 盐浴碳氮共渗 显微硬度 耐磨性 35钢
  • 简介:主要介绍了铅锌混合精矿生产所遇到的理论工艺指标计算问题,列举了按现有一般方法计算铅锌混合精矿生产理论工艺指标不符实际的现象,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且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计算方法.

  • 标签: 铅锌混合精矿 理论工艺指标 计算
  • 简介:把电磁搅拌技术应用到混合炉上,可缩短混合时间,降低熔体温度,节约电能,能使铝合金化学成分稳定均匀,产能、质量均能提高,操作者劳动强度减轻,电磁搅拌操作简单,运行平稳,不需日常维修。

  • 标签: 电解铝 电磁搅拌 混合炉
  • 简介:运用MATLAB图像处理,采用Lacey指数算法及综合分析方法作为混合评价指标,对回转滚筒内3组元颗粒混合机理及混合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元颗粒混合过程中扩散混合在对流混合、对流与剪切混合共同作用、剪切混合3个阶段均起重要作用;大颗粒分布成花瓣形,花瓣形态及数量与填充率、倾角及转速均有关系;颗粒混合质量随各影响因素变化呈现出规律性变化,且与颗粒混合度所呈现的规律相异;该实验最佳工况为16.7%填充率、无倾角、3.4r/min。

  • 标签: 回转滚筒 3组元颗粒 混合机理 混合质量
  • 简介:本文针对现有加热炉系统在炉温、煤气热值等大幅变化时响应速度慢、炉温超调严重等问题,以传统加热炉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为基础,建立了改进型三维模糊PID双交叉限幅混合温度自动控制模型,有效解决了控制系统温度设定值变化、热值动态波动跟随性能差的缺点。具有控制灵活,响应速度快、适应性强等优点,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该方法能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精度,降低系统燃料消耗,提高成材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 标签: 燃烧控制系统 双交叉限幅 混合温度 现场应用 CSP 加热炉系统
  • 简介:以四川某铜铅混合精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的铜铅浮选分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影响浮选分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高效环保的药剂组合,进行了铜铅分离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试验结果,为该矿后续的工业开发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铜铅混合精矿 铜铅分离 组合抑制剂
  • 简介:介绍导爆管、导爆索结构、性能,科学地将中深孔、减震孔、预裂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矿山大爆破,为采剥、边坡作业提供技术支持,为矿山持续安全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导爆管 导爆索 混合网络 边坡 爆破
  • 简介:试验研究的矿样来自西藏墨竹工卡,矿石为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依据矿石性质的特点,铜铅锌浮选采用铜铅混合浮选、然后再进行铜铅分离,铜铅浮选尾矿进行浮选锌矿物的原则工艺流程。该工艺的关键技术如下:(1)铜铅混合浮选采用BD、丁基铵黑药和黄药组合捕收剂;(2)采用硫化钠、硫酸锌和碳酸钠组合作为锌矿物的抑制剂;(3)铜铅分离采用活性炭脱药;(4)CMC、Na2SO,和Na2SiO,环保型的组合药剂作为铅矿物的抑制剂。通过上述技术创新,成功地实现了铜铅分离,并取得良好的选矿试验指标。该工艺率先于2007年在西藏中凯墨竹工卡选矿厂取得成功。

  • 标签: 复杂铜铅锌矿选 铜铅混合浮选 铜铅分离 组合捕收剂
  • 简介:在能谱(EDX)分析时,因La的Lβ1与Pr的Lα,Ce的Lβ1与Nd的Lα,La的LIIIab与Pr的Lβ1,Ce的LIIIab与Nd的Lβ1存在谱线重叠现象,而且混合稀土通常以La和Ce为主体元素,在分析混合稀土掺杂合金中含稀土物相时容易出现对Pr、Nd的遗漏。本文介绍La、Ce、Pr、Nd混合稀土掺杂的硬质合金刀具工作表面稀土富集相EDX分析的谱线拟合方法,并对刀具服役过程中La、Ce、Pr、Nd向刀具工作表面的定向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存在谱线重叠现象的"相似元素"进行EDX分析,应该采用谱线拟合方法判断是否存在"相似元素",以防止出现元素的遗漏与误判;对以La、Ce为主体元素的混合稀土掺杂合金中含稀土物相进行EDX分析时,即使忽视了对Pr、Nd的分析,也不会影响对La、Ce在合金中作用行为规律的判断,但会遗失La、Ce、Pr、Nd在合金中作用行为的整体信息;在对C、S含量适中的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混合稀土掺杂硬质合金工具中的La、Ce、Pr、Nd原子可以定向迁移至工作表面,但这种迁移是非同步的,Ce、Pr、Nd原子具有较La原子高的迁移速度。

  • 标签: 硬质合金 稀土 能谱分析 切削 非同步迁移
  • 简介:随着公司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一系列含铝类混合物料在工艺中得到运用,包括含铝精炼渣、铝造渣球、RH预熔渣等,此类物料均对金属铝含量有一定要求,同时又要求含有一定量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等氧化物,金属铝表面易氧化,要保持一定量金属状态铝,就必须以一定粒度金属铝粒或块存在。

  • 标签: 混合物料 含铝 不均匀性 氧化铝 金属 新技术
  • 简介:为提高涟钢薄板产品质量,2007年,公司决定对烧结原料进行分开配矿,杂质含量低,烧结性能好的原料进280m2烧结机,所有利废物全部进130m2烧结机和180m2烧结机(以下简称130+180m2),导致利废物由8%提高到18%;同时为了提高烧结矿品位,精粉比例从35%提高到45%。在此情况下,130+180m2烧结机烧结料透气性变差,利用系数下降,能耗升高,保矿压力增大。生产实践证明,提高烧结混合料温度,可以显著减少过湿层的发生,改善料层的透气性能,为实行厚料层烧结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的降低了烧结固体燃料的消耗,提高了烧结生产率。涟钢130+180m2烧结机原在混合料仓安装了蒸汽预热,但预热效果达不到最佳状态。因此,为进一步运用余热回收蒸汽来预热混合料新技术,根据本车间现有的工艺状况,分别在130+180m2分料仓安装蒸汽喷头,通过对分料仓的改造,合理利用余热蒸汽,有效的提高了混合料的温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蒸汽预热混合料 烧结机 料仓 涟钢 混合料温度 厚料层烧结
  • 简介:云南某特大型硫氧混合铅锌矿原矿因深度泥化,预先脱泥造成大量金属流失、直接硫化-胺法浮选很难富集,针对以上特性,在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在浮选过程中加入分散剂腐殖酸钠+LA处理硫化锌浮选尾矿矿浆,再加入高效的选择性絮凝剂KN絮凝细泥,絮凝沉降后的精矿再加入硫化钠及胺类捕收剂进行硫化-胺法浮选,使用该方法处理原矿含铅2.21%、含锌7.71%的硫氧混合铅锌矿可获得较优的选矿指标,其中氧化锌精矿品位达35.26%,硫化锌和氧化锌总回收率达81.26%,该指标优于国内同类型氧化铅锌矿山,为矿山下一步技术改造提供了夯实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分散絮凝 硫氧混合铅锌矿 氧化锌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