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将LTC恒场强脱磁器置于酒钢选烧厂弱磁一段球磨闭路磨矿流程中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原有的GMT脉冲脱磁器实验加以对照,通过对比二者的选矿效率及磨矿效率,比较出不同脱磁器的脱磁效果。

  • 标签: LTC脱磁器 GMT脉冲脱磁器 实验 对比研究
  • 简介:稀土储氢合金是能源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是镧、铈轻稀土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发展稀土储氢材料既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够促进我国稀土资源的高效高值均衡利用.闫慧忠,包头稀土研究院技术专家,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稀土储氢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工作,同时开展镧、铈等高丰度稀土的应用开发工作.近10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瑞典、瑞士、俄罗斯)等10项国家级课题和2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在2015年3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稀土市场研讨会上,闫慧忠指出,新常态下重视专利战略研究,是推动我国稀土储氢合金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稀土储氢合金 专利战略 包头稀土研究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稀土储氢材料 助推
  • 简介: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发展了一步法合成技术,成功实现了二硒化钴和二硫化钼材料的"化学嫁接",研制了析氢性能接近贵金属铂的水还原高效复合催化剂。氢气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水是氢气的重要来源。因此电解水制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将水电解制氢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反应速率、减少电能损失,需要使用贵金属铂、氧化钌、氧化铷等。

  • 标签: 电解水制氢 金属铂 复合催化剂 可再生能源 科研人员 硒化
  • 简介:研究了采用湿法冶金的方法处理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产出的砷滤饼,砷滤饼经过一段碱浸-二段氧化浸出-浸出液除砷-离子交换-沉铼得到最终产品高铼酸钾。整个工艺过程铼的回收率达到94.82%。该工艺过程同时富集了硒,二段浸出渣硒的含量达到7.37%,硒在渣中回收率为99.5%,为进一步提取稀散金属硒创造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 标签: 砷滤饼 湿法冶金 碱浸 离子交换 高铼酸钾
  • 简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搪瓷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近,东北大学RAL在高成形性能冷轧搪瓷钢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在成分设计上以常规冷轧深冲钢成分为基础,适当增加S和Mn元素,添加微量B元素,不仅充分利于珠光体、渗碳体和MnS夹杂作为H陷阱,同时利用微量B对冷轧低碳钢冲压成形性能和抗鳞爆性能的双重有利作用,大大改善了低碳冷轧搪瓷用钢的成形性能和抗鳞爆性能。

  • 标签: 成形性能 成分设计 深冲钢 渗碳体 退火工艺 连续退火
  • 简介:以某公司含锌50~70g/L的铟萃余液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溶剂萃取法回收锌的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锌萃取率达到97.83%,反萃率达98%以上,锌萃取总回收率大于90%,经过多级逆流反萃,反萃液中锌含量达到150g/L以上,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锌浓度及杂质含量均可满足电积新液的要求,回收了锌资源,同时还达到了氟、氯等杂质元素开路的目的,氟的脱除率为62.86%,氯的脱除率为96.42%,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铟萃余液 中和 溶剂萃取
  • 简介:针对江西某铁矿选矿厂球磨系统入磨粒度粗,入磨金属含量低、选矿比高的特点,引进高压辊磨设备,采取干式磁选-高压辊磨-粗粒湿选优化方案,对碎矿产品进行超细碎,矿石抛废、磨前粗粒湿式抛尾,大幅度提高球磨机的处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选厂生产能力、降低选矿成本的目的。

  • 标签: 高压辊磨 粗粒湿式抛尾 增产降耗
  • 简介:西藏地区某氧化铜矿含泥高、氧化率高、铜矿物种类多、嵌布粒度极细、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特点采用硫氧混合浮选的原则工艺流程回收铜,在61.3%-74μm的细度条件下,硫化钠作为活化剂,戊黄药+苯甲羟肟酸作为捕收剂,2#油作为起泡剂,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9.89%,铜回收率64.20%的选矿指标。

  • 标签: 高泥质 低浓度 氧化铜 混合浮选
  • 简介:针对20mm以下不锈钢板由于其表面缺陷修磨时产生的高温致使板面产生瓢曲变形以及修磨产生的钢削容易对板面造成划伤的难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不锈钢板表面修磨降温除尘系统装置。安装此装置后,不锈钢板面质量及板形都有了很大提高,表面不合格废品也大大减少,使得不锈钢板表面合格率提高至90%以上。

  • 标签: 不锈钢板 表面修磨 降温除尘技术
  • 简介:西北某磁铁矿石属于典型的低品级微细粒嵌布的难选磁铁矿石。本文采用多种工艺对该类矿石进行试验,探索提高精矿铁品位及回收率的有效途径,包括阶段磨选、反浮选、尾矿强磁选、焙烧磁选、直接还原等。其中,"阶段磨选-精矿反浮选,尾矿强磁选-焙烧弱磁选"工艺获得精矿品位为60.02%、回收率为66.10%、选矿比为2.772倍的综合指标。

  • 标签: 微细粒磁铁矿石 焙烧磁选 反浮选
  • 简介:研究了玉龙地区氧化铜浮选尾矿磁选产出的铜精矿湿法提铜工艺方案,原料中铜以自由态和结合态形式存在。采用硫酸浸出工艺,考察了影响铜浸出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在高海拔地区该资源利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80℃),铜浸出率可以达到80.5%。但该铜矿海拔4500m,沸点约85~88℃,需要采用加压工艺以保证铜回收效果。

  • 标签: 磁选精矿 湿法冶金
  • 简介:针对某含高易浮脉石矿物的细粒浸染难选钼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原矿中钼的赋存状态主要以微细粒的辉钼矿为主,部分辉钼矿呈细小微晶或者是片状单晶与白云母、绢云母、滑石等易泥化的层状硅酸盐脉石矿物共生。针对以上特性,试验确定了钼硫混浮-钼硫分离的工艺流程,通过药剂制度的优化,获得如下选矿指标:钼精矿含钼32.150%、含硫35.17%,钼精矿中钼回收率达61.120%;硫精矿中含钼0.550%、含硫39.420%,硫精矿中硫回收率为64.415%。

  • 标签: 浮选 辉钼矿 抑制剂
  • 简介:对烧结厂科(车间)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调动了科(车间)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科(车间)级管理人员 绩效考核 科学合理 积极性
  • 简介:SA-213T91耐热钢具备优异的高温持久性能和蠕变性能、良好的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的性价比,广泛用于先进火力发电站机组中的高温部件。本文综述了热处理过程中各因素对SA-213T91最终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对其最终组织形态都有很大的影响。并确定SA-213T91钢的连续冷却过程中只存在铁素体和马氏体转变区,lO℃/min和2℃/min分别为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上临界冷却速度和下临界冷却速度。

  • 标签: SA-213T91 热处理 马氏体 奥氏体 加热速度 冷却速率
  • 简介:铜电解沉积过程中,阴极过电位大小决定了铜结晶的粗细程度,高电流密度下提高高纯阴极铜产率,加强阴极过电位的控制非常关键。通过在铜电解过程中阴极过电位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几种影响阴极过电位因素。以提高高纯阴极铜产率为目标,分析了电流密度、添加剂、阳极质量及电解液温度等因素对阴极过电位的作用机理,并讨论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

  • 标签: 铜电解 阴极过电位 阴极铜质量 研究进展
  • 简介:对锑冶炼工艺现状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为顺应环保和节能要求,进行了硫化锑精矿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工业试验,提出了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可作为改造传统鼓风炉炼锑的替代技术.

  • 标签: 锑冶炼 富氧侧吹 熔池熔炼 鼓风炉 技术改造
  • 简介:采用解蔽络合滴定法测定锡合金中锡含量,确定了最佳解蔽络合滴定条件;比较了邻苯三酚和氟化铵两种解蔽剂解蔽效果;探讨了共存离子对锡测定的影响;该方法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6%,加标回收率在98.7%~100.7%之间,方法准确,测量结果满意。

  • 标签: 锡合金 解蔽络合滴定 解蔽剂
  • 简介:在铜渣除氯原理基础上,通过铜渣除氯的探索性试验,确定对中上清进行铜渣除氯,并进行了中上清铜渣除氯半工业试验,确定了铜渣除氯的条件为:加入氧化剂和废液浸出铜渣1h,除氯30min,除氯率达70%;在将铜渣除氯应用于工业生产后,除氯率达60%,效果好。

  • 标签: 铜渣 温度 除氯率 PH值 产业化
  • 简介: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不可行性研究均是准确把握投资方向、科学决策的基础,建设项目进行“不可行性研究”,可以预知项目存在各种风险、预知项目实施过程的难度、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只有把事前“不可行性研究”真正做扎实与事后决策评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盲目决策,所以,进行建设项目不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建设项目不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并就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建设项目 不可行性研究 必要性
  • 简介:制冷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航空航天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从食品储藏到医疗、各类空调、气体液化等.制冷业占社会总耗能的15%以上,目前使用的气体压缩制冷技术卡诺循环效率在20%以下,且存在一些诸如耗能高、效率低、排放有害气体破坏大气臭氧层或引起温室效应等缺点,制冷业是耗能、污染大户,是急需节能减排的项目之一,2009年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明确了各国节能减排的指标,节能减排任务非常艰巨.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耗能低、无污染的制冷技术是当今制冷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磁制冷机 一体化 双环 制冷技术 节能减排 大气臭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