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抢救大批毒鼠强中毒患者时,急救时间长,医护人员直接接触呕吐物及挥发物。空气中毒物浓度高,对人体危害大。医护人员应注意自我防护,避免皮肤污染,预防呼吸道吸入,加强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处理,切断动物再传播,重视心理调适。避免中毒发生是非常重要

  • 标签: 毒鼠强中毒 急救 医护人员 自我防护 护理
  • 简介:药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高低,对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进行技术把关有很大影响。通过对泰州市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检验室检验人员调查发现,31%人员不具备药学相关学历和职业能力。笔者认为,相关企业应高度重视对检验人员业务素质要求,并加强对在职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以确保所生产药品质量对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药品生产 检验人员 业务素质 分析
  • 简介:医院供应室不但是无菌物品供应重要科室,而且担负着临床各科室污染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存放、发放工作。由于这些物品来自全院各个科室,数量多、分布广且携带病源体种类多,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职业危害。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是保护自身健康必不可少措施。

  • 标签: 供应室工作人员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物品供应 医院供应室 医疗器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医院医药改革下药学人员工作走向。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药学人员工作环境和职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医院医药改革背景和目标,以及对药学人员工作职责和要求影响。其次,本文探讨了药学人员现状和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在改革中面临机遇和挑战。然后,本文分析了医院管理者对药学人员需求和期望,包括对职业能力期望、培训和发展支持以及激励措施。最后,本文总结研究发现,提出了对药学人员和医院管理者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对于药学人员和医院管理者了解药学人员在改革中工作走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医院医药改革 药学人员 医院管理者 培训
  •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近些年来医院在发展过程当中所新建一个工作场所,同时其也是一种全新引进工作开展模式。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模式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由于专业知识受限以及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如何加强知识更新,做到及时学习以及取长补短,成为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在未来工作重中之重。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参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效率,这是因为其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有着明显优势。为此,本文受限针对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工作具体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其次针对现阶段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所暴露出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从其参与工作优势及其未来工作展望提出了更多要求,希望能够切实提高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实际作用,将其优势发挥出来,也为其在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早日实现与国际化接轨,提高静脉用药合理调配整体水平,为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护理人员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人才培养,为临床疾病提供更好药学服务必要性。方法:根据现代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和医药服务实际需要,从医药法律法规中探讨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人才培训意义、方法和内容。结果:加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培训,可以提高医疗机构药学人员专业质量和沟通能力,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而且提高其社会地位,确保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结论:应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学人才培养。

  • 标签: 医疗机构 药学培训 药学服务
  • 简介:磷酸盐缓冲液(PBS)核因子-κB(NF-κB)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一氧化氮(NO)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二甲基亚砜(DMSO)四唑盐比色法(MTT法)舒张压(DBP)

  • 标签: 常用词汇 直接缩写 词汇直接
  • 简介:磷酸盐缓冲液(PBS)核因子-κB(NF-κB)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一氧化氮(NO)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二甲基亚砜(DMSO)四唑盐比色法(MTT法)舒张压(DBP)

  • 标签: 常用词汇 直接缩写 词汇直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中主要着眼于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工作经验,总结出工作环节影响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几个危险因素,希望借阅者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救死扶伤是医疗活动第一线工作内容,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了在职业暴露危险期高危人群以及感染病易感人群。因而对于职业病防护工作又显得极其有必要,也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重要问题。那么,要有效提高预防意识,必须要从其危害因素简要谈起。1、危害因素1.1、生物因素一般护士在治疗和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密切与患者进行接触,然而在物品回收以及基础护理或者是生活护理环节操作,也要不可避免接触到患者体液和血液以及呕吐物或者分泌物以及排泄物,这些往往携带各种病菌,因而也成了医院内感染高危人群即存在潜在性传播途径。1.2、物理因素(1)护理工作中电辐射接触环节会使护理人员不停程度接触到放射线。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即便属于小剂量且接触时间会比较长,也会致癌或者致畸。(2)工作中对于紫外线和臭氧照射在经过消毒之后亦或是灯管检测同样会导致角膜炎和结膜炎以及皮肤红斑,而由他所照射出来产生臭氧,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损伤。(3)通常来说噪音可以致使人听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心血管系统等生理疾病,譬如像耳鸣、血压增高、易怒、头痛、失眠等等出现类似症状。(4)工作中电击伤和电灼伤需要经常使用到各种各样仪器设备,如果仪器出现老化或者是使用不当时候,护士就会出现电击伤和电灼伤危害。1.3、化学因素(1)化疗药物一些抗肿瘤药物对医护人员会造成某种程度上健康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像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和脱发以及消化道症状、角膜损伤抑或皮肤过敏和皮肤炎、眩晕、肝肾功能损害、还有细胞遗传物质染色体、DNA损害及月经异常、不良妊娠导致癌症发生。然而在1984年时候,法国首次采用色谱法在与肿瘤患者接触医护人员尿液中发现了有环磷酰胺存在。(2)消毒剂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应用过程中都会有挥发过程,他产生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对护理人员会造成支气管粘膜水肿和支气管炎,导致流泪或者视物模糊以及接触性皮炎等等症状。1.4、机械因素在护理人员为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缘故或者是用力不适当,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严重则会导致骨折出现。1.5、医院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应该是各种针刺和注射针头、刀、剪、缝针刺伤等等这些危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其在各种职业损伤中占据比例为83.4个百分点左右。因为职业性质比较特殊,同时工作环境因素影响,可以促使护理人员在进行理疗过程中出现锐器损伤问题出现,而又因为护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护理意识比较薄弱缘故或者是缺乏比较专业防护培训,这让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容易疏忽个人防护,不会使用到防护器具来保护自己,习惯没有养成好,就导致了防护器具危险性递增,相关报道提出来,在众多医院感染当中,有超过80个百分点感染和锐器有关。1.6、心理、社会因素(1)工作环境氛围在医护人员进行护理过程中一般突发事件都会出现在夜班时候,这个时候工作量比较大,而抢救频率也相对来说比较高,那么垂死和死亡这些频率自然高,护士长在这个时候往往精神压力就大,容易出现神经衰弱致使身心疲惫。(2)投诉机制使用不当现如今医患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加强,那么同时医疗保健相关要求也就比较高。具体来说,患者投诉其实是一个能够直接性提高服务质量直接作用力,但是假如在这个环节使用不恰当,这时就会使得护士工作难度及心理压力得以增加,从而导致身心疲惫。(3)护理人员地位低护理人员社会地位在没有得到充分认可今天,也是对护理人员造成危害主要因素之一。医疗护理人员在其社会地位上没有提升,并且至今也没有得到大众认可,这则成了危害医疗护理人员职业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职业损伤危险因素2.1、相关知识缺乏(1)基础教育相关知识缺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一些医学附属院校都还没有把医学感染学和医院感染护理学或者是职业损伤防护课程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当中,这使得一部分临床教师不能够把医院内部感染知识彻底融入到人户生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去。(2)继续教育相关知识不足针对护理学教育来说,主要将侧重点放在“三基”和“四新”上面,在其医疗执业专业化培训以及相关安然知识科普培训比较欠缺,如此在问题发生时候则不能够及时处理。(3)由于宣传和科普力度不够,护士对必要预防接种认识参差不齐有相关报道提出来有近86名医务人员当中乙肝感染率高达53.49%,而在护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是不愿意接受该疫苗注射。2.2、化疗药物配置不规范很多医院实际上是没有实行中心配药,并且在化疗时用溶药设备以及洁净操作日甚至是相对密闭溶药环境都不太健全。抗肿瘤药物以及介人治疗开发及使用,让更多医护人员接触到化疗药物。而那些含有毒性微粒气溶胶以及气雾都会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到人体中,此时护理人员就会出现白细胞下降和头晕以及咽痛或者是出现月经不调和脱发等这些症状。那么护理人员自身所接触抗肿瘤药物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淋巴系统DNA具有一定损害作用,亦或是出现DNA断裂和免疫力下降以及促使怀孕医护人员胎儿畸形等。(1)疾病谱变化对护理人员身体潜在危害近几年肺结核疾病种类突发病忽然只增不减,那么医护人员由于抵抗力不强就很容易受到传染。而被血液和体液污染医疗锐器刺伤则是医护人员疾病感染主要途径。据统计在医院中,接触病人科室可是较多工作人员其疾病感染概率高达30%以上。3、结语综上所述,妇产科医疗护理职业中其危险源主要是来自于护理人员工作环境,而这些因素往往会从各个方面逐渐残食医护人员健康,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应该切实注意到这些问题。参考文献1韩燕春,孙海霞,仇文娟.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疫苗应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1)31+30.2施雁,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杂志,2001(06)46-47.3张立红,吴渭虹.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本职业人群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1998(08)40-41.4王小林.临床护士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与健康维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2(03)14-16.5薛岚,徐波,谢金辉.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对自身DNA损伤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05)38-39.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放射工作人员效果。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间在我中心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放射工作人员中随机选取2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年龄和工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年龄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结果:经临床比较后发现,高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心肌缺血、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要明显高于低工龄组(P<0.05),且高年龄组放射工作人员心肌缺血、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要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随着年龄增加及工龄增加,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放射工作人员应做好影响防护工作。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心电图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重症患者身心处于煎熬当中,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很可能会死亡,因此对于重症患者通常要采取必要抢救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要加以护理干预,其对于提升患者身体情况和和治疗效率有积极作用。为此,本文系统论述了医院重症护理人力缺陷问题,并进一步强化策略应坚持优化护理人力学历结构、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坚持开展具有针对性培训课程、重视危重症护理管理、凸显中医护理优势、积极开展传承工作。

  • 标签: 中医院 危重症 护理人力 缺陷 强化策略
  • 简介:摘要:高强度、高责任、高风险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面临着巨大职业压力,使其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护理人员职业压力成因进行汇总,并提出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