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其质量问题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对国内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有关质量保证规定的梳理,从质量管理角度对质量保证系统进行分析,明确药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系统及其各要素。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药品检查中发现的药品生产企业在质量保证系统中存在缺陷的分析,对文件管理、偏差处理、变更控制、质量回顾、自检与外部检查、投诉、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纠正与预防措施、召回、管理评审等质量保证系统各关键要素常见问题进行总结与提炼。为我国制药行业进一步加强质量保证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药品检查工作中对质量保证系统相关要素的高效检查提供借鉴。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自检管理体系 情况研究
  • 简介:摘要:不管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还是药品新业态模式的变化,都使得其对药品的监管方式和流程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并希望在立足于全生命周期管理思维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加持,来更好地适应该行业新的变化和布局。特别是药品全生命周期药物警戒体系,是国际互认协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所以应在立足于我国政策法律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业务流程,制度文件以及相关思想的深入了解和探讨,来构建更为立体科学的框架,从而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能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药物警戒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药物警戒概述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其框架设计,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建设方面的思考,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帮助性的建议。

  • 标签: 药品 全生命周期 药物警戒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不管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还是药品新业态模式的变化,都使得其对药品的监管方式和流程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并希望在立足于全生命周期管理思维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加持,来更好地适应该行业新的变化和布局。特别是药品全生命周期药物警戒体系,是国际互认协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所以应在立足于我国政策法律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业务流程,制度文件以及相关思想的深入了解和探讨,来构建更为立体科学的框架,从而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能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药物警戒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药物警戒概述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其框架设计,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建设方面的思考,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帮助性的建议。

  • 标签: 药品 全生命周期 药物警戒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药物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然而,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控其研发,制造,生产以及质量,这些药物就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和财富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药物的监管。为了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以及避免潜在的风险,研发者和生产者都有义务履行药物警戒的职责,而药品生产企业也不例外。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药物警戒 实践与探讨
  • 简介:摘要:以四川省 2015年全省药品双信封招标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四川省双信封招标评审体系设置、指标设计、竞价分组以及招标药品申报、入围及中标等情况。双信封招标采购设定 3个竞价组,提高优质药品的中标概率。将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与原研药品同组竞价,推进仿制药临床替代使用。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有序推进药品集中采购。

  • 标签: 药品 双信封招标 质量评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大型医院的扩张,医院后勤运维体系发展进度出现了滞后性,制约了医院的整体水平提升。因此,智慧化后勤运维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提升后勤管理水平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型综合医院逐渐开始关注智能化科技与医院后勤体系的融合,将常规医院后勤工作与智能化科技的优势相结合,形成信息化、智慧化的后勤运维体系。基于此,本文对医院后勤运维体系的现状,结合医院智慧化后勤运维体系的优势,提出一些医院智慧后勤运维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要点。

  • 标签: 智慧化 医院后勤 运维体系 构建与应用
  • 简介:为了贯彻落实湖北省健康管理工作试点方案,推动咸宁市健康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咸宁市卫计委在“吃准、悟透、做实”方案的同时,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以满足百姓的健康需求为要点,积极开展工作。

  • 标签: 健康管理 管理工作 健康需求 咸宁市 湖北省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使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更加完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等多个环节的措施来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规制。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法律法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信息化体系的改进方向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目的抽样法抽取13名门诊医护人员,采用团体焦点访谈法探讨门诊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据此进行门诊信息系统改进,通过患者总体满意度及医患纠纷(含患者抱怨)来评价信息化改进效果。结果通过团体焦点访谈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共提取了8个主题词。按此改进后,患者总体满意度有显著提升,医患纠纷(含患者抱怨)有显著下降。结论门诊信息化体系尚有很大改进空间,以患者为中心改善信息化体验,增加门诊信息体系的主动服务功能,如科普信息推送、预约以及支付功能完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信息化 团体焦点访谈法
  • 简介:【摘 要】现在我国对于药品零售行业监管力度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对所有的药品经营企业都进行了强制认证,而药店中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人员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单单凭借认证也不足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GSP认证体系当中的一些条款也需要进一步实现量化 ,并且另有一些条款内容有一定的模糊性,大大影响了 GSP认证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本文针对药店的 GSP认证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标签: 零售药店 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医药物流质量管理体系展开深入研究,结合医药物流质量管理的现状,阐述了影响物流质量的因素,如财务方面、控制过程、控制不合格品、质量记录等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构建措施,如积极的完善相关的流程、让制度更加规范化、配备合适的人员、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做好基础设施设备保障,通过以上措施,使得医药物流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化,促使医药物流企业更好地发展。

  • 标签: 医药物流 质量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医药研发具有涉及学科众多的复杂性以及较强的政策敏感性,从中药材培育、药物研究到临床使用,任何环节的疏漏都会导致研发的失败,完善医药监管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医药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为研发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帮助实现成果转化;还能提高药品质量,减少医药不良反应事件给医药消费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市场信心,最终整体提高医药新药研发热情。因此,推进医药监管体系现代化建设是解决医药研发动力不足这一行业掣肘的关键。

  • 标签: 药品研发 质量管理体系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与行业实践相整合的《药品生产技术》课程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一条至多条知识链中得到全面的职业技能锻炼。【方法】在药品生产及制药工艺方面教材图书的基础上,结合工业药剂学的药物制剂类型划分,探讨符合药品GMP管理规范要求背景下,整合形成《药品生产技术》知识体系,即:介绍具体类别药物制剂的关键设备及其管理与维护、关键工艺的工艺风险管理、各种制剂类型的生产管理要点及典型的GMP规范要素,在实训实验设计方面,需关注关键设备的行业标准、技术指南。确保课程知识、技能的讲授与现行版《中国药典》《药品GMP指南》相衔接,并形成药品GMP管理理念。【结果】构建的《药品生产技术》课程知识体系,既照顾了传统的药品生产技术的知识主要线索,又照顾了行业管理、药政法规的要求,确保学习过程中得到药品生产主要的生产工序及管理工具的职业技能锻炼。【结论】课程内容的设计构建是良好教学的一个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才能发挥更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 标签: 药品生产技术 知识体系 工艺风险管理 工艺验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关于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度也越来越重视。各大药企也要在开展药品研发的过程中加大对药品质量的把关。基于此,本文对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质量体系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 标签: 药品研发 质量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药品是治疗疾病的重要产品,药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药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目前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想保证药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就需要严格仔细管控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药品生产质量。本文主要分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并提出优化方法,为药品生产构造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体系优化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所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生产工艺落后、质量监管缺失等问题,导致了部分药品的质量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质量事故。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和信誉,也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因此,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管措施,并不断加强对制药企业的监督检查。但这些外部监管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制药企业内部存在的质量问题,还是需要制药企业自身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质量风险。因此,制药企业应该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将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将风险管理作为提高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制药企业 药品质量 管理体系
  • 简介:目的筛选肺结核预警指标,初步构建部队肺结核预警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应用文献研究及专家小组拟定初步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得到各项指标的得分,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指数分别为87.50%和93.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7±0.05和0.79±0.03;第一轮咨询各项指标总得分为(6.759±1.757)分,变异系数为0.248±0.070,第二轮咨询各项指标总得分为(7.348±1.362)分,变异系数为0.180±0.048。最终确定的指标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959、0.4863、0.0503、0.2676;经过两轮咨询,最终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部队肺结核预警体系。结论初步构建了部队肺结核预警指标体系,为部队肺结核的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军事人员 结核 预警指标 DELPHI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