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有很多从颈椎通向脑部的神经和血管,其中有一条叫颈内动脉,脑组织的犬部分血液由其供应。很多老年人,由于患高血压、高血脂等血管病变,颈内动脉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是钙化。如果随便按摩颈部,容易造成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液进入颅内,

  • 标签: 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动脉 部分血液 血管病变 硬化斑块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吸毒人群HIV、HBV和HCV混合感染病毒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95名静脉吸毒者进行HIV、HBV和HCV病毒量测定。结果:抗-HIV阳性者和抗-HIV阴性者病毒量(log)平均值分别为4.156±1.986和2.647±0.283(t′=5.63,P〈0.05)。无论抗-HIV阳性和阴性与否,两组间HCV病毒量水平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0.251,P〉0.05)。结论:尚需对静脉吸毒人群HIV、HBV和HCV混合感染病毒量间的关系进行多中心深层次的研究。

  • 标签: 静脉吸毒人群 HIV/HBV/HCV 病毒载量
  • 简介:目的:探讨早吸吮加乳房理疗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对373例产妇产后进行观察,其中246例给予乳房理疗,127例只进行婴儿早吸吮。结果:观察组泌乳始时间为20.15±5.3小时,产后48小时纯母乳喂养率为97.15%,产后72小时纯母乳喂养率为98.37%,乳汁充足者9837%;对照组泌乳始时间为29.6±8.6小时,产后48小时纯母乳率34.65%,乳汁充足者54.33%。两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吸吮加乳腺理疗对早奶和增加乳汁量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吸吮 乳腺理疗 早开奶
  • 简介: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量与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妇女两万余例,用杂交捕获U(second—generationHybridCapture,HC—II)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选取3608例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送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患者以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宫颈癌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分析HPV病毒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2420例(67.07%),CINI448例(12.42%)、CINII376例(10.42%)、CINIII280例(7.76%)、宫颈癌84例(2.33%)。经秩和检验,5组间的HPV病毒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97,P〈0.05);CINI与宫颈炎、宫颈癌和CINⅡ的病毒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HPV病毒量均是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CINⅡ以上病变随着病毒量的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而宫颈癌主要集中在中度级别病毒量之间发病。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级别间HPV病毒量有差别,HPV病毒量可作为诊断CINⅡ以上病变的指标。

  • 标签: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病变 宫颈癌
  • 简介:目的了解腹腔镜与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南通市瑞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抽样,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术后妊娠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肌瘤残留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与腹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术后宫内受孕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有生育要求的83例异位妊娠病例,其中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43例,腹保守性手术40例,术中配合患侧输卵管系膜处注射甲氨喋呤,比较两组手术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18个月内宫内受孕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8%)、宫内受孕率(61%)、再次异位妊娠率(7%);腹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73%)、宫内受孕率(48%)、再次异位妊娠率(8%)。结论: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后宫内妊娠率高,而再次异位妊娠率不增加,适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宫内受孕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与腹宫颈癌根治术的治疗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ⅠA~ⅡA期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与同期45例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腹组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且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术后对继续治疗依从性好,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及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腹子宫切除术(AH)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7月在因子宫肌瘤行LH患者78例,对照组腹手术的患者42例。术前24h、术后24h及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CD16+(NK细胞)数量。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CD3+、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子宫切除术 免疫功能 影响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HSIL)中P16、Ki67表达强度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DNA病毒量之间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经病理确诊为HSIL并进一步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83例病例进行P16、Ki67检测,并回顾分析其活检前HPV-DNA病毒量情况(HC2法)。结果所有病例HPV-DNA均为阳性,其中低、中、高病毒量分别为11例(13.3%)、24例(28.9%)、48例(57.8%)。83例HSIL中P16阴性、局灶阳性、弥漫阳性分别为17例(20.5%)、37例(44.6%)、29例(34.9%),阳性率为79.5%(66/83)。Ki67阴性、低表达、高表达分别为19例(22.9%)、21例(25.3%)、43例(51.8%),阳性率为77.1%(64/83)。83例HSIL中P16阴性、局灶阳性、弥漫阳性组中HPV低、中、高病毒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16,P=0.002),P16表达强度与HPV-DNA病毒量之间呈正相关(rs=0.408,P=0.000)。Ki67阴性、低表达、高表达组中HPV低、中、高病毒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3,P=0.002),Ki67表达强度与HPV-DNA病毒量之间呈正相关(rs=0.404,P=0.000)。结论HPV量与P16及Ki67的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三者结合有助于监测HSIL的进展,从而对其进行更好的临床管理。

  • 标签: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P16 KI67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水平、卵巢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26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诊治经进行研究分析,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50例(腹腔镜组)、腹手术117例(腹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的长于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腹组患者(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的FSH、LH水平显著的低于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E2、窦卵泡个数显著的高于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显著的低于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和腹组患者的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较本组术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患者卵巢功能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应激水平 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