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奥沙铂及替吉奥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奥沙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吉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甲胎蛋白水平、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显著改善,甲胎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应用奥沙铂及替吉奥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治疗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栓塞 奥沙利铂 替吉奥
  • 简介:目的国内,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种疗效判断评价尼美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0例,年龄:40—70aRA活动期病人(男女不限),口服尼美舒100mg,Bid,4wk,比较用药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等临床及实验室指的变化,用国内、ACR不同的疗效判断标准评价尼美舒治疗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尼美舒治疗RA的总有效率74%(国内标准)和80%(ACR标准),2种疗效标准无显著差别,各项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标准有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尼美舒治理疗RA安全、有效。

  • 标签: 尼美舒利 药物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应用蒙特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人员进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筛查。方法随机、整群抽样选取西安市9个干休所304名离退休干部,同时进行个人信息、患病情况、MOCA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活动能力(ADL)量表、抑郁自评(CES-D)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量表调查。结果西安干休所离退休干部MCI发生率为64.8%;80岁以上老年人MCI的发生率高于70岁组(P〈0.05);教育年限小于6年者MCI的发生率高于7~12年及12年以上者(P〈0.05);不参加体育锻炼者MCI的发生率高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P〈0.01);有脑卒中者MCI的发生率高于无脑卒中者(P〈0.05);MOCA量表得分与MMSE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81),与ADL量表、CES-D量表得分呈负相关,与PSQI量表得分无显著相关。结论MOCA量表与相关评估量表具有相关性,测量方便,可行性好,能够用于军队离退休干部人群中MCI的筛查。

  • 标签: 老年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OCA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八面蒙脱石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回肠黏膜NF—KB活化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ANP组、莫沙必组、八面蒙脱石组和莫沙比利+八面蒙脱石(联合)组,每组24只大鼠。采用胰胆管内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NP模型;假手术组开腹注射生理盐水后关腹。各治疗组于造模前30min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术后3、6、12h分批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取血测定TNF-α、IL-1水平;取回肠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回肠黏膜NF—KB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回肠组织IKBα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NP组胰腺损伤明显,血TNF—α、IL-1水平明显升高[(36.79±1.14)pg/ml对(9.00±0.01)pg/ml,(25.17±1.93)ng/ml对(3.45±0.11)ng/ml,P值均〈0.05],回肠绒毛高度显著下降[(0.25±0.22)×10^-6m对(1.50±0.33)×10^-6m,P〈0.05],柱状细胞指数显著降低[(2.40±1.65)×10^6个/m对(13.5±4.28)×10^6个/in,P〈0.05],NF—kB表达增加(6.92±1.54对1.28±0.29,P〈0.05),IKBα蛋白水平下降(3.30±1.99对24.32±1.93)。莫沙必组和八面蒙脱石组的各项指标与ANP组均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的血TNF-α、IL-1水平[(30.57±0.39)ps/ml和(13.45±1.26)ng/ml]、回肠绒毛高度和柱状细胞指数[(1.05±0.28)×10^-6m和(10.10±2.50)×10^6个/m]、NF—kB活化(4.32±1.57)和IKBα蛋白水平(15.99±1.26)均与ANP组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八面蒙脱石联合莫沙必灌胃能减少ANP大鼠回肠黏膜NF—KB的大量激活,减轻胰腺和回肠黏膜的损伤程度。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NF—kB IKBΑ 回肠 八面蒙脱石 莫沙必利
  • 简介: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早期血浆与组织醛固酮水平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肾足细胞损伤和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随机分成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每组10只,10只同龄Wistar-Kyoto大鼠为对照组。每天给予干预组依普酮悬浊液灌胃(50mg/kg,溶于2ml过滤水),未干预组和对照组用同体积过滤水灌胃。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血浆醛固酮和肾组织醛固酮。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小球CD2AP基因和蛋白表达。透射电镜检测大鼠肾足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SHRs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干预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1);未干预组血浆和肾组织醛固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显示未干预组上皮足突节段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中度增多,肾间质毛细血管扩张。未干预组CD2AP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1)。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肾小球CD2AP蛋白表达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0.587,P〈0.01)。肾小球CD2AP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浆和肾组织醛固酮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0.552和r=-0.577,P〈0.01)。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早期的足细胞损伤与血浆和肾组织高醛固酮水平有关。依普酮可以减轻足细胞损伤,改善CD2AP的表达。

  • 标签: 高血压 醛固酮 足细胞 CD2AP 依普利酮
  • 简介:目的:比较GEMOX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铂)和吉西他滨单药方案用于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可切除胰腺癌辅助化学治疗(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与无病生存(DFS)期和总生存(OS)期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ECOG评分0~1分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其中68例给予GEMOX方案辅助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以固定速率(FDR)静脉滴注100min,第1天,奥沙铂85mg/m^2静脉滴注,第2天,每2周重复,共8周期;35例接受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和15天静脉滴注30min,每28d重复,共6周期。比较2种辅助化疗方案的DFS期、OS期及毒性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预后因素。结果:GEMOX组和吉西他滨单药组的中位DFS期分别为370d和520d(P=0.815),中位OS期分别为803d和888d(P=0.4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辅助化疗方案的毒性多为Ⅰ、Ⅱ度且易于控制,GEMOX组呕吐(30.8%比10.5%,P=0.019)及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38.5%比0%,P〈0.001)显著高于吉西他滨单药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2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47.7%和44.7%,但吉西他滨单药组Ⅲ度以上ALT/AST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GEMOX组(7.9%比0%,P=0.048)。生存分析显示,分化差(P=0.002)、R1切缘(P〈0.001)、淋巴结转移(P=0.028)、术后CA19-9≥90U/mL(P=0.005)及未能完成全部辅助化疗疗程者(P=0.002)中位DFS期显著缩短;而分化差(P=0.001)、R1切缘(P〈0.001)、术后CA19-9≥90U/mL(P=0.003)及未能完成全部疗程者(P=0.001)等因素也预示中位OS期显著缩短。结论:对体力状态良好的胰腺癌患者切除术后,为期4个月的GEMOX方案,与为期6个月的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生存获益相似,GEMOX方案可视为辅助化疗的备选方案之一。分化差、R1切缘、术后CA19-9≥90U/mL及未�

  • 标签: 胰腺癌 辅助化疗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 吉西他滨单药 预后指标 体力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曲辛片联合质子泵抑制药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曲辛片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曲辛片联合质子泵抑制药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和睡眠质量,治疗安全性良好。

  • 标签: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质子泵抑制药物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联合巴韦林(RBV)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完全病毒学应答(cEVR)、早期部分病毒学应答(pEVR)和早期无应答(NonEVR)对复发率的预测及影响病毒应答的因素。方法:应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芯片检测103例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并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第4、12、48周和随访24周时检测患者的HCVRNA。分析在治疗12周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调整PEG-INFα-2a、RBV剂量的情况。结果: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患者达RVR者为71例(68.9%)、cEVR为20例(19.4%)、pEVR为7例(6.8%)及NonEVR为5例(4.9%),治疗终点的病毒应答率(EOT)分别为95.8%、95.0%、74.4%及40.0%;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分别为92.9%、80.0%、42.9%及20.9%;复发率分别为5.9%、15.8%、60.0%及100.0%。12周内PEG-INFα-2a和(或)RBV剂量减少与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明显相关(P〈0.05)。结论: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不同模式对复发率有一定预测价值。治疗12周内PEG-INFα-2a和(或)RBV减量可能使病毒清除减少,是导致病毒复发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基因型1型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