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尿失禁患者中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0年05月-2021年05月间90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盆底肌康复治疗)和研究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各4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恢复指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周,研究组I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II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多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增强临床疗效,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群训练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Q+微信"信息传递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对其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现将我医院神经外科接收的患者100例开展分组护理研究,病例入选时间段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组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患者人数有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Q+微信"信息传递护理管理,将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提升,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Q+微信"信息传递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诸多优势。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患者的认知度以及配合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Q群+微信 信息传递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模式,针对断指再植患者的自护与手功能恢复进行阐述。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接受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两组均连续护理2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利用自我能力实施量表(ESCA)比较两组护自护能力,利用手功能量表(MHQ)对两组手功能进行评价,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生活中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手功能总优良率为86.36%,相比对照组的68.1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较对照组自我概念、为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较对照组外观、手部满意情况、工作情况、日常活动、总体功能评分及总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患者自护能力,提升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断指再造 延续性护理 微信 自护能力 手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协同护理联合核心肌强化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联合核心肌强化训练的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协同护理联合核心肌强化训练的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卓越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核心肌群强化训练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协同护理联合核心肌强化训练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实验开始于2018年12月,终结于2021年11月,对照组采取协同护理与康复常规训练,实验组进行协同护理和核心肌强化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Harris 髋关节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协同护理 核心肌群强化训练 老年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护理教学手术室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和专科护士的管理中运用微信的效果。方法:选择10名手术室实习护士、8名进修护士和10名专科护士参与实验,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微信护理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对比两组护士的教学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的实习护士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均明显更高,P<0.05;对比两组实习护士的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对比对照组,实验组进修护士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的专科护士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手术室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和专科护士的管理中运用微信,效果显著。

  • 标签: 微信群 手术室实习护士 进修护士 专科护士 护理教学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面护理管理在城市血站献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内到城市血站献血的110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中全面护理管理。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不良反应以及观察对象的献血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城市血站 无偿献血 全面护理管理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城市移居老人的疏离感水平现状、主要原因及干预对策,以期帮助城市移居老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方法2015年3至2016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5个社区的150名城市移居老人为研究对象,以自行研制的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城市移民老人疏离感水平现状和原因,提出干预对策。结果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总均分为(123.47±1.10)分,其中亲人疏离感维度均分最高,为(3.52±0.76)分,自我疏离感维度均分最低,为(2.76±0.51)分;婚姻状况、与子女相处时间及家庭月收入是城市移居老人疏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城市移居老人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其疏离感水平较高,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疏离感 城市移居老人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训练,对比两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GQOL-74中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生物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训练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为了切实解决好对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促进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等环节阐述了构建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设想,主要包括:空巢老人应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进行自我心理调试、保持与社会的接触;家庭应成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基础,倡导老年人的“夕阳婚”;社会应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发挥医护人员的关键作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政府部门应逐步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 标签: 空巢老人 社会支持 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现状分析并且对机制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示范区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共计412人。调查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象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认知度。调查研究对象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对象中的年龄以及学历因素将会对管理的认知度产生影响,整合数据,总共有22.1%研究对象具有高认知,总共有38.8%具有一般认知,总共有9.1%没有认知。总共有56.3%研究对象认为防疫比较严格;总共有8.3%认为防疫不严格。总共有67.5%研究对象对防控比较满意;总共有10.7%研究对象对防控不满意。结论:本次调查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者对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的知晓效果一般,防疫满意度较好,所以今后应加强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的落实。

  • 标签: 城市社区疫情防控 网格化管理 现状分析 机制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联合核心肌强化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21.11-2022.10期间收治且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随机择取6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用盲选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康复训练方法)和试验组(30例,采用综合护理联合核心肌强化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指标。结果:经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联合核心肌强化训练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切实提高其髋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综合护理 核心肌群强化训练 疼痛及髋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35~45岁城市居民饮食习惯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74例35~45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在健康教育前进行基线调查,运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3月后对同一对象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对象的合理膳食知识明显增加(P〈0.01),动物类脂肪摄入者、腌制食品摄入者、高盐饮食者、牛奶摄入较少者在行为转变各阶段的分布发生明显改变(P〈0.05);水果、蔬菜摄入较少者在行为转变各阶段的分布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变研究对象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居民 饮食习惯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及临终关怀意愿进行调查。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对象为某市某社区中200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健康状况以及临终关怀需求意愿进行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某市区中200名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后发现,其中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为132名(66.0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而临终关怀认知程度得分为(73.21±12.16)分,知晓程度合格的老年人为141名(70.50%),且选择家中作为临床关怀地点的老年人居多。结论:现阶段城市社区的老年人群体中,慢性疾病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且对临终关怀并未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因此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提升当前社区内老年人的临终关怀质量,并尽量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的养老就医需求。

  • 标签: 城市社区 老年人护理 临终关怀 需求意愿
  • 作者: 陈雪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相关因素的调查以及分析。方法:选取吉林以及长春两地区410名养老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DS(社会孤独问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后发现,老年人均存在孤独感,同时对比男性以及女性之间孤独感通过比较差异显著、老年人群是否丧偶经比较存在差异、对比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们应对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重视,从而使老年人可以享受幸福。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程建设过程的持续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很多地区为了发展区域经济而毁坏自然生态环境,以致国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遭到毁坏。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必定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保持社会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得到扼制和有效解决。所以,相关部门需要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环境建设工程,持续提升和改进目前的生态条件,推动国内自然环境的不断健康发展。

  • 标签: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经济问题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