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子宫切口妊娠采用两种不同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子宫切口修补术及经阴道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子宫切口修补术及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操作期间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6%,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操作期间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采用子宫切口修补术及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可以缩短治疗和恢复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切口妊娠 子宫切口修补术 腹腔镜 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急诊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结石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120例肾结石手术患者,在运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方法的情况下,医生对其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医生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120名患者的结石都已经顺利取出,平均手术时长为89.3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为3天的时间,结石清除率达到94.2%的比例,手术中出血量为2%,术后感染率为2.6%。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时候,便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精神面貌将会处于良好的状态中,此种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临床疗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教学查房是对实习护生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查房方式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改善对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我科采用“抛锚式”教学查房方法,结果显示实习生考核成绩及实习生满意度明显提高。

  • 标签: 护理教学查房 抛锚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3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QT间期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P-R间期和QT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很好,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心律平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7年6月)收集的1800例血液样本,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方法,900例)与对照组(应用非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法,900例),两组血液标本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以检验。分析两组血液标本检验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误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液标本检验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误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细胞检验全程中采用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检验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误差发生率,可以推广。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临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的19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的25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吞咽障碍筛查和摄食护理,对两组肺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吞咽障碍检出率是24.87%,实验组检出率是35.91%,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胃管进食和经口进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实验组是0%和3.45%,对照组是31.25%和31.2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摄食护理可以发挥预防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效果,临床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的68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追加中医护理,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降低先兆流产患者的流产率,提高保胎成功率,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先兆流产 保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科进行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的45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以及阿加曲班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时间超过半年。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结果经过6~72h的动脉导管溶栓治疗,26例患者的患肢血供完全正常、15例明显改善、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1.11%。结论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动脉导管溶栓,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动脉导管溶栓 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种植外科和修复并发症的类型,并探讨应急处置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口腔种植外科收治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共有4例(2.50%)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全部痊愈。结论对于口腔种植、修复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口腔种植外科 修复 并发症 应急处置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麻插管后手术患者术中分别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和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后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种手术室护理方法对全麻俯卧位患者的保护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收治的56例全麻下采用俯卧位行腰椎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头面部摆放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试验组采用头面部三点摆放法。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皮肤压红或受损、眼部红肿畏光甚至视力减退等俯卧位头面部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皮肤压红1例,无患者眼部出现不适,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皮肤压红或受损8例,其中1例患者眼部出现红肿畏光现象,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结论相较于头面部普通U形头托摆放法,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可有效降低全麻俯卧位患者头面部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法 头面部三点摆放法 全麻俯卧位 手术室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400例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标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分级检验(观察组)和传统的拉网武检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检验项目均包括以下几种TC、TG、HDL—C、载脂蛋白AI、LDL—C和载脂蛋白B。结果两组标本中的TC、TG、HDL—C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而载脂蛋白AI和B以及LDL-C三项的阳性率采用分级检验的观察组较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的对照组高。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来说不仅其检验的阳性率提高了,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效果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8例产科大出血有效的救治方法及护理研究,为降低产科大出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产科大出血患者58例,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9名,按照临床救治方法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救治以及有效护理,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与护理,比较两种救治方法与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系统救治与有效护理后其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好转情况,诊断的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等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系统的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及时准确分析判断患者情况,提供准确的用药标准,对降低产科大出血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探讨 58例产科大出血 救治方法 护理研究
  • 简介:探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微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在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训练中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使技能训练呈连贯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做到实验与考核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实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微生物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400例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标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分级检验(观察组)和传统的拉网武检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检验项目均包括以下几种TC、TG、HDL—C、载脂蛋白AI、LDL—C和载脂蛋白B。结果两组标本中的TC、TG、HDL—C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而载脂蛋白AI和B以及LDL-C三项的阳性率采用分级检验的观察组较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的对照组高。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来说不仅其检验的阳性率提高了,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效果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40例胎盘早剥住院患者,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超声诊断,4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超声诊断出14例附着于宫体前壁,全部阳性,最终确诊为13例阳性;24例附着于宫体后壁,全部阳性,其中超声诊断出22例阳性;2例附着于宫体侧壁,全部为阳性。结论有效地采用超声诊断胎盘早剥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其作为胎盘早剥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胎盘早剥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共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性护理,将两组血糖控制程度、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程度更佳;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性护理能够使患者机体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并改善其脑梗塞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重症脑梗塞 综合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38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配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训练。40例(观察组)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训练。对患者进行为期6月的随访。结果78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25%,低于对照组的7.8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对恢复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结合相应的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肩功能稳定性及动力平衡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肩胛骨骨折 锁骨骨折 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免疫学检验方法对于结核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4年8月~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结核病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胶体金检测法和蛋白芯片检测法,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在结核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蛋白芯片法测定LAM、蛋白38kD和蛋白16kD的阳性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胶体金法阳性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胶体金法阳性反应率均高于蛋白芯片法阳性反应率(P<0.05)。结论胶体金检测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和准确性高的优势,在辅助诊断结核病中具有很大优势,其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胶体金检测法 蛋白芯片检测法 结核病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