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植入式给药装置(Port)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结直肠癌局部进展期患者化疗中的经济成本。方法:选取40例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患者采用Picc,后组患者采用Port,对比两组维护成本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护理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直肠癌 化疗 植入式给药装置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经济成本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使用盐酸吗啡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患者的药物经济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癌痛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0例以及对照组60例。实验组使用盐酸码啡片治疗,对照组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用药后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经济成本等。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经济效果比值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盐酸吗啡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患者的经济成本效果基本相同,但盐酸吗啡片对癌痛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对患者疼痛缓解作用更加明显,临床运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吗啡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职《人体解剖》课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了解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等特点,并据此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思考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 标签: 中职 人体解剖学 信息化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护理工作中应用医学信息的优势与具体应用,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为护理决策提供了权威的科学依据、促进护理研究进步和知识共享三个方面,对护理工作中应用医学信息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根据智能化的护理辅助决策系统、自动化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虚拟化的护理仿真培训三个方面,实现了为护理工作的创新和护理质量的提升,对护理人员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 标签: 医学信息学 护理工作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 随着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方法的快速发展,癌症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越发广泛。肝细胞癌是第三大死亡原因的全球癌症,在中国也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将101例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蛋白质组数据作为发现数据集,根据不同的预后特征将患者分成术后预后较好/较差的Ⅰ型/Ⅱ型。对发现集运用数据预处理、筛选差异蛋白、机器学习方法提取特征等方法,获得多蛋白标志物组合。在159例肝癌患者组成的独立验证集上,基于这些标志物组合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并通过一致性聚类方法确定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学信息数据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医学信息资源科学整合建设与共享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需要多角度客观评价大数据环境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的经济效益,加以优化完善,提高医学信息资源利用价值,不断推动医学事业向其发展。

  • 标签: 大数据环境 医学信息资源 建设 共享 经济效益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信息化应用PDCA循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工作情况,将上述时间段根据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前、后为标准进行分组。2022年7月1日~2022年9月31日为对照组,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2022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为干预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71.91%(2242/3118),而干预组的送检率为82.98%(2242/3118),组间对比,差异突出(P<0.05;²=5.535)。结论:信息化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值得推行。

  • 标签: 信息化 PDCA循环 抗菌药物 病原学检测 送检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技术探讨膝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筛选其中真实可信的文献,整理文献中的相关靶点,然后通过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发现相关文献有1287篇,骨质疏松相关靶点889个,膝骨关节炎相关靶点785个,映射关键靶点,以连接度≥94筛选核心靶点25个,GO富集分析获得134项结果,KEGG通路分析获得69条通路。结论:多种核心靶点与多条通路共同作用下导致膝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发生与进展,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膝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影像报告是放射科医师对病例作出诊断的重要书面依据,影像报告书写质量可对患者后续诊疗工作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加强影像报告管理和质量控制,对提升放射科整体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医院放射科初级或中级住院医师普遍是刚离开医学院,工作年限不长,临床工作经验较少,仅在书本上学习过影像检查专科知识,刚开始工作时很容易发生各种差错,尤其是影像报告书写差错,如语言不规范、错别字、描述与报告不符等,严重影响患者诊疗质量。为提升放射科影像报告质量控制水平,本研究选取放射科医务人员展开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影像报告质量控制在提高放射科医务人员培训质量中的作用。

  • 标签: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 放射科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 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是主要采取数字化技术针对影像图像予以处理分析的系统,存在高效性特点。在放射科运用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有助于增加干预质量及效率。本文探讨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用于放射科质量管理的效果。

  • 标签: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 放射科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特异性皮炎患者病变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模式,筛选调控关键基因。方法:自GEO数据库下载GSE107361数据集,使用Cibersort、WCGNA、Cytoscape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D患儿病变组织DC浸润比值上升,肥大细胞浸润比值降低。DC浸润比值与CCL22、CXCL1表达量与呈正相关,与KRT19表达量呈负相关;肥大细胞浸润比值与CXCL1、CXCL8、GZMB等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 CCL22、CXCL1、KRT19、CXCL8、GZMB等基因与儿童AD病变皮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比值相关。

  • 标签: []  特应性皮炎 儿童 免疫 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关系、课程时间安排顺序、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的关系进行教学探讨。

  • 标签: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将“以人为本”提升至重要战略地位,中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在现代社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着我国逐步迈入大数据时代,为中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信息化人才紧缺、前期探索路途较长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其总体发展进程略微缓慢。新时代教育倡导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将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点转为图片、视频等手段,加快重难点在学生脑海中的理解与记忆速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中职院校护理解剖输出式学习必要性的深究,基于三阶涂色教学方式,努力强化当前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中职解剖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营造舒适、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立足实践得真知的原理,深化中职院校教学的教育改革;通过信息技术等形式的辅助,用全新的理念和策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

  • 标签: 三阶涂色 解剖学 输出式学习 教学策略
  • 简介:外科史上有3次伟大的飞跃,第1次是1906年Carrel完成了微小血管吻合,为现代血管外科和移植外科奠定了基础,1912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第2次是1954年Murrey完成了同卵双生兄弟间肾移植,从此揭开了器官移植的篇章;第3次是1987年法国妇产科医师Mouret完成了第1例LC,从而拉开了微创外科的帷幕。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快速康复外科 循证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医学影像的研究现状1.1X线解剖及介入放射解剖近几年来数字成像系统的出现,满足了一些X线的特殊用途及特殊环境[1],也对影像解剖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影像解剖应更详细、更准确及更实用,我国的X线解剖研究也因此而取得了一些新成果.戴力扬作了胸、腰椎椎体高度的放射测量及寰齿间距的放射测量[2].丁士海用X片推测出颅容积[3].孙群慧作了腕骨的X线片观测[4].张维彬作了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X线观察[5].此外,利用头颅骨性标志定位前、后联合:膀胱下静脉内结石的解剖及X线分析:心室壁动脉分布的图象分析: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水平段的立体定位以及视神经孔形态的X线解剖等等都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发展趋势 CT MRI 医学影像学 断层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