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改善神经外科实习带教的教学方法及理念,提升神经外科临床医疗和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神经外科医师,本文通过回顾总结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神经外科的教学工作,举例介绍了一些具经验和建议,为丰富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实习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炎患者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60例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面神经炎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治愈47例,明显好转10例,无明显改变3例。结论中医辩证治疗面神经炎配合外敷,针灸,提高临床疗效,收到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神经炎 中医辩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简单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护理资料,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护理水平,降低了护理危险的发生,并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患关系以及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16例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经验,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16例为导水管阻塞引起的脑积水,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其中5例同时行肿瘤活检。结果所有造瘘过程均顺利,瘘口通畅。14例双侧型脑积水行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4例效果满意,2例无效。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微创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可于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梗阻性脑积水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底造瘘
  • 简介: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nervosa,BN)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患者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极端措施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进食障碍。可与神经性厌食症(AN)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

  • 标签: 神经性贪食症 治疗 成因 神经性厌食症 病理心理机制 反复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质量。方法将上肢择期手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b组采用常规异感定位,局麻药为0.375%罗听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S1)、手术切皮时(S2)、手术开始30min(S3)各时点心率、血压及SPO2,并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及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及Spo2较b组稳定,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发生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为小儿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展开对比调查。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均达到有效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有45例患者达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00%,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占比2.00%,对照组患者4例发生并发症,占比8.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为复杂且风险性较高的疾病,采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介入 重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是患者出现感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据总量的74.07%、18.52%和7.41%,并且105例患者中,年龄小于51岁的有15例患者,其中有2例感染,感染率为13.33%;年龄51~70岁的39例,有10例感染,感染率为25.64%,大于70岁的51例,有15例感染,感染率为29.41%,可见患者年龄越大其感染率也会越高。结论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是患者出现感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患者年龄越大其感染率也会越高。因此为减少患者感染问题的发生,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对于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持续下降,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问题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医院感染 针对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大听神经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巨大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情况均予以全面的观察,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的术后情况有48例患者发生了全聋状况,有40例患者发生了面瘫,有2例患者发生了颅内感染,有4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大听神经瘤术后会发生众多的并发症情况,因此,在手术结束后应该予以及时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巨大听神经瘤 术后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有利于对风险产生因素进行较好的把握,从而“对症下药”,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选取了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神经外科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了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了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并对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把握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医患纠纷和护理满意度,为神经外科护理提供有效对策。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组具有较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并且医患纠纷率较低,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护理风险问题进行把握,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症伴头痛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按照TCD检查常规方法探查颅内外重要血管,计算血流速度。结果58例患者中出现TCD异常者46例,占79.31%。其中9例患者全部或数支脑血管全程呈高流速,存在明显的频谱紊乱、频声粗糙,脑血管呈痉挛状态,占19.57%;17例患者全部脑血管流速增快,存在明显的脑血管收缩,占36.96%;20例患者出现单支或多支脑血管流速增快,占43.48%。神经症伴头痛患者MCAL平均流速(87.52±40.63cm/s)高于对照组(52.25±1.83cm/s)、MCAR平均流速(90.75±39.59cm/s)高于对照组(53.63±9.49cm/s)(P<0.05),其他血管平均流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症伴头痛患者脑血管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 标签: 神经症 头痛 TC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及对策。方法抽取2016年—2017年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病人给予研究,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出复视、单眼不同程度上脸下垂、眼眶及前额痛、头晕等症状,且均未表现出典型糖尿病症状;均为单眼受累,经及时诊断及综合治疗后病情恢复,恢复时间24d-3个月,平均恢复时间(1.5±0.3)个月;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并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通常起病较急,具有突发性,且多为单侧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出复视、单眼不同程度上脸下垂、眼眶及前额痛、头晕等症状,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针对此类疾病,给予早期诊断与对症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预后良好。

  • 标签: 糖尿病 动眼神经麻痹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插图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分析第7版《神经病学》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中54幅插图。结果有5幅插图存在瑕疵。结论插图中瑕疵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插图中的不足之处.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 标签: 神经病学 瑕疵 插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5例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通过SCL-90评测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患者心理状况不佳;心理因素与患者病症因子关系密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问题,应获得医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综合医院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膝部神经阻滞持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探讨下肢足踝部手术患者30例膝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膝部阻滞起效时间17~23min,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2~4小时。结论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足底部疼痛及足背、小趾外侧缘皮肤异感,可作手术时的局部阻滞麻醉及术后之镇痛。

  • 标签: 下肢足踝部 手术治疗 膝部神经阻滞技术 腘窝入路阻滞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并探讨积极的防范措施。方法112例神经内科科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采用风险防范护理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6%(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风险防范护理,有助于大大降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神经内科新疆伊犁833200)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带教提高护生护理专业水平及自信心。方法由护士长、主管护士及高资历的护师组成实习带教小组。由一名主管护师担任总带教老师,将具体任务分配到各带教老师,并安排他们分期进行小讲座。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神经内科实习带教计划。结果通过带教老师的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示范指导,使护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对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检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脑脊液免疫指标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间收治的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中抽取66例,将其中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的22例患者编入研究A组,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22例患者编入研究B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22例患者编入研究C组,另从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2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的脑脊液CRP水平、NSE和IFN-γ的含量。结果研究B组、研究C组的脑脊液CRP含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的NSE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A、B组的IFN-γ含量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感染临床诊断鉴别工作中,观察脑脊液CRP水平、NSE和IFN-γ的含量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测定NSE指标有助于准确判断脑损害的程度,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中枢神经感染 脑脊液 免疫指标 检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