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于我院非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进行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组下肢各静脉内径及血流信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静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观察组明显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可以通过观察静脉内径的改变及局部血流速度的改变情况对其进行诊断,诊断效果显著,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血管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诊断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蒙、汉中师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民族个性心理的研究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纯自然屯出生和生活的中师一年级蒙、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DXC-ⅡB型心理测评仪和电脑MicrosoftExcel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4个因素(含8个次级因素)中,蒙、汉族中师生之间比较有8个因素存在显着性差异,蒙、汉族中师生男女之间比较,女生差异明显.结论蒙族中师生较汉族中师生比较具有外向、热情、乐群、聪明、敏捷等个性特征;蒙族中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汉族中师生低,且明显地表现在女生上。

  • 标签: 汉族 测查 蒙族 结果分析 16PF 中师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溃疡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溃疡治疗患者44例,健康体检患者45例,均给予免疫功能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体检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明显优越于口腔溃疡患者,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溃疡对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发生口腔溃疡时,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够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 标签: 口腔溃疡 免疫功能 检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3年1月~8月收治的24例甲状腺疾病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进行手术时并发喉返神经损伤22例,手足抽蓄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患者均恢复良好至出院。结论在进行手术时细心的操作,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和变异,选择性的显露出喉返神经,可预防和避免损伤到喉返神经。

  • 标签: 甲状腺 喉返神经损伤 并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监测结果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仪检测患者相关指标;分析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在24小时内共发作1400次心肌缺血,其中SMI有900次(64.29%),SYMI有500次(35.71%)。SMI患者临床指标优于SYMI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监测结果可真实反应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实际情况,为临床诊治心肌缺血提供了新的契机。

  • 标签: 老年心肌缺血 心电图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的不同采血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进行体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静脉采血,对照组采取末梢采血,对比两组采血结果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检测结果中RBC、Hb、Hct、MCV、MVHC、PLT值均高于对照组末梢采血,静脉血的WBC低于末梢采血,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的MVH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的现状。方法对我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与分析结果单张处方药平均品种数为2.59种;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百分率为45.33%;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为32.08%,处方药应用通用名百分率为85.66%;处方应用《医院基本药物目录手册》中药物的百分率达100%。结论该院目前门诊患者用药部分处方指标不够合理,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明显偏高,有待干预。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对结果进行点评。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新编药物学》《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药品说明书进行不合理处方评定,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78张处方中有不合格处方1488张,不合格处方率为4.12%,其中不规范处方834张,占56.05%,不适宜处方928张,占46.98%,超常处方6张,占0.6%。结论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应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临床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西药房 不合理处方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转氨酶水平检验结果对诊断脂肪肝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脂肪肝患者中抽取52例,纳入观察组。从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出5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转氨酶水平检验,对比2组的转氨酶检测水平、AST、ALT指标,记录指标升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ST和ALT指标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ST和ALT指标均明显对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氨酶水平检验结果对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转氨酶 脂肪肝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方法选择及其结果判定。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体检女性中存在宫颈异常者,共计134例,将其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其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对于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判定标准。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证实,48例为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1期共26例,占全部宫颈癌的54.17%,宫颈上皮内瘤变2期共17例,占全部宫颈癌的35.42%,宫颈上皮内瘤变3期共5例,占全部宫颈癌的10.42%;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5例为阳性,3例为阴性,阳性率93.75%。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中,43例为阳性,5例为阴性,阳性率89.58%。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结果显示,48例宫颈癌患者均诊断为阳性,阳性率100%。联合检查优于单项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早期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可将其作为基层医院防癌筛查的常规项目。

  • 标签: 基层医院 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检验科收治的尿液检验结果异常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尿液检验结果异常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结果实验室影响因素中,葡萄糖、蛋白质、亚硝酸盐、隐血31例(51.66%),样本加错2例(3.33%);临床因素中,药物影响18例(30.0%),收集方式影响2例(3.33%),申请单与标本误差1例(1.766%),标本未及时送检6例(10.0%)。结论临床有较多对尿液检验有效性影响的因素,患者接受尿液检查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该对每一个流程严格把握,使影响因素最小化,使误差率降到最低,确保临床尿液检查更具准确性的特点。

  • 标签: 尿液检验 结果 异常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提高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并制作的微生物标本共19416例,检验样本阳性率并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阳性率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制作的样本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呼吸道微生物样本阳性率最高,阳性率达32.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液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综合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有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标本检验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不同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不一致,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床指导,加强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可提高检验阳性率。

  • 标签: 微生物 阳性率 临床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柳州地区儿童期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了解柳州地区儿童期末梢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现状,为儿童保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12岁6090例儿童末梢血,分为幼儿期儿童,学龄前期儿童,学龄期儿童三组,采用博晖BH-5100S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铁、锌、镁四种元素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柳州地区儿童钙元素缺乏率的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铁、锌、镁缺乏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儿童组间钙、铁、锌、镁四种元素微量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锌、铁已成为柳州地区儿童缺乏的最主要的元素,应定期检测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水平。

  • 标签: 微量元素 儿童 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体检者血脂检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为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21例来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脂四项,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体检者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在521例健康体检者中,总高脂血症发生率为39.16%,随年龄增长高脂血症发生率呈不断增高趋势,其中30岁以后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以前(P<0.05);男性总高脂血症发生率46.69%明显高于女性22.22%(P<0.05);高学历者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学历者(P<0.05)。结论男性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学历较高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学历较低者,且随年龄増长高脂血症发生率不断增高,说明高脂血症发生与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均密切相关。

  • 标签: 健康体检者 血脂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200例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分析与防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新生儿溶血病200例患儿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溶血患儿的血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简要阐明RH和ABO溶血和患儿出现黄疸天数间的关系,新生儿血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和血液标本采集时间的关系。结果RH溶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BO溶血的发生率(P<0.05);相比>7日采集时间,1至7日采集时间的检测阳性率相对较高(P<0.05);ABO溶血相比RH溶血出现黄疸天数相对较晚(P<0.05)。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予以血清学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而且,相比ABO血溶,RH溶血患儿伴黄疸天数相对较早,能防止误诊或者漏诊现象发生。

  • 标签: 血清学检测 新生儿血溶病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沉渣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参与研究患者各45例。甲组患者采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乙组患者行干化学化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甲组患者尿白细胞数超出正常范围检出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细胞培养可疑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尿沉渣检验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检出率,且细胞细菌培养阳性率高,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 感染 尿沉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选取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作为试验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及各种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组中血糖血脂水平均明显增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糖血脂变化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进行分析,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作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病情预后的标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糖血脂水平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凝血功能检测之中血液采集量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31日于我院进行体检人员中盲选5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2.0毫升、1.8毫升以及1.6毫升血液标本,立即进行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检测。在检测之后将1.8毫升样本存放在室温、-20摄氏度、4摄氏度之中,放置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进行上机检测,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采血量出现减少,则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延长。在室温、4摄氏度存放二十小时之后,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延长,和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进行凝血标本采集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采血量。除此之外,若标本无法进行立即检测,则样本需进行离心并放置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凝血功能检测 检验 血液采集量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