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脉综合征是目前最常见、发病率高的心血管危急重症。早期诊断、及时综合性的治疗与定期随访是重点。本文就一例急性发病者的诊疗进行综述分析。证实了综合治疗措施中包括一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康复和长期二级预防等各环节对疾病预后均至关重要。

  • 标签: 冠脉综合征 心绞痛 抗凝抗血小板 调脂介入治疗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至2012年7月72例急性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患者46例显效,显效率63.89%,21例有效,有效率为29.17%,4例无效,1例恶化,总有效率93.06%。结论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脉损伤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共计40例,然后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检查,检查的时间为亚急期或者是急期,检查之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复查的时间为半年到两年之间。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结果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并且不存在脉损伤的患儿经过治疗已经痊愈。结论存在脉损伤的患儿经过不断的随访发现,该部分患儿中有70%已经痊愈,未痊愈患儿仍需要继续服用阿斯匹林药物治疗,直到痊愈为止。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远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与镍铬合金烤瓷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方法从我院选取40例(78颗牙)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40颗牙)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20例(38颗牙)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的修复方法采用镍铬合金烤瓷;观察组的20例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则给予二氧化锆全瓷进行修复。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在不同材质修复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材质的修复后,其中观察组二氧化锆全瓷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的镍铬合金烤瓷,不良反应状况也发生较少。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在患者前牙缺损修复后,预后情况良好,由于二氧化锆全瓷修补费用偏高,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冠 镍铬合金烤瓷冠 牙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铸造桩核修复老年人后牙残根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可保留的52例共68颗老年人后牙残根残,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牙体预备、取模、灌注超硬石膏工作模、铸造金属桩核制作、打磨、戴入口内粘固。结果通过1—4年的随访观察,其中2例2颗上颌双尖牙铸造桩核烤瓷修复,在1.5—2年时间因根折而拔除。其余X检查无继发龋,周龈组织无异常及炎症、稳固、核边缘密合。结论采用铸造桩核进行修复不但提高修复体的支持力和稳固而获得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的满意疗效。

  • 标签: 老年人 铸造桩核 后牙 残根残冠 义齿 固定 局部
  • 简介:摘要对既往诊断冠心病通过脉造影检查正常从而排除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更加有效的选择脉造影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脉造影正常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非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对部分患者进行认真分析,提高有创脉造影检测的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高血压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烤瓷修复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于我院牙科门诊实施金属烤瓷修复治疗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0例,对其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急、慢性牙龈炎、牙龈缘及冠边变色咬合痛各6例,食物嵌塞4例;瘘管5例;崩瓷3例。结论严格遵循设计原则,执行设计标准,提高设计精度是减少患者进行金属烤瓷修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金属烤瓷冠 修复 并发症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脉造影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选择80例脉造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有40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循证组施行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并发症,循证组发生率为5%,常规组为17.5%,P<0.05;调查护理满意度,循证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脉造影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增加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脉造影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降低脉介入患者电子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6周内120份脉介入患者电子护理记录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护理记录的缺陷率进行调查和计算。成立品管圈小组,并根据调查所得结果设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对策,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管理前的电子护理记录缺陷率为78%,管理后为35.5%(P<0.05);应用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及责任感均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可降低脉介入患者电子护理记录的缺陷率,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维护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冠脉介入 电子护理记录 缺陷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转变,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增长,导致急性脉综合征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脉综合征是当今世界引人瞩目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患者的猝死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和介入方式治疗急性脉综合征,若治疗期间加以护理的干预,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恢复进程2。本研究主要分析近年来急性脉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进展,力求为临床治疗、护理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救措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造影术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并同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200例患者脉造影术后得出。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了解冠状动脉血管树的解剖,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提供心肌灌注和存活状况的信息

  • 标签: 冠脉造影 诊断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脉综合征急诊PCI救治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入院均直接行急诊PCI治疗,在治疗期间对12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率99.17%,术后2例出现室性早搏,2例出现低血压1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死亡。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治疗急性脉综合征效果明显,术后创伤小、痛苦少,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是PCI技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对于急性脉综合征患者应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存活率,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提高心脏功能。

  • 标签: 急诊PCI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前牙平龈折正畸牵引后烤瓷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且均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20例患牙,在其断端粘接舌侧扣,并在两侧各延伸2~3颗基牙,其上粘接方丝弓托槽。0.016镍钛圆丝穿入托槽槽沟,用0.2毫米结扎丝固定。舌侧扣与弓丝间用0.25毫米结扎丝轻力结扎牵引,每周复诊加力一次,持续一月。结果所有患牙断端均牵引高出龈缘2~3毫米,观察3个月,根周情况稳定后行桩冠修复。半年后复诊,无异常情况出现,患者满意。结论上前牙平龈折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效果良好,临床实践操作中可行。

  • 标签: 冠折 正畸 牵引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应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中的疗效特点、失败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择82例患者的137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部分病例辅以牙周手术或修复前正畸,使患牙备牙后龈上有适宜的牙本质肩领,选用合适的玻璃纤维桩、构建树脂核,设计制作烤瓷或全瓷修复牙体缺损。结果所有病例每半年内复查一次,平均随访期为2±0.3年,发现随访到的137颗患牙未发现牙根折裂,其中133颗全冠与桩核固位稳定,无主诉不适、牙周健康、患者对修复体美学效果与咀嚼功能均感满意。4例失败病例分别为全冠、纤维桩核松动脱落各1颗,有1颗纤维桩折断,1颗为继发龋。成功率为97.08%。结论纤维桩树脂核及烤瓷或全瓷全冠修复前牙残根残,不易造成根折,成功率较高,可以获得符合生理功能、满足美学要求的良好疗效。

  • 标签: 纤维桩 牙体缺损 桩核冠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脉综合征(ACS)不同脉病变范围和程度,依脉病变的支数即1支、2支、3支、4支不同分组的血清脑钠肽(BNP)和心肌钙蛋白T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ACS临床诊疗策略制定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入住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的ACS患者200例,ACS患者按脉造影的脉病变的支数即1支、2支、3支、4支分为四组,对比分析不同组别的BNP及cTnT水平差异及二者关系。结果按脉病变的支数分为4组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变与BNcTnP有相关性(r=0.159,p=0.024);但与T水平无相关性(r=0.056,p=0.432)。结论脉病变的支数的增加并不能同步反应ACS患者心脏标志物的变化,推测其在ACS临床诊疗策略制定及预后评估中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脑钠肽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肌钙蛋白T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套筒进行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数据来自本院2013年-2014年期间收治确诊为牙列缺损患者40例相关基线资料,所有患者在接受对应的牙周基础干预以及根管治疗措施后进行套筒修复,对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归纳此类患者套筒义齿在设计、制作以及临床效果等方面内容。结果患者在治疗后接受平均12个月的随访,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各阶段检测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等项目,提示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等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在修复方案制定中选择套筒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保障患者的正常咀嚼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套筒冠 牙列缺损 临床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盾叶心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合计80例,对患者作分组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氢氯吡格雷及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盾叶心宁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28/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盾叶心宁片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盾叶冠心宁 拜阿司匹林 氢氯吡格雷 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来我院救治的4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并对其进行血管内超声成像的评价。结果脉支架植入后有18例经IVUS评价为符合理想植入标准,与脉支架植入术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9例评价不理想患者行高压球囊再次扩张,最小管腔面积由首扩后的(7.4±1.5)mm2变为(9.3±1.4)mm2,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支架植入扩张后的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总截面积均明显增加,斑块面积、面积狭窄率显著降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最终29例患者均达到理想标准。结论血管内超声成像能够对脉支架置入术进行科学评价,并指导首次扩张后不理想的病例进行高压球囊再扩张,具有重大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管内超声成像 冠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动去冠器拆除烤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解放军118医院行烤瓷桥修复体拆除的病人随机分组,即用机动去冠器拆除修复体和手动去冠器拆除修复体两组,比较两治疗效果。结果机动组拆除桥体的成功率高于手动组,且机动组拆除烤瓷全冠颈缘的破坏率低于手动去冠器组。结论机动去冠器在拆除烤瓷桥及保护烤瓷桥颈缘方面优于手动去冠器,值得推广。

  • 标签: 机动去冠器 烤瓷全冠 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