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脑水肿及不同时间用药临床变化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按简单数字法分为A、B、C组,每组29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于发病后12h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C组于发病后5日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比较3组原发病灶缺血体积、水肿体积、功能缺损评分等改善情况。结果B组、C组原发病灶缺血体积、水肿体积、功能缺损评分等改善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C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早应用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脑血流、脑水肿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尼莫地平 局部脑血流 脑水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玻切手术治疗单纯玻璃体积血对患者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变化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视功能生存质量量表(AQoL-DVI),在玻切手术前与手术后随访6个月后对75例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AQoL-DVI评分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玻切手术后患者AQoL-DVI各项目评分均升高;影响手术后AQoL-DVI评分变化的因素主要为患眼视力改变、病程以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行玻切手术治疗单纯玻璃体积血的患者,术后视功能生活质量受患眼视力改变、病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此需注意相关护理。

  • 标签: 单纯玻璃体积 玻切手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实验组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7.30%较对照组78.38%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栓通注射液 症状改善 心电图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型肺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小儿全麻期间体温变化影响及处理,并探讨围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意义。方法选择ASAI-Ⅱ级小儿100例,随机分为非体温保护组(A组)和体温保护组(B组)。结果A组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P<0.05),在小儿全麻手术期间检测体温并采取保温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全麻 体温 变化 处理
  • 简介:摘要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治疗,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

  • 标签: 肿瘤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杜仲炮制后的化学变化,为其在临床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取30g杜仲成品,分别取10g采用清炒、烘烤、砂烫三种方法进行炮制,对比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结果与成品相比,清炒后木脂素类、环烯醚类、氨基酸有减少;烘烤后木质素质、环烯醚类减少;砂烫后木脂素类、环烯醚类、杜仲胶有减少。结论杜仲经炮制后化学成分主要以木脂素类、环烯醚类减少为主,在具体配伍时应考虑该变化

  • 标签: 杜仲 炮制 化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脑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记录患者脑电图的变化。结果5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脑电图正常10例,占20%,低幅波快活动15例,占30%,异常25例,占50%,其中轻度异常21例,中度异常3例,广泛异常1例。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出现脑电图异常,提示已有脑功能损害,应该尽早给予降血压、降血脂干预。

  • 标签: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的部位、性质及范围与其心电图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19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电图变化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后继发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和(或)心律失常。结论脑卒中心电图异常与卒中的部位、性质及范围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心电图的异常可随脑卒中病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心电图改变影响预后,应加强监护,并予以重视和积极治疗。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方法内容将包括一些药物成分在制剂、贮存以及应用过程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以及合理解决的办法。结论在药剂的应用和产生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成分配伍不当而造成严重的制品质量事故,因此有必要讨论药物及制剂要配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标签: 药物制剂 配伍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亚临床甲亢患者的骨代谢变化情况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亚临床甲亢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对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促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骨密度等实施检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骨代谢、骨密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男性患者的骨密度、血磷指标的Z值与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骨丢失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钙值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临床甲亢患者存在明显的骨密度降低、血钙值下降的情况。

  • 标签: 亚临床甲亢 骨代谢 变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于影响SLE发病的因素(紫外线、免疫功能)与气候的联系,进而探讨气候性因素在SLE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机制,讨论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研究SLE治疗的潜在意义,给SLE患者及从业人员一个理性的愿景。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气象因素 病情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对老年性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患者临床疗效及MCP-1、PTX3的水平变化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SH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俯卧位通气(PPV),连续7天。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PaO2、PaCO2、氧合指数(OI)、LAC、hs-CRP及PTX3、MCP-1水平的变化,以评价俯卧位通气治疗SHAP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PaCO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PaO2、OI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组LAC、hs-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PTX3、MCP-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对SHAP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值得ICU对SHAP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俯卧位机械通气 SHAP PTX3 MCP-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脂在妇女妊娠中的变化情况,判断妊娠期血脂是否异常。方法对孕产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去除肝、肾功能异常及患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孕妇,对其他结果正常的孕妇进行血脂四项结果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随着怀孕周期的增加,血脂测定含量逐渐增加,产后与妊娠期血脂水平比较有显著下降。结论妊娠期间血脂增高的原因可能与过量的饮食、运动量的减少、妊娠期间的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并非病理现象。

  • 标签: 血脂四项 妊娠期 生化指标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估高钾血症心电图变化及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高钾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电极法进行血清中钾含量的测定,患者血清中钾含量测定显示为高钾血症后,立即采用kenz110型心电图机对患者行心电图诊断。结果(1)92患者中有50例患者经心电图诊断患有高钾血症,其病因主要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血清中钾含量测定比较,符合率为54.35%;其余42例患者经心电图诊断无高钾血症,其病因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胃肠炎、以及恶性肿瘤;(2)92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血清中钾含量为5.5~7.0mmol/L。结论不同病因的高血钾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不同,心电图变化对临床诊断高钾血症有重要的价值,与血清中钾含量的测定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钾症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钾离子 高钾血症 诊断 心电图 病因 评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抑郁症患者4周的治疗对其PSG(睡眠多导图监测)前后变化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分别进行HAMD-17、PSQI评估并进行PSG监测,在治疗结束后做对照分析。结果治疗4周前后HAMD-17及PSQI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SG各项指征有明显好转。结论应用抗抑郁药物或合并其它药物治疗抑郁症在改善其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同时也在改善其睡眠障碍,体现为总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升、深睡眠比例增多等。

  • 标签: 抑郁症 PSG(睡眠多导图监测)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不仅对盆腔器官起支持作用,还是涉及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一个复杂功能体。与男性不同,女性盆底经历了许多生活有关的适应性改变及内分泌事件。这种改变的大多数临床表现在绝经后更为明显并贯穿女性的老年期。这篇文章总结了女性中年及之后盆底在病理生理及临床方面的主要改变,重点讲述其与排尿及排便障碍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盆底 老年 盆腔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便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医学生由于其本科五年的特殊性,是大学生中一个尤为特殊的群体,来自于社会各阶段的压力也就更为突出。正确认识医学上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后心电图变化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92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伤后早后期分别行心电图(ECG)监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损伤患者早期ECG改变162例占84.4%,ECG正常30例占15.6%,经治疗后ECG正常的患者病情全部好转,异常的162例中39例病情恶化致死亡,死亡者ECG有显著多项改变。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急性期极易产生脑心综合症,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可随脑疾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对脑外伤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ECG的异常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外伤早期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 标签: 急性脑外伤 心电图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