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交叉配血试验侧不相合的相关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78例交叉配血试验侧不相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导致患者出现交叉配血试验侧不相合的原因。结果导致交叉配血试验出现侧不相合的主要原因为自身免疫抗体、不规则抗体,分别占侧不相合原因的39.74%和33.33%,其他原因依次为污染原因、血型不合、其他原因以及冷抗体。结论导致出现交叉配血试验出现侧不相合的主要原因为自身抗体以及不规则抗体,主要以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主。

  • 标签: 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不相合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医“肾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补肾方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自拟接骨方以补肾益肝药物为主治疗创伤性骨科病;自拟抗骨质增生汤以滋阴补肾药物为主治疗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用龟鹿二仙胶合补髓丹以补肾填精药物为主治疗颈椎病。结果用药合理,效果明显。结论“肾骨”的理论在骨伤科领域中可以广泛运用。以补肾为主,通过辩证,合理配合其他疗法,疗效显著。

  • 标签: 肾主骨 补肾法 骨伤科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pH对两种方法检测胃内容物潜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使用精密pH试纸检测pH,显微镜检有无红细胞),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分为原始标本组(50例,应用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检测方法)和中和标本组(50例,应用0.1N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处理,将标本的PH调至7.0后用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结果中和标本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真阳性率显著高于原始标本组(P<0.05),中和标本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原始标本组(P<0.05)。结论中和PH联合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胃内容物潜血的真阳性检出率。

  • 标签: pH 两种方法 检测胃内容物 潜血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的正常范围。方法采用深圳迈瑞公司BC-53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我院健康体检的11862名正常男女静脉釆血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测定。结果男性PLT185.28±48.2,女性175.12±47.3。结论PLT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结果高于女性。

  • 标签: 血小板 计数 参考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高医用耗材院内流通、使用各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以RFID标签为信息载体,在物流和使用各环节进行信息的追加,完成对高耗材全程跟踪管理。结果在追溯时,用RFID阅读器找出相应高耗材的RFID标签即可获取该耗材生命周期的全部资料,该资料的真实性可与各种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如物资管理系统、HIS等,从而做到高耗材的精细化管理。结论基于RFID技术的医用高耗材全程追踪管理能够大大提升高耗材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 标签: RFID 高值耗材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依据JJG536-1998《旋光仪及旋光糖量计检定规程》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旋光仪的检定方法,通过对影响旋光度示误差主要分量重复测量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仪器的分辨力引起示误差分量,旋光仪零点,数字温度计示分量分析计算,评定了自动旋光仪示误差的不确定度。

  • 标签: 自动旋光仪 检定 示值误差 数学模型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66例危重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3例给予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作为观察组;另外33例患者不进行血清电解质检验危险,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6.06%。对照组死亡率为27.2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5;P<0.05)。结论对重症病人采用血清电解质来检验危急,能够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有效率,控制死亡率,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 电解质 危急值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为24h尿蛋白<30mg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为24h尿蛋白≥30mg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及血压、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高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诊断临界为138、78mmHg。结论收缩压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但该症需以高密度脂蛋白支持保护;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于140、80mmHg为宜,对其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降低有着控制作用,并能够延缓病情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 临界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液高PH对患者尿蛋白假阳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尿液高PH患者的晨尿,用醋酸调节至不同的低PH,并对不同PH尿液中蛋白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尿液高PH,影响尿蛋白的定性结果,但不影响尿蛋白定量结果,调整PH后,定性结果也会发生变化,调整前后尿蛋白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液高PH会影响尿蛋白的定性分析,但不影响定量分析。

  • 标签: 尿液 高PH值 尿蛋白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临床应用微型钛种植钉支抗技术压低过长磨牙时,使用不同的安全压入力时对于磨牙压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12例上颌磨牙伸长患者,应用微型钛种植钉支抗技术,在伸长磨牙的颊侧及腭侧牙槽骨各植入一枚微型钛种植钉,同时在伸长磨牙的颊侧牙面及颚侧牙面粘接舌侧扣,用牵引橡皮链连接同侧的舌侧扣和微种植钉,分两组分别使用100g,200g左右的安全牵引力压低磨牙。结果经过5~8个月治疗,100g组伸长的磨牙未得到明显压低,200g组伸长的磨牙得到有效压低,为修复对牙合牙列相关问题提供了空间,完成种植义齿或活动义齿的修复。结论使用200克力的牵引力在压入伸长磨牙时,可以更有效,更快速,更安全的完成压低过长磨牙的治疗。

  • 标签: 微种植钉 支抗 伸长磨牙 压低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检验危急判定标准进行判定,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判定方法进行检验危急判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率为45.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9.61%,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9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检验危急标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判定,能够为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检验危急值标准 制定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临床检验危急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和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自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临床危急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给予实验组PDCA循环法,其后比较两组临床危急患者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与以及干预实施时间。结果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较比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以及干预实施时间明显较短,且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临床检验危急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干预实施时间以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明显缩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危急值 PDCA循环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中值血细胞质控品开封后测定的稳定性。方法取一瓶中值血细胞质控品分装于3瓶同样清洁干燥的质控瓶中,贮存于2℃~8℃冰箱。每天取同一瓶分装的质控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测试。5天后再换一瓶分装的质控品测试,以此类推,测定14天。测定结果导入我科lis质控图中。质控品测定为WBC、RBC、HGB、PLT、HCT,该批中值血细胞质控品同时进行不分装连续使用14d的对照,利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程序对质控品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中值质控品分装后第1~14d的各项测定结果稳定在控。未分装连续使用的血细胞质控品,其血小板测定结果在第7d即超过2SD,提示警告,第8天即出现Westgard多规则质控程序中的22S(质控品连续2次超过2SD)PLT失控。结论中值血细胞质控品开封分装后使用可达到有效期14d,而开封后不分装只能使用7d。中值血细胞质控品开封后分装使用测定的稳定性更好。

  • 标签: 血细胞 中值质控品 测定值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包括梅毒性脑膜炎1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麻痹性痴呆4例。6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或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脑电图呈轻~重度异常;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脑膜血管梅毒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软脑膜增强等;麻痹性痴呆表现为脑萎缩、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MRI)分别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等;麻痹性痴呆MMSE和MoCA分值均低于正常值。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改善神经梅毒的预后。

  • 标签: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14年新招聘护士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新疆某三甲医院的49名轮转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护理学校与非专业护理学校完成学业的新护士在明尼苏达量表中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妄想、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社会内向等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专毕业新护士和本科新护士在明尼苏达人格测定量表中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新护士的疑病、抑郁、男女性化、社会内向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少数名族新护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专业学校毕业的新护士、受不同教育程度的新护士个性特征无差别;不同民族的护士个性特征明显不同,汉族新护士比少数新民族护士在身体不适、情绪、性格和心理上与生理性别一致,不太会表现出异性的气质,但也不过分显露所属性别的极端化倾向,个性平和自然,不别扭、在社交活动中虽不是活跃分子,但与人交往也比较容易,在人群中往往能够保留自己独立的空间。

  • 标签: 新护士 人格特征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当今医学发展的迅猛使癌症告别了过去的“不治之症”的称号,但是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以肺癌为研究对象,对肺癌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相信在影像的帮助下,对于肺癌的治疗会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肺癌 影像 CT表现 X线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贫血临床特征及分析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患风湿病伴发贫血病人52例临床资料。结果52病例占诊治风湿病人28%。就诊前病程均为1年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其中7例MCV>100fl,非巨幼细胞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组中5例是铁剂缺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中4例出现溶血变化。在治疗风湿病基础上,纠正贫血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免疫因素导致贫血,风湿性贫血是否有病态造血存在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风湿性疾病 贫血,慢性贫血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小儿重症哮喘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哮喘患者50例,对这50例小儿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对50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素药物,另外还有氨茶碱等相关药物,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的药物治疗,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主要包括明显有效的患者30例,一般有效的患者15例,病情好转患者5例,无效患者0例。结论在对小儿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正确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药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特别是多种药物合理化的联合治疗,其效果更佳,可以快速改善小儿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哮喘 临床特征 治疗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职业病的发病流行性特征,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某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登记的职业病报告病例资料,系统分析职业病种类、行业分布及其病例性别、工龄、从事企业规模等。结果职业病种类集中于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77.47%)、职业性化学中毒(12.87%)、职业性皮肤病(4.1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5%),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7%);分布行业前三名为国防施工类(48.97%)、化工行业(12.64%)、煤炭开采行业(6.90%);职业病病例男性占比87.13%,女性占比12.87%,工龄为4个月~42年,10年内病例占比71.03%;企业规模主要为中小型(54.25%),国有经济类病例占比46.44%。结论分析并总结不同职业病发病流行性特征能够指导职业病监管工作,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可靠参考资料,从而减少职业病发病可能。

  • 标签: 职业病 流行性特征 防治 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