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诊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分析总结2006年8月~2012年8月AAD患者63例急诊临床资料,根据症状、体征、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超声心动图(UCG)确立诊断,给予速效、短效药物控制血压、心率和镇痛、镇静、对症支持治疗,之后StandfordA型39例行外科急诊手术治疗,9例继续保守治疗,StandfordB型8例接受介入治疗,7例保守治疗。结果全部患者中男性62例(98.4%),女性1例(1.6%),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共61例(96.8%),疼痛累及胸部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59例(93.6%),双侧肢体动脉搏动不对称、血压差>20mmHg者54例(85.7%),全部患者通过CTA和UCG检查确诊,入院至确诊时间26±17.53min,A型48例(76.2%),B型15例(23.8%)。61例(96.8%)的患者平稳由急诊科转出,急诊科停留时间6.7±7.4h。A型外科急诊手术治疗者1月死亡率20.5%,保守治疗死亡率45.6%。B型患者1月死亡率为0%。结论对胸背痛伴有高血压且双侧肢体动脉搏动不对称的男性患者,应高度警惕AAD;CTA是诊断AAD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可以为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帮助;恰当的保守治疗可以降低AAD患者的急诊死亡风险;A型首选外科急诊手术治疗,B型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诊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主动脉夹层病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以此提高病症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患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因病制宜,根据不同程度的患者选择与其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不同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措施及其恢复效果的探索和研究,证明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患者恢复率,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有约20-24个核糖核苷酸且总数超过五千的小RNA,其在组织细胞内有很多重要的调节功能。每个miRNA能够有数个靶基因,被认为是细胞基因表达的微小管理者。MicroRNA能够编排与细胞表型转化及疾病进展相关的基因表达谱,可以通过刺激凋亡或阻止翻译来调控大多数蛋白编码基因,并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的重要进程,包括细胞的发育、增殖、凋亡、死亡、脂肪代谢和分化等。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MicroRNA对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影响,本文将着重讨论MicroRNA在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

  • 标签: MicroRNA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急诊诊断与误诊情况。方法对22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各异,多以剧烈的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部位与AD发生部位密切相关。根据各种临床表现,CT、MRI、UCG等辅助检查,使误诊率明显降低。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漏诊或误诊,早期的识别,及时的影像学检查是降低误诊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诊 诊断
  • 简介:摘要外科教学课堂提问针对专业特点,呈现专业特色实用满足实用性目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同时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并自己解决。提高创新思路,学习起来轻松,达到教学目的。

  • 标签: 提问 主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6例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开放手术及腔内修复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全组16例,术前均经CTA证实为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急诊行开放手术6例,腔内修复10例。结果开放手术组一例死于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33%(2/6),1例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经对症治疗好转。腔内修复组均手术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1例术后出现右下肢缺血,1例出现移植物综合症,随访11例,1例开放手术患者二年后出现人工血管阻塞,1例腔内修复患者术后三年出现内漏。结论及时准确地进行外科手术是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腔内修复创伤小,近期生存率高,成为目前提高破裂腹主动脉瘤救治成功率的研究应用方向和趋势。

  • 标签: 破裂腹主动脉瘤 开放手术 血管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多样,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死率极高,65%~70%在急性期死于心包填塞、心律失常等。高峰年龄50~70岁,男女之比21~31。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必要。该例患者年龄40岁,症状不典型,仅胸闷气短,双下肢无力,无胸痛。120出诊医师从出诊首次医疗接触到确诊入院用时49分钟。对于地处西北边陲,目前成立急性胸痛中心的重要节点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 标签: 无痛性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实施的32例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对该类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在熟练手术操作基础上,配合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住院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脑卒中、脑栓塞、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功能障碍、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实施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手术必须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同时配合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才能充分显示出胸骨上段小切口手术的优势。

  • 标签: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主动脉瓣置换 微创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急救处理方法,提高对该病症的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根据临床表现患者中40例首发症状是胸、背、腹等突然出现剧烈疼痛,5例患者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等心功能不全表现,3例呈心源性休克,8例患者头疼、眩晕,3例患者疼痛症状不典型。结论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

  • 标签: 急性 主动脉夹层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本文通过对在重症医学科实习的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实习护士不能主动参与交接班的问题原因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实习护士能明确交接班的意义,以期提高自身参与交接班的主动性。

  • 标签: 实习护士 交接班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在血压和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能够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减少,使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主动脉夹层患者 急诊护理 方法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2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产生的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况变化等。结果2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经腔内隔绝术治疗,均成功的植入移植物,在术后有2例发热,2例肺部感染,1例动脉栓塞,经及时处理,均康复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5.92±2.54)天;随访观察患者的动脉瘤情况均有效改善;术后腹主动脉瘤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结果优于术前,对比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况有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抗凝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术后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狭窄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5例主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主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取决于狭窄的程度。结论主动脉狭窄用超声心动图来诊断是最为方便的方法。

  • 标签: 主动脉狭窄 超声表现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国内外腹主动脉瘤及其腔内修复术的特点和经验,详细介绍了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支架植入物的选择及其操作过程,并从导入动脉损伤等4个方面讨论该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近期和中期分类分析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最后,笔者建议该新技术还需在操作技术和器械改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支架 腔内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有效、易行、成本低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取幼鼠胸主动脉,分别用酶消化法、机械刮取法、组织块贴壁法、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消化、传代,观察细胞形态,VIII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确定建立动脉内皮细胞体外细胞模型的最有效、易行的培养技术。结果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细胞纯度和细胞活力都远较酶消化法、机械刮取法、组织块贴壁法高。结论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可获取数量多、纯度高、活性好的细胞,是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最有效、易行的培养技术。

  • 标签: 大鼠 主动脉 内皮细胞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个批次的某中药注射液进行免疫毒性试验,以判断某中药注射液的主动全身致敏情况。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给豚鼠腹腔注射某中药注射液7.72ml·kg-1致敏,最后一次致敏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取各组半数豚鼠静脉注射相应受试药物予以激发,受试药物的激发量是致敏量的2倍,激发后详细观察记录每只动物的过敏情况。结果给予某中药三个批次药物的豚鼠均未出现明显过敏反应。结论此三个批次的某中药注射液无潜在致敏性。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主动全身致敏 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方法对临床收治的1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多普勒超声诊断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三尖瓣前叶腱索断裂12例,后叶腱索断裂3例;所有患者均为三尖瓣大量反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直接显示舒张期起源于主动脉瓣环的红色为主的返流束,并延伸入左室流出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左室流出道内测及起自主动脉瓣的舒张期返流束。脉冲或连续多普勒可见正向的返流频谱曲线。

  • 标签: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超声诊断 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