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孔神经阻滞联合腰麻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方法: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40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观察组采用孔神经阻滞联合腰麻,对照组实施腰麻,两组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指标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孔神经阻滞联合腰麻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采用腰麻的对照组(P﹤0.05);可以从数据中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电切时间和出血量明显要少于对照组患者的电切时间和出血量,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孔神经阻滞联合腰麻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采用腰麻的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孔神经阻滞联合腰麻中能够帮助患者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减少疼痛,尽早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闭孔神经阻滞 联合腰麻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急性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增加心理护理内容,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急性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角型青光眼患者而言,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改善视野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利于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刮痂器具在血液透析钝穿刺中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2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就诊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两年间。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8例。随后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小组的划分,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穿刺之前应用无菌镊去痂,观察组患者在穿刺之前使用专用刮痂器去痂。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去痂器穿刺点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在去痂时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穿刺点去痂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在透析中穿刺点出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结论:通过使用专业的刮痂器,能够完全去痂,减少患者出现血管穿刺并发症状,提升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在小儿留置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0 月所收治的应用留置的 9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各 45 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的比例及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 1 )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 88.89%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 93.3%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 7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留置的过程中,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确保患儿的舒适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强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值得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小儿留置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门诊小儿留置输液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 2018 年 3-12 月我院门诊的留置患儿 50 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依据为双盲法,各为 25 例患儿,分别给予的是常规输液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比 2 组护理疗效上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对留置时间、常见并发症及预防、肢体活动限度等留置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门诊小儿留置输液护理质量和相关知识的认知,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小儿留置针 门诊 输液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刀神经触激术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提高疗效,降低费用。方法:对180例门诊患者采用刀神经触激术治疗前后对比的方法。结果:疗效确切,近期和远期均取得满意效果,并杜绝了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情况。结论:刀神经触激术属于中国中医原创治疗技术,安全、高效、费用低廉,勿需昂贵的设施设备,值得临床医生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小儿留置静脉输液操作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 136 小儿留置静脉输液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68 )常规护理,研究组( n=68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家属对于小儿留置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静脉输液患儿护理中有着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提升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刺穿成功率,减轻患儿生理痛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入的1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60例与参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细穿刺技术,参照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误诊率、漏诊率。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分别为为3.33%、1.67%,参照组患者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为16.67%、10.00%,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细穿刺技术进行诊断,误诊率与漏诊率明显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细针穿刺 乳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老年病人静脉留置穿刺送管方法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参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53例患者。对照组所用的为常规穿刺送管方式,研究组所用的为改进穿刺送管方式,进行两组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满意度高,静脉炎发生率低,两组别间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改进静脉留置穿刺送管方式有利于显著提高老年病人的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值得全面性推广于临床。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穿刺送管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揿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 30例、揿 +电针组 30例,连续治疗 2个疗程,每个疗程 5次。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疼痛 VAS及 WOMAC评分。结果 治疗 2个疗程后, 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 VAS评分和 WOMAC疼痛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 (P< 0.05),且揿加电针组治疗后的 VAS和 WOMAC疼痛项评分远远低于电针组 (P< 0.05)。治疗 2个疗程后 ,两组患者的 WOMAC僵直项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但两组之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 WOMAC功能项评分与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两组均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且揿加电针组优于电针组。两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均能改善膝关节僵直,但两组疗效相似。对膝关节功能改善方面,两组均无明显效果。

  • 标签: 揿针,电针,膝骨关节炎 WOMA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炎症后色素治理中予以纳米微治疗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根据入院时间收集炎症后色素疾病患者5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奇偶排列方式,将其中25例设立为实验组,剩余均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原有治疗方式基础上予以纳米微治疗,对比两组各个维度评分,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干预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距,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纳米微针 炎症后色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时段内收治的静脉留置新生儿共140例,以抽签法纳入A组和B组,各70例。A组使用常规护理,B组使用预见性护理,比较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71%,B组为95.71%,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B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72%,A组为17.1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留置新生儿,预见性护理行为可在有效把控护理潜在风险事件的同时,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降低或预防不良事件,可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新生儿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 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避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12月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普通型留置, 2019年 1-11月急诊抢救室患者使用安全型留置,观察 2组针刺伤发生率。结果 安全型留置与普通型留置相比较,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能有效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使用安全型留置能防止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有了保障。

  • 标签: [ ] 安全型留置针 针刺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交叉克氏及微型空心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54例末节指骨骨折患者为对象,依据治疗差异分组,甲组的27例实施交叉克氏治疗,乙组的27例实施微型空心螺钉治疗,治疗之后对结果对比。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案例的围手术期指标,乙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甲组,透析次数少于甲组,乙组的优势明显。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治疗概况,以治疗优良几率作为评价指标,乙组的优良几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2.5%和74.1%,。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并发症情况,乙组的并发症例数2例,甲组是5例,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分别是7.4%和18.5%。结论:针对末节指骨骨折的患者实施微型空心螺钉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交叉克氏治疗效果可行性高,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交叉克氏针 微型空心螺钉 末节指骨骨折
  • 简介:【摘要】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者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聚氯乙烯 (PVC) 是一种多组分的塑料,具有一定的硬度,用它制作医疗器械时,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塑化剂来增加其柔韧性,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巳酯 (DEHP) 是最常用的塑化剂。

  • 标签: BD“ 睿玛”留置针,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中风后言语不利患者采用化痰通络方与温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8年7月-2020年3月的中风后言语不利患者68例并随机设计成两组,A组(n=34)接受常规基础治疗,B组(n=34)基于A组条件给予化痰通络方配合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施治情况。结果:B组施治后的总有效率较A组提升更明显,舌质僵硬、口角歪斜等证候积分较A组减分更显著,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后言语不利患者使用化痰通络方以及温疗法治疗,疗效较好,并可显著改善言语不利证候症状,值得推荐。

  • 标签: 中风 言语不利 化痰通络方 温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火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共计8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火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火疗法治疗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开展火疗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中风 偏瘫 早期康复治疗 火针治疗 痉挛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境外静脉留置在重症儿童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儿童监护室收治的 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该部分患儿均采用 Y型密闭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对其采用规范化置管、针对性护理。观察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重症儿童颈外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为 95%,穿刺置管留置时间介于 4~7天之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结论:针对重症儿童监护室运用规范化颈外静脉留置流程与针对性留置护理,可以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

  • 标签: 颈外静脉留置针 重症儿童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水肿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的价值。方法:纳入时间为 2017年 12月到 2018年 12月,纳入 32例来我院就诊的严重水肿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分析穿刺成功率。结果: 32例严重水肿患者中, 1次穿刺成功的患者有 30例,其占比例为 93.75%( 30/32); 2次及 2次以上穿刺成功的患者有 2例,其占比例为 6.25%( 2/32);穿刺完成的平均时间为( 6.31±0.21) min。输液中出现轻度液体渗漏的患者有 1例,其占比例为 3.13%( 1/32);将穿刺针拔出后,并采取针对性处理,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严重水肿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可将严重水肿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予以提升,将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严重水肿 超声引导 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