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武威农村妇女宫颈癌早诊早治后生活质量提高的分析。方法 纳入时间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100例受检测女性进行诊断,通过对所有受检测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患者实施早诊断、早治疗方针,分析病症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并探究早实施早诊早治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肉眼筛查法(VIA、VILI)显示阳性患者13例,阴道镜阳性检测显示阳性患者12例,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I阶段患者5例,II阶段2例,III阶段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总人数为9例;在接受治疗后,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通过对武威农村妇女宫颈癌早诊早治,可保证良好的病症确诊率,同时早期治疗可提高病症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早诊早治 诊断检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平2010-2020年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方法:对2010-2020年南平农村妇女实施免费的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对筛查进行分析。结果:2010-2020年共对304092例妇女进行检查,检出癌前病变1190例,检出率为0.39%;确诊宫颈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牡丹江2016-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预防策略。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当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相关病例资料,以发病日期为依据,分析其地区、年龄与性别等资料,探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从其流行病学特征来看,在地区分布方面存在不平衡情况,林口县、宁安与东宁发病率最高;在时间分布中表现出明显季节高峰,发病曲线呈典型双峰型,分别为每年5-7月与10-11月;人群分布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集中在50岁组中,以农民为主。结论 从牡丹江2016-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来看,表现出明显的流行病学规律,通过结合其实际情况,开展积极健康教育、疫苗接种以及优化生活环境等,可以实现发病率的有效控制。

  • 标签: 牡丹江市 肾综合征出血热 监测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深圳宝安区0~3月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早期筛查及干预对策,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机获取研究样本,对 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我院生长发育科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 826例0~3月龄健康婴儿做 DDH 的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4例(24.7%)婴儿存在 DDH 阳性体征,其中男婴 73例,所占比例为 35.78%,女婴 131例,所占比例为 64.22%。337例男婴 DDH 阳性体征率为 21.66%,489例女婴DDH 阳性体征率为 26.79%。在73例阳性体征男婴中,DDH 例数为 2 例,异常率为 2.74%,其中1例为髋关节不稳定,1 例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在131例阳性体征女婴中,DDH 例数为 14 例,异常率为 10.69%,其中 8 例为髋关节不稳定,5例为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为髋关节半脱位,两组均未检出髋关节全脱位病例。女婴的 DDH 检出率高于男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发育科医生在健康检查时进行 DDH 早期筛查是可行的,能够提高 DDH 检出率,为患儿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婴儿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益阳A县B镇C村2016年-2021年4月12日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学校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结果 C村2016年-2021年4月共发现24例肺结核病例,部分肺结核患者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结论 本起疫情判定为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与患者无防护性频繁接触是导致本起疫情的主要原因,做好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期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止农村肺结核疫情扩散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农村 肺结核 聚集性疫情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及肾功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医护一体化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及肾功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医护一体化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阿克苏某三甲医院孕产妇对产检服务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孕产妇对产检服务认知的相关因素,为规范产检及为其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7月在阿克苏市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进入的166名孕产妇纳入调查对象,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名孕产妇对全身检查服务知晓率为64.4%,对妇科检查服务知晓率为76.5%,对传染病及遗传病检查服务知晓率为47.6%。孕产妇对产检服务认知影响因素有孕产妇和配偶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健康状况等。结论:阿克苏地区孕产妇对产检服务知晓率不高,需医院、政府、社区等多部门协调,加大产检服务宣教,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提高孕产妇对产检服务认知。

  • 标签: 孕产妇 产检服务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晋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流行特征,总结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晋江HFRS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2年福建省晋江共报告HFRS病例268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19/10万,各年份发病率在0.58/10万~2.07/10万之间。发病高峰为3-5月。发病率位前5位的镇/街道分别是深沪镇(0.30/10万)、龙湖镇(0.30/10万)、罗山街道(0.23/10万)、新塘街道(0.20/10万)、永和镇(0.18/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95∶1。发病年龄介于7~84岁;以30~59岁为主(67.54%),职业以农民(27.99%)、家务及待业(26.12%)为主。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平均为6.6天,病例报告以地市级以上医院为主(54.10%)。【结论】晋江HFRS病例有明显年龄、职业、地域特点,近几年发病水平有下降趋势,建议继续坚持综合控制措施,特别是强化医务人员培训、鼓励早发现早诊断,加强鼠类宿主动物监测,推广快速检测试剂应用等,实现对HFRS的有效控制。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我们预想中职医学生对性的认识应该比同龄人要更加准确和到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婚前性行为、意外怀孕等事件屡屡出现。本研究以绵阳两所学校的中职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了解中职医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和性行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中职医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水平,促进积极性态度的养成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中职医学生 性健康知识 性行为
  • 简介:摘要 :天灸结合中药治疗 AR 肺⽓虚寒型的临床研究。⽅法:将纳⼊的 33 例肺⽓虚寒型过敏性⿐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天灸+中药组。观察患者在⼊组当天、治疗第 14 天、治疗第 28 天以及治疗结束后 3 个⽉(随访期)的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天灸+中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于中药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位贴敷结合中药在肺⽓虚寒型过敏性⿐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关键词 过敏性⿐炎;⽳位贴敷;中药;临床研究 过敏性⿐炎⼜称变应性⿐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激发、由IgE 介导、多种免疫性细胞及细胞因⼦参与的⿐粘膜Ⅰ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依据患者发病情况、病程和对患者⽣活的影响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临床表现为 ⿐痒、喷嚏、⿐塞、流涕等症,伴或不伴有眼痒、结膜充⾎等眼部症状,并可进 ⼀步诱发⽀⽓管哮喘、⿐窦炎、⿐息⾁等,对患者的⽣活造成极⼤困扰。本研究采⽤天灸+中药对照单纯中药治疗过敏性⿐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法 ⼀般资料 选择 2020 年 4 ⽉-2020 年 7 ⽉浙江中医药⼤学附属第三医院⻔诊的 33 例(共纳⼊ 40 例患者,过程中脱落 7 例)过敏性⿐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盲抽法分为中药组 16 例,其中男 9 例,⼥ 7 例,年龄 27~68 岁,平均(47.31±16.15)岁,病程 2~37 ⽉,平均(18.75±12.62)⽉;天灸+中药组 17 例,其中男 8 例,⼥ 9 例, 年龄 20~69 岁,平均(48.35±13.05)岁,病程 2~30 ⽉,平均(13.18±8.4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性。 诊断及辨证标准 ⻄医诊断标准参照 2015 年中华⽿⿐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中华⽿⿐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共同制定的“变应性⿐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医⽿⿐咽喉科常⻅病诊疗指南》(2011 年版)[2]中有关⿐鼽的诊断及肺⽓虚寒型辨证标准。 纳⼊与排除标准 纳⼊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年龄在 18~70 岁之间,不限性别;(3) 急性发病未服⽤任何药物及接受其他治疗者,慢性发病半个⽉内未接受中⻄医治疗者;(4)⾃愿加⼊试验并接受相关治疗、问询及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者; 排除标准 (1)伴有⾼热、急性呼吸道炎症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2)严重⿐甲肥⼤、⿐息⾁或⿐中隔偏屈必须进⾏⼿术治疗者;(3)合并严重⼼⾎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疾病者;(4)伴有恶性肿瘤、免疫缺损、精神失常者; 1.3.2 脱落标准 (1)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肤破溃或过敏、⼝服中药严重胃肠反应者(不计⼊疗效统计);(2)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疾病影响治疗者;(3) 治疗期间接受其他过敏性⿐炎治疗⽅式影响试验疗效者; 治疗⽅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