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本实验从巴豆油致鼠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致痛法等实验,对牛黄上清胶囊与丸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剂型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抗渗出、通便等作用;对吸附伤寒菌苗引起的发热也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两剂型的药效作用相当。

  • 标签: 牛黄上清胶囊 牛黄上清丸 抗炎镇痛 解热 通便
  • 简介:目的:研究黄芩苷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对大鼠小肠二糖酶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小肠刷状缘膜匀浆分析黄芩苷对二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测定黄芩苷对正常小鼠蔗糖负荷糖耐量的影响;观察腹腔注射65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用黄芩苷100和200mg.kg^-1治疗4周后,蔗糖负荷糖耐量,实验结束后,分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蔗糖酶的活力。结果:黄芩苷对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麦芽糖酶活性无抑制作用:正常小鼠灌胃给予黄芩苷后,显著降低蔗糖引起的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大鼠灌胃给予黄芩苷周后,黄芩苷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减缓糖尿病大鼠体重降低的趋势,同时黄芩苷显著降低糖尿病导致的蔗糖酶活力增强。结论:黄芩苷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小肠蔗糖酶的活性。

  • 标签: 黄芩苷 糖尿病 蔗糖酶 肠道 二糖酶
  • 简介:麻仁滋脾丸对小鼠有一定通便作用,可增加鼠粪水分含量,并有一定促进大鼠大肠推进运动作用。济川煎化裁方益寿通则有强的通便效果,其通便机理可能与增加鼠粪水分含量,促进小肠和大肠推进运动有关。

  • 标签: 麻仁滋脾丸 益寿通 实验 药理学 通便作用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XNJI)的促记忆作用及与脑内胆碱系统的关系.方法:正常小鼠空间辨别学习能力的测试采用Y迷宫法;比色法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XNJI对正常小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可抑制脑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论:XNJI中存在抗肿碱酯酶的成分,但其作用可能受到其他组分的干扰.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乙酰胆碱酯酶 电迷宫法 学习记忆 小鼠 中药制剂
  • 简介:采用平皿抗菌实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大鼠踝关节肿胀实验及大鼠背部皮肤肿胀实验研究了抗鼻窦炎方的抗菌、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一定抗菌、抗炎作用.

  • 标签: 抗鼻窦炎方 中药制剂 抗炎 抗菌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对吴茱萸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吴茱萸提取物经透析袋(100D)处理后,对吴茱萸透析液(ED,〉100D)进行了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结果:ED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脑血流,并能够诱导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且均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在苯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基础上ED能够引起进一步的收缩反应。250mg·L-1ED的血管收缩活性,其诱导血管收缩的程度是50mmol·L-1KCl最大收缩的113%,是10μmol·L-1苯肾上腺素的78%,为20mmol·L-1咖啡因的183%。细胞表面α受体的拮抗剂酚妥拉明,能够明显抑制吴茱萸收缩血管活性,而β,M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阿托品和氯沙坦均未对ED的收缩血管活性带来影响。去除细胞外的钙离子或者使用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卡地平可以显著地抑制ED的缩血管作用,而钙离子通道开放剂BAY-K8644和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ED收缩血管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利用选择性受体抑制剂对ED可能的信号通路研究显示,使用肌球蛋白激酶(MLCK)抑制剂、RhoA抑制剂和三磷酸肌醇(IP3)受体抑制剂均可以抑制ED的活性,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对吴茱萸的活性则无影响。结论:ED能够引发钙依赖性和非钙依赖性血管收缩,其中机制包括细胞外钙内流,α受体、ROK和IP3受体信号通路以及MLCK的激活等。吴茱萸的收缩血管作用不仅包括细胞膜钙通道的调节机制也包括对细胞内钙的调节。

  • 标签: 吴茱萸 透析 血管收缩
  • 简介:本文报告以SRBC对小鼠进行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观察了淫羊藿多糖(5~40mg/kg/d×5d.ip)对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初次免疫后和免疫攻击后循环溶血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淫羊藿多糖可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同时还可增加“免疫记忆”功能。

  • 标签: 淫羊藿多糖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抗体
  • 简介:目的:天参胶囊对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模型脑缺血及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模型,探讨天参胶囊对脑缺血大鼠脑含水量、丙二醛(MDA)、钙离子(ca^2+)的影响。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脑缺血3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缺陷评分;氯化四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率和脑含水量;眼眶静脉取血并离心,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脑组织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天参胶囊高剂量组(720m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模型的脑含水量(P〈0.05)、降低MDA水平、Ca^2+水平;天参胶囊各剂量组(180mg/kg,360mg/kg,720mg/kg)均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提高SOD活性。天参胶囊中、高剂量组(360,720mg/kg)能明显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天参胶囊高剂量组(720mg/kg)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LDH活性,但天参胶囊各剂量(180mg/kg,360mg/kg,720rag/kg)对脑组织中SOD、GSH、NO水平及脑梗死率、脑含水量无显著作用。结论:天参胶囊高剂量组(720mg/kg)对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模型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损害及降低细胞内钙超载有关。天参胶囊高剂量组(720mg/k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LDH活力有关。

  • 标签: 天参胶囊 脑缺血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钙离子
  • 简介:目的:探究黄精多糖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黄精多糖1000、500、250mg/kg组,后面4组采用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0mg/kg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黄精多糖分别以1000、500、250mg/kg灌胃12周,检测血糖、血肌酐及尿素氮;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考马斯亮兰检测大鼠24小时蛋白尿;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型胶原(Col-I)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增加,肾脏组织中TGF-β1、ET-1、Col-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糖尿病组比较,黄精多糖1000、500、250mg/kg组血糖及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ET-1、Col-I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糖、抑制纤维化因子有关。

  • 标签: 黄精多糖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素-1 型胶原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红花总黄酮与黄芪总皂苷配伍,观察红芪复方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心输出量(CO)、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t/dp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t/dpmax)、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红芪组明显降低TPVR的增加幅度;除黄芪组其余各组能明显减小CO的下降幅度。各给药组有降低LVEDP,降低+dp/dtmax下降幅度;红芪组增加-dp/dtmax,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红芪组作用尤为明显。与单味药相比,红芪复方组有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降低TPVR增加幅度,降低LVEDP,降低±dp/dt-max下降幅度。结论:红芪复方组降低前后负荷,提高心肌做功效率,改善心肌舒缩,维持心脏功能,最终达到心肌保护的作用。红芪复方组较单味药组有更好的心肌保护和维持心功能的作用

  • 标签: 红芪复方 黄芪总皂苷 红花黄色素 心肌缺血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对化痰止咳平喘药药理作用中的镇咳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方法:查阅、归纳、整理2010年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化痰止咳平喘药镇咳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药物药理作用的评价原则和中药镇咳作用的评定标准,对《中药药理学》教材中具有镇咳作用的化痰止咳平喘药进行文献再评价,以明确其镇咳作用。结果:半夏、桑白皮、浙贝母、枇杷叶、桔梗镇咳作用确切,款冬花、白芥子、川贝母、紫菀、瓜蒌、海藻、葶苈子、马兜铃、昆布、苦杏仁实验依据不足,白果、百部无实验支持,天南星、白前、苏子、前胡未见相关研究文献。

  • 标签: 化痰止咳平喘药 镇咳作用 文献再评价
  • 简介:目的:独一味注射液的抗炎作用的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通过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独一味注射液的抗炎作用;采用中性红吞噬试验研究独一味注射液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影响,并采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独一味注射液对小鼠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的白介素-1含量的影响。结果:独一味注射液在0.225和0.45g.kg^-1剂量下能显著的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在0.45,0.9和1.8g.kg。剂量下能显著的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独一味注射液显著的增强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且抑制了脂多糖诱导的白介素-1的分泌。结论:独一味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抑制白介素-1的分泌有关。

  • 标签: 独一味注射液 抗炎 巨噬细胞 白介素-1
  • 简介:目的:研究心宁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垂体后叶素、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药物对心电图、心肌酶及栓死程度的影响。结果:心宁胶囊(420、210、105mg/kg)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电图急性缺血性改变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在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大鼠,可对抗T波升高,显著抑制心肌组织中CPK和LDH的释放;在结扎冠脉的心肌梗死大鼠,明显抑制血清CPK和LDH,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结论:心宁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宁胶囊 垂体后叶素 丙肾上腺素 抗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成骨髓造血机能损伤,观察升白片对该模型动物的保护性治疗作用。结果:升白片使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小鼠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加,而粒细胞百分率降低。结论: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 标签: 升白片 小鼠 骨髓造血机能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独活寄生汤的抗炎、镇痛药效.方法:用Freund`s佐剂、醋酸扭体与热板法模型进行抗炎、镇痛作用评价.结果:独活寄生汤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传统煎剂的药效明显优于原川标合剂制备方法与部标合剂制备方法,尤以后者作用为弱.结论:原川标工艺较合理,现部标工艺制法值得商榷.

  • 标签: 制剂工艺 独活寄生汤 中医药疗法 川标合剂 部标合剂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八味痛风康微丸的抗痛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盐结晶(MSU)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次黄嘌呤所致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八味痛风康微丸的抗痛风作用,并通过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和甲醛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八味痛风康微丸16.4g/kg以上剂量可明显抑制尿酸盐结晶(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并能降低次黄嘌呤所致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能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并能够降低甲醛致小鼠镇痛实验中足中PGE2含量;八味痛风康微丸也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抑制角叉菜胶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八味痛风康微丸具有抗痛风、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PGE2水平有关。

  • 标签: 八味痛风康微丸 痛风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 抗炎 镇痛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党参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无水乙醇给大鼠灌胃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羟胺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组织中丙二醛(MDA)的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胃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比色法测定大鼠胃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大鼠胃组织匀浆中总蛋白的浓度;采用Guth法测定胃溃疡指数;Lacy法进行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分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党参甲醇提取物12g/kg能明显降低胃黏膜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达59.8%,并且能够提高SOD活性,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党参无水乙醇提取物8g/kg和4g/kg能明显降低胃黏膜溃疡指数,提高SOD活性,降低组织中MDA含量。结论:党参提取物对乙醇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党参 胃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