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临床效果,分析并研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最优方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头皮静脉穿刺患儿620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就沿静脉平行入针穿刺组(对照组,n=310)与抬高针头下压针柄穿刺组(观察组,n=310)对穿刺成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至20°方位进针、抬高针头下压针柄入针穿刺能够提高一次性穿刺回血率与穿刺成功率。不仅减轻了患儿痛苦还降低了患儿家属心理压力,对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头皮静脉穿刺 平行穿刺 抬高针头下压针柄穿刺 穿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四逆散传统饮片汤剂和代颗粒汤剂作用于肝损伤小鼠的药效学研究。方法选择SPF级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分为3组。对每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粉刺杆菌20mg/kg生理盐水溶液,每日注射1次,连续给予3天。B组在注射粉刺杆菌的同时每日给予600mg/g四逆散传统饮片汤剂,治疗3天。C组在注射粉刺杆菌的同时每日给予600mg/g四逆散配方颗粒汤剂,治疗3天。对比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结果A组、B组、C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B组、C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A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高于B组、C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四逆散传统饮片汤剂和代颗粒汤剂对粉刺杆菌造成的肝脏损伤小鼠模型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四逆散 饮片汤剂 代颗粒汤剂 肝损伤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连续与间歇注射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耐药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前者给予阿奇霉素连续给药治疗,后者给予间歇注射给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耐药性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研究组有高达92.00%的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耐药性上,对照组耐药率高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连续治疗支原体肺炎,间歇注射给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在耐药性上,连续给药易产生耐药性,为此,在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采用阿奇霉素间歇注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阿奇霉素 连续 间歇 支原体肺炎
  • 简介:目的了解采样器采样和人帐诱法采样两种采样方法对蚊虫的捕获效果。方法在蚊虫高发季节,使用一类两种新型机动高效吸血昆虫采样器(简称'大采样器'和'小采样器'),于宜兴太华农村稻田区域连续4日19:00-次日7:00时段每小时自动采集蚊虫,以了解采样器分时段采集蚊虫的效果;同期19:00-20:00蚊虫晚高峰时段,距离采样器50m类似生境处,同时进行人帐诱,以评价两种采样方法对蚊虫捕获效果的优劣。结果连续4日夜间12h大、小采样器的捕蚊总量无差异(t=-0.14,P=0.8919);大、小采样器均能有效获得夜间12h的蚊虫活动大高峰、小高峰、低谷时段分别在19:00-20:00、04:00-05:00或05:00-06:00、02:00-03:00或03:00-04:00;捕获蚊种有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二带喙库蚊、中华按蚊、雷氏按蚊、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等7种,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其构成比分别为78.69%和81.59%。连续4日19:00-20:00时段,大、小采样器的捕蚊总量无差异(t=0.09,P=0.9349);三带喙库蚊为大、小采样器捕获的优势种,其构成比分别为88.17%和90.25%;大、小采样器对应人帐诱捕获的蚊虫中,三带喙库蚊的构成比分别为62.67%和42.55%,骚扰阿蚊的构成比分别为32.67%和54.24%,大、小采样器与对应帐诱对骚扰阿蚊的捕获效果均有差异。连续4日19:00-20:00时段,采样器和对应帐诱捕获蚊虫中,去除骚扰阿蚊后,三带喙库蚊的构成比均在90%以上,大采样器的捕蚊效果优于对应帐诱,小采样器与对应帐诱的捕蚊效果无差异。结论这类新型机动高效吸血昆虫采样器的大、小两种采样器样机均能有效实施对稻区蚊虫的分时段自动采样及获得蚊虫的活动节律,且蚊虫活动高峰时段的采样效果不差于对应人帐诱,可作为野外库蚊、按蚊等类群采样的推荐器械。

  • 标签: 蚊虫采样方法 机动高效吸血昆虫采集器 人帐诱法 现场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临床细菌检验各项目的正确性。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集的微生物实验室标本2000例,对各类标本项目的合格率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本次收集的微生物实验室标本2000例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标本合格率都较高,其中尿液标本合格率最高,合格数量达到了396例,合格率为99.00%。痰液标本合格率最低,合格数量达到了730例,合格率为91.25%。结论对收集的实验室标本进行有效的处理、菌类分离和培养,进一步对其进行过程控制,能够保证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比较 临床细菌检验 项目 正确性
  • 简介:目的通过三种人工地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比较,探索最佳气道湿化的方法。方法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间断滴注气道湿化法三种途径,对患者刺激性干咳、吸痰过程中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及患者痰液黏稠度进行比较。结果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气道湿化方法。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持续氧气雾化 持续滴注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切除结合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55例复发性瘢痕疙瘩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55处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术后24h内行放疗,连续5天;对照组20例31处瘢痕疙瘩(手术+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后24h内行放疗,连续5天。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45%、77.4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术中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早期放疗是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手术切除 瘢痕疙瘩 放疗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拔针后使用两种不同的按压方法的比较,从而选择最佳的按压方法。方法将60名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每组各30名,Ⅰ组采用伸肘棉签直压法,Ⅱ组采用屈肘棉签横压法,观察局部按压后是否出现出血、淤血或血肿,并进行统计。结果Ⅰ组发生局部出血、淤血和血肿情况的有4例,发生率为0.13%;Ⅱ组发生局部出血、淤血和血肿情况的有9例,发生率为0.3%,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伸肘棉签直压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淤血和血肿的发生,不仅减轻了献血者的痛苦,而且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发展,是拔针后最佳的按压方法。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按压 方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0月~2014年6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PFN组和DHS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PFN组优28例、良28例、中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DHS组优25例、良18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89.58%。PFN组优良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FN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牢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其具有生物学固定、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骨折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 标签: PFN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传统的魏氏法和倾斜管法两种方法来测定红细胞的沉降率,并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采集100例血液标本,对这100例血液标本同时采用倾斜管法和魏氏法两种方法进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并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很好。结论采用倾斜管法对红细胞的沉降率进行测定是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可以在特点的条件下使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魏氏法倾斜管法红细胞沉降率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优势、不足,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脊柱骨折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则采用X线平片和螺旋CT结合诊断,将两组诊断结果分别于术后进行比较,通过统计符合率,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对照组仅通过X线平片进行诊断脊柱骨折31例,5例漏诊;观察组通过X线和螺旋CT结合诊断脊柱骨折36例,通过手术治疗,36例均确诊为脊柱骨折患者。结论X线平片和螺旋CT均可用于诊断脊柱骨折,X线平片是基本检查手段,CT检查是主要手段,只有两者结合互补,才能提高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脊柱骨折 CT X线 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鼻炎手术治疗患者的不同护理方式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五官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n=69)与对照组(n=66),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71.01%,满意27.54%)著高于对照组(十分满意50.00%,满意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康复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慢性鼻炎 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高龄孕妇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围生期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22日期间共2595例分娩孕妇中年龄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139例,其中自然分娩组51例,剖宫产组88例。对比两组孕妇围生期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指标,分析两组孕妇自然围生期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情况相比,剖宫组发生过期妊娠的为14.8%,发生前置胎盘为11.4%,而顺产组发生过期妊娠概率仅为3.9%,发生前置胎盘为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发生早产、妊娠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并发症情况比较,顺产组发生胎儿窘迫为3.9%,发生产后出血为5.9%,剖宫组发生胎儿窘迫概率为17.1%,发生产后出血为1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其胎儿畸形、胎膜早破以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而言,高龄孕妇采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其围生期结局无显著差异。但是,高龄孕妇其围生期妊娠并发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自然分娩比剖宫产的围生期结局较好。因此,临床上应尽量选择高龄孕妇自然分娩。

  • 标签: 高龄孕妇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围生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手术组(4例)和非手术组(6例),对其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4例(5足)Ⅰ型和Ⅱ型骨折优良率均为100%,总体治疗优良率为80.0%(4/5);非手术组6例(7足)Ⅰ型优良率为100.0%,Ⅱ型优良率为75.0%,总体治疗优良率为71.4%(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跟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状况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骨折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留置导尿期间利用不同的消毒液进行护理,对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比较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留置导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外口,对照组患者采用0.1%洗必泰消毒,对比留置导尿3、7、14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留置导尿3、7、14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观察组(3.6%、9.1%、16.4%)与对照组(14.5%、18.2%、2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0.5%碘伏对直流导尿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消毒能够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桩核修复前牙的患者82例(157颗患牙),将患牙随机分成纤维桩组82颗,铸造金属桩组75颗。采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患者随访观察1年,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纤维桩组成功率为95.13%,失败率为4.87%;铸造金属桩组成功率为85.34%,失败率为14.67%,纤维桩组成功率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前牙修复中的效果明显优于铸造金属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牙修复 玻璃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面瘫早期耳周取穴为主与普通面部取穴为主单纯针刺两种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今后的针刺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在治疗中对照组患者实行普通单纯针刺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耳周取穴为主疗法,2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痊愈例数、临床疗效等指标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实行早期实行周取穴为主疗法,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取穴 针刺疗法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检验尿液红细胞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的就诊患者的尿液标本,经过处理后对两种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两种检验方法分别为尿分析仪检测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结果显微镜检验方法明显要比尿液分析仪检测的检测率高。两种方法的检测率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在尿液检测红细胞中使用尿液分析仪的方法简单易操作,但是仍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临床使用中应不断加以改进。

  • 标签: 尿液红细胞 检验方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6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3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1%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疗效更加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律失常,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利多卡因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否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两者对炎症反应抑制作用的差别。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mg/day)和瑞舒伐他汀组(10mg/day),在入院时(他汀使用前),24小时以及一周时三个时间点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心肌标志物的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水平在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给药后24小时出现下降,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治疗一周。瑞舒伐他汀组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结论瑞舒伐他汀比辛伐他汀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血清炎症因子。

  • 标签: 辛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