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中国西南地区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清理,按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特点进行了地震区域分区:全面收集不同区域内既有仪器测定震级,又有宏观烈度调查资料地震;分别统计得到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震中烈度与震级、有感半径与震级之间关系;并与几个已有统计关系进行了对比。本文统计结果可应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工程实践中。

  • 标签: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地区 震中烈度 有感半径
  • 简介:本文依托西安地铁5号线某区间工程,针对矿山法隧道与盾构法隧道接口处断面突变条件下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当两者接口处隧道断面高差为3.5m时,隧道横向强度与变形、纵向抗拉与抗压均能满足规范要求。随着隧道断面高差增大,结构变形也相应增大,接口处为结构抗震薄弱环节。当接口处矿山法隧道断面增大时,地表位移及盾构法隧道拱顶、拱底相对位移差略有增大,而矿山法隧道拱项、拱底相对位移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当接口处隧道断面高差介于4-7.5m时,矿山法隧道拱顶、拱底相对位移明显增大,不利于结构抗震。因此为确保地震作用下不同断面隧道相接处结构抗震满足要求,建议断面高差控制在4.0m以内,可将矿山法隧道设计成刚柔结合复合式衬砌结构,同时可考虑加固地层、设置变形缝或柔性接缝,并在条件允许时适当减少衬砌结构厚度等。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地铁 盾构法隧道 矿山法隧道 断面突变 地震响应
  • 简介:没有地震当然好,尤其是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繁荣昌盛,这是地球上居民向往共同目标。但是地震发生,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人们只有认识、防备、应对地震发生,尽最大能力减少损失,而不能抑制地震发生。

  • 标签: 地震工作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破坏性地震 生活 荣昌 居民
  • 简介:因为利用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余震方法是用断裂旋性特征作为预测指标的,所以能在震前预测发生地震后余震强度,该方法在烈度区划和震害预测中有一定意义。将讨论在这方面的意义和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强余震具体方法和步骤。

  • 标签: 科里奥利力 烈度区划 余震预报方法
  • 简介:本文在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关于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基础上,将长轴烈度衰减关系变为短轴仍采用常规形式,对长短轴分别回归,并给出了西北地区回归结果。经过这样处理后烈度衰减关系具有如下特征:在震中,长短轴烈度相等,在远场,长短轴烈度曲线相交,即椭圆等震线变成了圆,而且不同震级等震线在蜕化成圆时所对应震中距也不同。将该烈度衰减关系用于甘肃某市地震危险性计算,并与国家地震局危险性程序所得结果相比较,产生了如下差异:中等烈度值所对应概率增大,高烈度所对应概率略有降低。

  • 标签: 地震烈度衰减 地震危险性分析 超越概率
  • 简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MS8.1级地震,给人们提示是:在发生过强震地方,有可能再次发生同样强度地震。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台湾就发生过两次MS8.0级大地震,遗憾是对两次强震均未获得强震加速度记录。上海是目前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城市。本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合成台湾MS8.0级大地震,通过合成得到加速度时程来估算对上海产生地表面波强度。将来台湾一旦发生MS8.0级大地震,其面波对上海高层建筑影响也将最为显著,本文给出估算强度旨在为地震应对和应急救援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经验格林函数法 地震动 高层建筑
  • 简介:本文引进了震级——频度关系b值谱概念,给出了计算b值谱矩方法,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计算和分析了以半年为单位不同时段M_L≥3.0地震b值谱线。所得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6级左右以上大震前半年至一年半之内,b值谱形态要出现较明显前兆异常变化,因而可在地震预报中加以应用。

  • 标签: b值谱 矩方法 形态异常 地震预报
  • 简介:本文对甘肃礼县新生代玄武岩及邻区超基性、基性岩岩石特性进行了简要叙述,并测定了它们化学成分,同时还在1×103MPa高压下测定了它们地震波速度。文中还对玄武岩物源深度及其与地震关系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新生代 玄武岩 物源深度 地震
  • 简介:利用波形对比分析与多台到时对比方法找出了流动台站记录地震波形常规分析中存在问题,提高了流动台资料利用率.

  • 标签: 综合分析 流动地震台 波形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建地方爆破波形分析,总结了本省地方爆破一些波形特征,有利于今后对爆破识别,并提出今后可进一步研究方向

  • 标签: 爆破波形 振幅比 周期
  • 简介:本文收集、整理了台湾集集大地震前后福建、台湾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地震地质、大地形变测量以及板块运动大量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内容涉及集集大地震序列特征、震源参数、震源机制、破裂过程、地壳形变、断层动力学、板块运动、地震成因以及前兆现象等。可供深入研究集集地震参考。

  • 标签: 集集地震 震源参数 破裂过程 断层动力学 地震成因
  • 简介:本文将前楼,朱坑小三角观测资料通过亏自由网平差方法加以处理,用三倍误差椭圆曲线作为判定异常基本依据。“9.16”地震前一年以内,断层水平形变很好地呈现出了前兆异常信息,地震发生与断层水平形变表现两者之间有着极其紧密联系。

  • 标签: 小三角 秩亏自由网平差 误差椭圆 水平形变表现
  • 简介:在研究各类地震序列震级一频度客观分布基础上,我们对45个地震序列特征震级M0普遍特征及差别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为地震预报探讨了一种可能方法一用特怔震级M0≥2.0(或平均震级M≥2.1)作为地震预报一个前兆性指标。同时还发现,当序列中主要事件超过7级以后,M0和M均限定在很小震级域内变化。

  • 标签: 地震序列 特征震级 平均震级 震级一频度分布
  • 简介:本文应用EIS2000软件对龙岩台自1989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地磁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寻找地磁异常与地震对应关系。

  • 标签: 软件 地磁异常 对应
  • 简介:水压致裂技术现已发展成为确定地下洞室三维原地应力状态、高压洞室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以及岩体高压透水性可靠实用方法,并已经在核废料处置、长大深埋交通隧道以及水电站高压力洞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表明,综合测定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充分利用围岩承载力优化工程设计,对确保工程安全和提高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应力测量 水压致裂 深埋地下洞室 岩体承载力
  • 简介:密集布设MEMS强震仪台网获取准实时强震观测数据,可以为震后灾情快速判断和平时地震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阐述了利用3G/4G无线通信和L2TP(LayerTwoTunnelingProtocol,第二层通道协议)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基于互联网组建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机电系统)强震仪监测网络主要步骤和实现过程,实现了MEMS数据实时传输。提供了一种简单组网模式,为建立灵活、实用、覆盖面广,并具有一定安全性密集监测网络提供参考。

  • 标签: MEMS 监测网络 L2TP
  • 简介:通过对我国GM4磁通门磁力仪使用各种电源设备所产出观测数据动态曲线对比研究,认为电源设备对观测数据影响不容忽视,市电结合UPS方式是最为合适供电选择。

  • 标签: 磁通门磁力仪 供电电源 观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