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提出博物意识是博物工作者对博物工作的客观规律的掌握,博物工作者都应有博物意识。本文着重阐述了掌握文物意识和审美意识对陈列内容设计的重要意义。对文物、照片、文献的文物价值和资料价值作了细致分析。对审美意识在陈列内容设计全过程中的意义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对陈列工作者想像力和陈列的含蓄性也有阐述。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含蓄性 内容研究 资料价值 布景箱 陈列工作
  • 简介:上海公安博物是国内首座展示公安题材的行业博物,1999年9月建成对外开放。馆址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瑞金南路518号,建筑面积8050平方米,主体七层,高39、9米。收藏并展出从晚清至今公安(警察)题材的中外文物5000余件。馆内设有:序厅、公安史馆、刑事侦查、治安、交通、监所、消防、装备、英烈、警务交流等九个分馆;还设有临时展厅、多功能厅、影视厅、贵宾厅、报告厅等现代化设施。

  • 标签: 上海公安博物馆 建筑设计 雕塑 展览工作
  • 简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全县由不连片的三块地域组成,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约200多公里,是我国独有民族裕固族唯一的集居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裕固族神奇的历史渊源,这里自古就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 标签: 裕固族 经济文化交流 地理位置 民族 自治 历史渊源
  • 简介:资源是一个国家、一定地区、一个系统所拥有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矿藏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通过人的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等。资源是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办任何事业,第一要解决资源问题;第二,要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就有一个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

  • 标签: 博物馆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文物资源 人才资源
  • 简介:自明治初期至今,日本的近代博物事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就其发展速度之快、涉猎范围之广,则以近三十年变化最为显著。据统计,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日本全国共有国立、公立和私立博物二百四十家,而至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则增加一倍,达五百家。本文想对几个各具不同特色的博物略作介绍,以见其一斑。在漫长的岁月中,日本人民结合本国情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百家 五十年代 见其 新闻广播 近三
  • 简介:2004年7月底至10月初,我们有幸参加了《苏醒的四川文明一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秘宝展》展览的随展工作。该展览是由日本共同通讯社、日中友好会馆、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共同组办的一次对外巡展。展览从2004年5月至2005年3月,分别在日本秋田、盛冈、东京、富山、青森、福岛等六个城市展出。

  • 标签: 日本 博物馆 藏品展览 知识性 服务设施 文化形式
  • 简介:我国有数量庞大的可移动文物和众多的博物,博物活化工作是今后博物工作的主要方向,本文将对博物活化进行一些探讨。一、博物活化是博物自身功能的体现从公元前5世纪山东曲阜的孔子庙堂、公元前3世纪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缪斯神庙这些世界最早的博物到现在,博物的发展已经有近2500年的历史。2500年博物生生不息的发展史证明博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博物对于人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活化 社会发展进程 亚历山大 类的发展 公元前
  • 简介:著名博物学家甄朔南教授认为,新博物学是动态的,与社会发展形成与时俱进。它的理念仍然在剧烈地改变,一开始有些盲动,但越来越显示出理性的思考。它虽然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但它不是博物学界的“造反派”。它虽然对“传统”博物学有所不满,但也没有否定一切,例如它承认藏品是博物的物质基础.

  • 标签: 新博物馆学 藏品 后现代主义 展示理论
  • 简介:二十世纪是西方博物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众多博物学理念与思想迸发的时代。1971年,法国博物学家雨果·德·瓦兰(HuguesDeVarine)率先提出了“生态博物”这一名词。时至今日,生态博物概念的提出已经历了近五十年,并在英国、瑞典、加拿大和中国等地生根发展。

  • 标签: 生态博物馆 苏格兰 斯塔 博物馆事业 黄金时期 二十世纪
  • 简介:国有博物作为国家财政大力扶持的文化机构,其采购行为与国家政府采购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公共性是近代以来博物的本质属性之一,体现在政府对博物的管理和博物自身的服务工作中。本文从政府采购这一举措出发,首先探讨了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方式和程序,接着又结合其在博物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完善博物政府采购工作是博物公共性原则的基本前提,也是博物作为公共社会运行的基本要求。

  • 标签: 博物馆 政府采购 公共性 公共社会
  • 简介:博物是联结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社会需求决定博物的发展趋向。从90年代以来的信息科学带来的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特别是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要求传统博物必须逐步向现代化的博物转换。现代博物是在传统博物的收藏、研究、陈列、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利用现代化的声音、光线、色彩、电影、演出、幻灯、录像、电脑技术的巧妙结合来增加展览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并且紧跟时代的潮流逐步向一种以传播、交往、审美、服务方式的现代化、立体化、网络化:立足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树立“以人为本”以观众需要为主体的大众化;日益发展的科技水平带来的展览形式的数字化、立体化、仿真化、情感化:以网络媒体介绍和网上商店为主体的“网上博物“等方面迈进。

  • 标签: 博物馆 收藏 延边市 宣传工作
  • 简介:博物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公共博物在中国成长已逾百年。这期间,学界一直都在探索博物到底是什么机构?国际博物协会对博物的定义也几经修改,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辨明博物(museum)、博物学(museology)、博物技术(Museography)三词的关系,对于理解博物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博物是个教育机构。博物学即以博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博物历史、目的、宗旨、管理运营、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学 公共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 简介:巴黎圣·马丁街二百九十二号座落着一个颇具特色的博物——法国国立工艺博物.工艺博物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由国民公会于一七九四年十月十日创办.近两个世纪以来,工艺博物为法国树立起一座科技进步的丰碑,成为法国工艺发展的历史见证.

  • 标签: 大革命时期 国民公会 阿代尔 历史见证 科技进步 法国历史
  • 简介:博物条例》是建国后颁布的行政级别最高的行业法规,规范了博物行业行为,是一定时期内国内博物发展方向的指导。深入解读《条例》与之前《博物管理办法》的不同,有助于掌握博物发展动向。《条例》颁布后,博物在展览、藏品、社会服务等方面要做何种调整,如何看待和实践博物与社会的关系等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探讨《条例》。

  • 标签: 博物馆条例 博物馆 博物馆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