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罗克晚期协奏曲作品的优秀典范,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巴赫在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时将源自意大利的利都奈创作原则与德国传统的复调音乐风格相结合,使这部作品兼有两种不同的音乐文化特色.巴赫继承了意大利协奏曲简洁、灵活的音乐风格,同时对利都奈做了新的发展和尝试.动机性的旋律写作、复调技法的大量运用以及三部性曲式结构的渗入,这些都为巴赫确立自己的协奏曲创作风格奠定了基础,代表着协奏曲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利都奈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运用问题,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细致分析找到巴赫协奏曲创作的基本特点.深入研究巴赫的作品对我们认识巴罗克晚期乃至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轨迹有着直接的帮助,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根本动机和目的.

  • 标签: 利都奈罗 《勃兰登堡协奏曲》 运用 巴赫 协奏曲 插段
  • 简介:一个月前,我就看到了殷承宗的独奏音乐会海报显赫地张贴在深圳音乐厅大门口。海报上写的是“‘月光奏鸣曲’独奏音乐会”。海报的版面设计精美,天蓝色质地,如一片迷离的远方天际,也似一团朦胧的蓝色灯光布景,总之,是在强化着诗意的幽静与典雅。

  • 标签: 钢琴独奏音乐会 殷承宗 月光奏鸣曲 版面设计 音乐厅 海报
  • 简介:前奏但闻其声,未见其人。贯耳如雷的是乃新的显赫名声:大约二十六次大大小小的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而中国大陆的音乐爱好者,即使在专业圈内,对她也不甚了解,不知道中国还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具有世界级钢琴大师实力的名家呢!荣幸的是,凭藉1990年11月赴港演出的契机,我终于认识了乃新女士。

  • 标签: NO.2 国际钢琴比赛 钢琴大师 音乐爱好者 双钢琴 钢琴独奏
  • 简介:像往常一样,1992年春节,忠镕照例寄了我一帧贺年卡。这卡非同寻常,既非中国古典喜帖型的贺年卡,又非欧式情调的圣诞贺年卡,而却是一帧以彩照自制的贺年卡。卡中央是一张满纸密布、参差不齐的并列彩色短线构成的彩照。虽说是一张图案造型的绘画,但颇

  • 标签: 罗忠镕 利盖蒂 我一 序列主义 相信自己 图案造型
  • 简介:2016年10月26~30日,世界领先的电子消费产品销售制造企业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参展亚洲首屈一指的乐器行业盛会——MusicChina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在展会期间,卡西欧宣布宁正式成为卡西欧GP电子钢琴系列的推广合作音乐人,同时也宣布开启新一季卡西欧GP音乐会中国巡演的序幕。在27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卡西欧邀请了业内媒体、专业观众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参与,共同见证了卡西欧与宁的合作,也分享了卡西欧电子乐器在尖端产品、艺术教育、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标签: 卡西欧 乐器行业 教育新模式 电子钢琴 艺术教育 罗宁
  • 简介:罗素前是这次"中央音乐学院——全国艺术学校高级管理研习班"中年龄最小的校长,典型的"80后"。她身材小巧却并不柔弱,眼神中透出广东人特有的精明。她来自广东中山市,拥有一家规模很大的琴行兼音乐学校。她有几百名在校学生和20多名专职教职工。音乐培训是她的事业,也是她的爱好。她年龄不大,事业不小,肩头的责任也不轻,可她并不让人觉得沉重。

  • 标签: 艺术学校 高级管理 校长 罗素 中央音乐学院 中山市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海外是近年来渐受学者关注的一个课题,但有关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其突出的表现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研究者对西文文献及海外学术成果的陌生和误读。本文以古琴在海外流传的研究为纲,通过使用一些目前尚未被利用的西文文献和历年来海外及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来追觅古琴十六中期至二十世纪初期在西方留下的雪泥鸿爪。除力求勾勒出一幅更准确、更详尽的古琴西徂图外,对严晓星《高佩以前古琴西徂史料概述》的订正补遗,也是该文的目的之一。

  • 标签: 古琴西徂 钱德明 外销画 李太郭 邓尼克
  • 简介:2000年9月14日至16日,著名俄罗斯大提琴家姆斯吉斯拉夫·罗斯特波维奇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大师班讲学活动,引起了学院师生、首都大提琴同行、音乐爱好者和新闻媒体的热情关注。我有幸担任了大师讲学的俄语翻译,大师的言谈和举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凭个人记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 标签: 大提琴家 罗斯特罗波维奇 大师 音乐爱好者 中央音乐学院 讲学活动
  • 简介:茜·比索(DorothyBishop),是南加州大学预备部的副教授、主任,她在南加州大学获得音乐学士和硕士学位。比索是《和弦的作用》一书的作者,这是一本键盘理论书籍,是专门对集体课或者个人进行指导的。她在《音乐教育杂志》、《学院音乐家》和《西方音乐》等音乐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她创作的《二重奏》和《一个民间节日》以及她教学的音乐作品教材已由卡尔·菲舍尔(CarlFischer)出版公司出版。

  • 标签: 钢琴集体课 南加州大学 教育杂志 Bishop 理论书籍 民间节日
  • 简介:“起承转台”,是音乐作品中常用的一种逻辑化结构形式。忠镕于2005年秋天完成的新室内乐作品《送别》,其形式简朴而曲风高雅,手法凝练而内涵深刻。全曲的结构与诗歌的起承转合句法关系相应,不仅在局部层次上表现出典型的起承转合,在整体上也因为“歌-歌-乐-歌”的安排而呈现出起承转合的布局,从而使作品的结构形成了起承转台关系的逻辑化递归,既反映出唱词内容对音乐形式的影响,也体现出音乐结构的逻辑一致性。

  • 标签: 罗忠镕 曲式结构 起承转合 逻辑递归
  • 简介:瓦格纳是西方音乐史中一位极其重要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涵盖了传统的浪漫主义歌剧以及所创立的乐剧。其中,《恩格林》代表了他浪漫主义歌剧的顶峰,是他走向乐剧的转折点,也是从这部歌剧开始,他开始了对前奏曲的新的尝试。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他在试图寻找出一种更加有效的预示歌剧戏剧冲突的方式,从而使序曲成为歌剧真正意义上的短小精炼的引子,而非仅仅是对于代表情节或人物的主题动机旋律的赘述,而这也更进一步印证了作曲家的交响化创作思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说明他的交响化创作思维是如何在《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中体现出来的。

  • 标签: 瓦格纳 《罗恩格林》 前奏曲 序曲改革 交响化创作思维
  • 简介:众所周知,比利时小提琴大师伊萨依将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献给了六位音乐家,其中的四位——西盖蒂、埃内斯库、克莱斯勒和蒂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可是,另外两位——马尼奥.库伊加(ManuelQuiroga)和马修.克里克布姆(MathieuCrickboom)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太了解。

  • 标签: 克里克 小提琴家 马修 熟悉 小提琴奏鸣曲 小提琴大师
  • 简介:在莫斯科的朋友圈里,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被亲切地称作阿尔弗。在俄罗斯,这个昵称听起来还很含混陌生,似乎在苏维埃莫斯科的沉闷生活中强调施尼特凯的存在有多么的怪异。在那里,他会被轻易地当成火星人。

  • 标签: 施尼特凯 弦乐四重奏 弗莱 全集 演奏 诺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