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当代画家蒋兆和在抗日战争时期,画了一幅高20米、长26米的巨幅画卷《流民》。通过大江南北各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上百个人物形象,表现了日本的侵华战争,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的悲剧,更是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 标签: 《流民图》 风雨 抗日战争时期 人物形象 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
  • 简介:中庸美学在书法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庸美学包含五种状态:时中、狂、狷、异端、乡愿。时中旨在寻求最佳标准,也是“活”的标准,因人因时因事之变而对应调整;其两侧为狂为狷,对应“过”与“不及”,但尚可进入审美范畴;异端、乡愿,表明阴阳关系严重失调,归于混乱、丑陋一列。五种状态对应着不同的阴阳比例,故继承古人、数、理互应通观的思维方式,运用边缘学科知识,从更精微的层面上剖析书法艺术特质,寻绎其形质生成与自然之的对应规律,将为书法的批评与创作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 标签: 时中 阴阳适度 书法的象、数、理对应
  • 简介:何水法1946年8月生于杭州,祖籍绍兴,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西泠印社理事,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福建省画院、福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洛阳画院名誉院长,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 标签: 花鸟画艺术 何水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画艺术
  • 简介:刘道醇所言的"象生意端,形造笔下"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其中"意""""形"三者互相转化的关系贯穿于整个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中国画创作中"意""""形"的浑然合一才是最佳的创作状态和结果。

  • 标签: 创作
  • 简介:本文以秦簡之代表——湖南里耶秦簡爲主要研究對,重點對里耶秦簡墨迹中的"草狀點化筆"現進行深入細緻的探究,分析這一書寫現的由來、在秦代的書寫情况及其之後的發展,分析其在隸變中、在秦漢文字演進以及書法技法發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其對秦漢草書(草體)發展的影響,文章試圖通過探討一個小的技術現來探索簡牘書法的一些特徵。

  • 标签: 里耶秦簡 草狀點化筆 草體 秦漢 書法
  • 简介:<正>密执安大学的图片资料中心离纽约到密执安大学访问,这是与艾瑞慈教授(RichardEdwards)在北京时约好的。艾瑞慈抗日战争时期来过中国,在重庆开车运送救济物资。从那时开始,他就对中国产生了感情。回美国以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攻读东方艺术,专门从事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密执安大学担任教授。我离京来美之前,艾瑞慈正好来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东方艺术 密执安 抗日战争时期 普林斯顿大学 资料中心
  • 简介:秉承学报之约,这里谈谈对教学环境的感受。1997年我曾就自己多年来在不同系、不同专业所得的经验和感想,写过在既有绘画类又有工艺类的综合艺术院校基础素描教学的沦文。在1999年全国素描基础教学研讨会上该论文还与其他院校共同交流过。现在自己在教学中,从教学理念到具体实施,这种情况仍占较多成分。

  • 标签: 艺术教育 教学目的 理想主义 评价体系 教学环境 教师
  • 简介:《元世祖出猎》,元代刘贯道作,绢本设色,立轴,纵长182.3公分,横长104公分,画面左下角款书“至元十七年二月御衣局使臣刘贯道恭画”,无印。此《石渠宝笈》失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五,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画的内容取材于元世祖行猎的场面。在历史上,蒙古族校猎一直被誉为天下壮观。但这幅画没有画出浩浩荡荡的围猎铁骑,画家只挑选了十个人物,加以精雕细刻,使之各尽其态。画面情调平淡蕴借,以阴柔出之,并不以阳刚制胜。

  • 标签: 元世祖出猎图 石渠宝笈 刘贯道 绢本设色 台湾故宫博物院 下角
  • 简介:20世纪中叶,在中国花鸟画面临着又一次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候。郭昧蕖先生以其”正不必作前人墨奴”的壮志雄心,以其”取诸怀抱”“寤寐求之”的真诚与热情,以其”抗心贤哲.度越寻常”的治学态度,以其“比岳家军从天而降,如黄河水导海以归”的奋发精神.为现代花乌画增添了一股蓬蓬勃勃.明丽壮阔的时代气息,形成了既秀丽刚正又典雅清新的自家风貌。

  • 标签: 学养 家世 20世纪中叶 现代转型 治学态度 时代气息
  • 简介:在传统与创新的话题中,我们最终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辩证的。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大概是讲笔墨精神应该担当起时代反映的诸多问题。绘画作品应当具有当代最大含量的社会人文内涵.以期很好地推动绘画历程的良性发展。“传统”是古老而又时时刻刻鲜活的,它是动态的。我们今天的一切努力在经过百年之后也将被视为“传统”,所以创新还是很重要的,毋庸赘言。

  • 标签: 绘画艺术 传统与创新 笔墨精神 良性发展 绘画历程 人文内涵
  • 简介:目前学界对吴昌硕篆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吴昌硕篆刻艺术解析、篆刻分期研究、篆刻创作观研究等。刘江先生在《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一书中分析了吴昌硕篆刻艺术的特征及其特征形成的原因;沈乐平先生将吴昌硕的篆刻艺术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其每个阶段的篆刻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洪亮分析了吴氏篆刻刀法的特点、审美发展以及当代意义;小坂克子以统计分析法更加全面地对吴氏篆刻作品的内容、边款、

  • 标签: 篆刻艺术 吴昌硕 美学思想 万象 统计分析法 分期研究
  • 简介:《清静无为》是南京市青年山水画家孙金龙的作品,这幅画在“首届江苏省山水画展”上获得了金奖。画面以强烈的对称式图式,塑造了一片宁静幽穆的境界,如梦如幻的村舍、流泉、孤云,一切是那么悠闲,那么安静,如仙境般的美好,唤起人们对未被人力所安排、未受人为所破坏的大自然的向往,也唤起人

  • 标签: 清静无为 南京市 山水画家 对称式 江苏省 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