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  看老书  我们接触到大量的人,也包括我自己,某一个阶段会发觉阅读有问题,如读时髦的书太多,读流行读物,甚至是看电视杂志小报太多.我们因为这样的阅读而变得心里没底.还有,一种烦和腻,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感,都一块儿出现了.  ……

  • 标签: 文学题 相信文学
  • 简介:目前学界对叶廉比较诗学存有误读,本文旨在对其比较诗学所阐明的新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路径进行重审与再研究。首先以叶廉诗学中“同”、“异”、“模子”概念的重新剖析作为起点,探讨他是如何以这个基本概念作为根基构建起中西比较诗学理论体系;其次,探讨叶廉在道家关学和现象学;r-通研究中,如何实践其比较诗学基本思路,以此作为观照视野重新阐释中国古典诗歌。叶廉超越传统的概念化比较方式,在现象学“境遇域”式的理解视域中展开比较研究;同时,道家美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比较视域,为叶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关学及其观照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叶廉也由此建构了纯任自然的诗学理论。

  • 标签: 叶维廉 比较诗学 道家美学 现象学的境遇域
  • 简介:1995年,文德斯远赴日本《寻找小津》,小津没有找到,却找到了生活的虚无本质。后来,他在《都市时装速记》里借山本耀司道出对东京的看法:东京是个没有国籍概念的城市。

  • 标签: 人类生活 文德斯 目击者 东京 速记
  • 简介:<正>缘起对于一个湖北籍的作家来说,对于一个生在长江边、喝着长江水长大的男人来说,"峡"无疑是我生命中、或者文学生命中重要的图腾了。从外祖父拿着竹戒尺督促我读《唐诗三百首》开始,峡江就在我生命中奔腾流淌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峡,是如诗如画的峡,是神话和传说的峡,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峡,是"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峡,是大泼墨、大写意、气势雄浑、云蒸霞蔚的峡,是巫山神女、秭归屈原、香溪昭君的峡。那时的峡,是雾一般朦胧的,梦一般飘渺的,没有细节,没有具象,只是诗的感觉,只是美的象征。第一次全程穿越峡,是1966年的冬天。

  • 标签: 少年时代 《唐诗三百首》 诗如画 落木 香溪 大写意
  • 简介:文学读者的培育和引领:由文学创作向影视艺术移位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2002年基础调查数据:中国已成为全球电视机大国,其生产量和拥有量均居全球之首。全国拥有电视观众规模已达11.67亿人。这些观众在2000年以来,平均每天看电视在179分钟以上。另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全国读者调查显示,2001年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沈阳、西安、重庆等七市人均每天阅读杂志时间15分钟,2002年下降到12分钟。可见,影像媒介比之于纸质媒介,在今天的受众市场已经占据了绝对的霸权地位。

  • 标签: 文学现象 媒介研究 电视观众 读者调查 影视艺术 文学创作
  • 简介:一1980年代的“个崛起”论支持了否定“文革”的写作,支持了现代主义一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从一个方面促进了新诗和文学探索风气的出现。

  • 标签: 现代主义诗歌 “文革” 80年代 文学 新诗
  • 简介:色鹰魂”序邓友梅凉山彝族崇尚黑、红、黄色。穿黑色披毡,着黑色擦尔瓦;得胜的牛角要挂红绸,英雄的马鞍要涂红漆,姑娘的百褶裙要饰以红布;火把节满山遍野张着黄伞。彝人的餐具,家具,房屋土木构件,都饰以这色,而很少见蓝、绿、紫等杂色。黑色象征着土地高...

  • 标签: 马德清 凉山彝族 奴隶买卖 现代经营意识 新知识分子 邓友梅
  • 简介:孟买.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全国最大海港。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1534年为葡萄牙所占,1661年转属英国,为重要的贸易中心.印度西部门户。仅次于加尔各答的工商业大城市,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 标签: 孟买 贸易中心 加尔各答 大城市 印度 葡萄牙
  • 简介:  一张录取通知书,一份心情,使我们八姐妹走到了一起.  减肥二重奏  寒假回来第一天,小坤便一副烦恼的样子,"唉,经过一个月的调养,我又增加了1.5公斤,气死我了.""可不是,我放假前新买的'苹果'牛仔裤,都不能穿了!"洋洋埋怨着.就连平时最不讲究的老班(就是在下)也发起了牢骚:"我的皮下脂肪增多,我都不敢穿那件'迷你'马甲了!"  ……

  • 标签: 寝室三部曲
  • 简介:一我的早起习惯,保持了二十多年。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读初,转到另一所学校,路程有点远。当时,镇村之间没通公交车,我只能骑自行车去上学。所以,我睡不成懒觉了。

  • 标签: 节点 人生 八十年代 公交车 自行车
  • 简介:  易牙烹子事君邀宠  春秋时期有个叫易牙(一名狄牙)的人,初为齐国宫廷的御厨.此人不安分职司,总想飞黄腾达出人头地.有一天,竖刁向齐桓公推荐易牙,说他烹调有术,所制菜肴鲜美可口.  ……

  • 标签: 术题 邀宠术
  • 简介: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渐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 标签: 精神间 间小屋
  • 简介:  宋朝的病  作为时间的亲人,我的朋友庞晃,几乎在昆明的每一座废墟中晃荡过、迷失过.世界一直在前行,他却一直在往后跑.用他的话说,他是在跟世界拔河,结果总是被世界的那根粗麻绳拖着跑,开始时拖在地上,击起漫漫灰尘,后来,就被拖得飞了起来,变成了世界手中的风筝.……

  • 标签: 平阳随笔 雷平阳
  • 简介:1穆丹不喜欢瓦塘镇的夜晚.她不相信自己要在瓦塘镇扎根、要在瓦塘镇生活了.在穆丹骨子里,被她认可的只有柿子岭和文城的夜晚.柿子岭的夜晚是已经在心里扎根抓土的——那种太纯或者说太粗的夜色里,飘着野鸡、野鸟的叫声,飘着爹娘站在崖口呼喊"丹"的余音;柿子岭的夜晚,是那种挪一脚就能踩到一片树叶或蹬住一块石头、石缝里的一根细草也能拴住一条羊腿的夜晚.然后就是文城,是文城芦苇街的夜晚——文城的夜色里暗藏着对一个山里姑娘的诱惑,弥漫着一种油炸的香味,有城市男、女身上的一种脂香.

  • 标签: 瓦塘 穆三丹瓦
  • 简介:老师问:树上有十个麻雀,用枪打落了一只,还剩几只啊?学生答:九只。老师说:不对。一只也没有了。学生问:为啥啊?老师说:你笨啊,一听到枪响,麻雀不都飞了吗?

  • 标签: 麻雀 学生 师说 老师
  • 简介:老话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国。意思是说,红楼里有女色,国里有鬼诈,要远离,如同今天的毒品。其实,这是很迂的。我看国时,觉得那里边的人物颇有味道。这里不妨点评二三。

  • 标签: 片语
  • 简介:<正>洪水在《当代作家评论》93年第四期如题一文中,说:以《白鹿原》为界,作家们大致持有种真实感。种都以追求历史真实为己任,但导致了种性质的文学。第一种真实,作者站在阶级、政党的立场上,情讴歌一个成功的阶级和政党所垠得的划时代的(?)利。建国后的17年中大部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均(?)这类。第二种真实,在新时期文学创作止向成熟之际,产生了一类从更广阔的政治、文化背景上拨乱反正的文学。作者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反思和批评政党所犯的殃及

  • 标签: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历史真实 白鹿原 建国后 人道主义 政党
  • 简介:17世纪中期的朝鲜,政治上党争激化,思想上出现了向朱子学一边倒的倾向。在当时的思想持续僵化的大环境中,霞谷郑齐斗(1649~1736)决然地选择阳明学,并继续将其发展,最终成为这一学说的集大成者。他选择阳明学并一直试图从中找到新的'活力'。郑霞谷并不是单纯地吸收阳明思想,而是把阳明学的主要核心思想要素与当时朝鲜学术的潮流加以整合,进而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学说。霞谷对阳明思想的理解不仅具有一定的深度,还在某些特定的点上进行了'独辟蹊径'式的探索。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以郑霞谷之生平及对四句教的解释为中心,探究阳明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思想特征。

  • 标签: 郑霞谷 四句教 无善无恶 善恶无定形
  • 简介:2015年是《宋元戏曲史》首个单行本发行的第100个年头。1913年初,王国完成了《宋元戏曲史》的撰写,并于当年在《东方杂志》上连载,直至1915年,商务印书馆才首次将其结集出版。书中,王国引入“意境”来探析元曲之美,历来颇受赞誉。一百多年以来,王氏所建构的“戏曲意境”理论也已深入人心,且影响深远,但也曾一度在特殊时期遭受忽视,甚至被批判、被利用,直到新时期之后,才得到重新认识和公正评价。在这一百年的研究过程中,学界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王国“戏曲意境”说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不断丰富和延展,但依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空白,许多问题依然值得继续深入。兹将百年来学界关于王国“戏曲意境”说的研究按照时间线索进行梳理,分个时间段——回顾、评述,以期对近百年的王国“戏曲意境”说研究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把握。

  • 标签: 戏曲意境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述评 《东方杂志》 时间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