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摆脱印欧语的干扰,用朴素的眼光看汉语”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朱德熙先生发出的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呼吁,学界纷纷响应,走出了种种探索的路子。本文亦尝试探索一种新的视角——从汉语语言信息结构切入来分析汉语语法。文章提出要重新认识语言的功能和语言的本体性质。文章认为,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语言本身则是一个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具有层级性的复杂符号系统。而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传递信息”这一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决定的。文章简要说明句子所传递的信息不等于句子的意义本身,并扼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语言信息结构的研究,重点解析了句子结构和句子信息结构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研究的实际效应。文章最后指出,本文仅为引玉之砖,竭诚希望众多学者投身到这一研究中来。

  • 标签: 语言信息结构 句子信息结构 语言的本质功能 语法研究 修辞研究
  • 简介:聊斋俚曲中的"煞(杀)"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一般性结果(非死亡义)和表示程度,后者又有表示极甚程度和假设性无限程度两种类型.从总体上说,"煞(杀)"表示一般结果和表示程度都源自相应的补充结构,但其中次类具体的形成方式则或有不同.

  • 标签: 煞(杀)字结构 类型 形成 聊斋俚曲
  • 简介:摘要课文以立志为线索,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1—3段写茅以升立志的原因和经过,即他听说家乡的人因桥塌了而死伤的事以后立志要造桥,体现了他对家乡人的爱;第4自然段写他实现了志向,成为著名的桥梁设计和建筑专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理想和信念。课堂教学中通过自由读文、当小老师、比赛读,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

  • 标签: 茅以升立志造桥朗读消息触动决心桥梁设计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毕巧林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典型,其身上体现出一种矛盾的特征。笔者从精神分析理论角度出发,认为童年的占卜暗示、少年初次恋情的失败及俄罗斯社会语境等三个因素共同造成了毕巧林独特的心理结构

  • 标签: 毕巧林精神分析逃避机制社会语境
  • 简介:本文立足于语言的本体研究,尝试从内部构成出发提出自动识别"V双+N双"结构类型的规则.

  • 标签: “V双+N双” 结构类型识别
  • 简介:感谢享有盛名的复旦大学的邀请,这对我的研究工作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感谢祝克懿教授的邀请,感谢黄蓓副教授在这里做翻译,她们的执着与努力使我的上海之行有意义又愉快!也感谢在座的各位!感谢大家的到来!

  • 标签: 互文性理论 结构主义 继承 复旦大学 副教授 感谢
  • 简介:本研究提取238个语法课堂教学片段,借鉴会话分析理论,采用数据挖掘常用的方法和步骤,分析片段中师生会话类型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发现,语法课堂教学师生会话的结构主要是毗邻式,包括毗邻双部式和毗邻多部武,其中后者居多;师生会话功能类型多样,两种结构都包括多种功能类型。总的来看,语法课堂教学师生会话呈现一定的序列模式,体现了语法课堂教学的特点。

  • 标签: 语法教学 师生互动 会话分析 会话结构 会话功能
  • 简介:针对三音节聚合词语的词汇化现状,本文收集到87个例词,总结出它们在结构、语义方面的一些典型特征。文章认为,结构上的“可拆性”容易导致其词形凝固困难;语义上的“累积/并合性”容易导致其语义凝固困难;韵律上的“等重性”也容易导致其朝着自由短语方向发展。这些原因都直接造成了大多数三音节聚合体的词汇化困难。文章最后认为,并列本身又是一种模因,可以源源不断地造出大量新的三音节聚合体。但绝大多数三音节聚合体始终难以突破词汇化瓶颈,真正完成词汇化的很少。

  • 标签: 三音节聚合词语 结构特征 语义特征 词汇化
  • 简介: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境内通行的本地话(以下简称“太白方言”)中的“太没有X”结构可以分为“太没有NP”、“太没有人VP”和“太没有VP”三种类型。其中的“没有”可以被替换为“没”,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被替换为“没有得”。在会话中,NP还可以承前省略。与普通话相比,太白方言“太没有NP”中的NP多指具体的人、物或词语;“太没有VP”中的VP则多指人们具体的行为动作;“太没有NP”和“太没有VP”都不表达强烈的情感,意思分别与普通话的“不太有NP”(或“不大有NP”)、“没太VP”大致相当,以至于太白方言语料中检索不到“不太有NP”(或“不大有NP”)、“没太VP”这样的用例。

  • 标签: 太白方言 副词 没有 太没有X
  • 简介:文章从语法意义、句法分布和语义增值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有一X没一X”结构进行了讨论。从语法意义来看,该结构主要用于时、空域,表示动作的“断续无序”义或事物的“稀疏无序”义。从句法分布来看,该结构主要位于状位、谓位、定位和补位,而且在每一句法位置,表示“断续无序”义的“有一X没一X”都要求其直接成分具有时间性或动态性,表示“稀疏无序”义的“有一X没一X”都要求其直接成分具有空间性或静态性。从语义增值来看,该结构在一定语境中衍伸出了“缺量”义、“过量”义和“随意”义。

  • 标签: "有一X没一X" 时空类型 语义增值
  • 简介:“A很多”属于某些位于南方地区的汉语方言的句法结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它逐渐进入了普通话。据考察,7年来15家报纸上这一结构逐年增加。文章对今后这一结构在共同语中的发展进行了预测。“A很多”出现在普通话中并迅速增加有其存在的语义基础,调查支持此分析。“A很多”丰富了共同语形容词程度表达的形式,是一种应该欢迎的句法结构

  • 标签: A很多 历时考察 新结构扩散 语义基础
  • 简介:文章通过讨论分析“来”从趋向动词到焦点标记词的语法化历程,确认其内因是动词结构“VP1+(NP1)+来+VP2+(NP2)”提供的句法格式以及“来”在该结构中表空间位移义的语义消退;在与“是”语法化为焦点标记的过程比较后,认为句子焦点的位置和焦点结构的变化是促成焦点标记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来”语法化焦点结构 焦点标记
  • 简介:在生成词库理论的框架下,"谓词隐含"(袁毓林1995)实质上就是"事件强迫"。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汉语的"NP1+的+NP2"结构,根据该结构的语义关系,对该结构能否隐含谓词以及隐含什么样谓词的现象进行了归纳和描写;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结构可以隐含谓词,有的结构不能隐含谓词,并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NP1和NP2所代表概念或事物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差异。此外,文章还涉及"NP1+的+NP2"结构的歧义性问题,歧义性源于"NP1+的+NP2"结构隐含谓词的多样性,而谓词的多样性又是因为NP(包括NP1和NP2)有多种物性角色。

  • 标签: 谓词隐含 事件强迫 物性角色 “NP1+的+NP2”结构 歧义
  • 简介:<正>一汉语“动词”的定义问题(一)“动词”的双重意义至今在不少语法书和文章里,“动词”这个概念有两种用法和意思:一是词类,二是句子成分。前者是本来的意思,“动词”跟“名词”、“形容词”、“代词”等概念相同是词类,这无须细说。问题就在于第二种意思。那些语法专著经常使用“动宾结构”、“动补结构”等说法,把“动词”概念和“主语”、“宾语”、“补语”等句子成分等量齐观。虽然动词跟其他词类的词一样能充当句子成

  • 标签: 构词语素 基本语素 汉语拼音正词法 述宾结构 “了” 词的结构
  • 简介:自然语言处理的最新发展趋势是由完全句法分析走向浅层句法分析,现代汉语并列结构在文本中分布广泛但识别起来困难重重,并列结构的自动识别也就成为中文信息处理前进路上必须攻克而又难攻的城堡之一。汉语语言学界关于并列结构的研究是分散的和零乱的,

  • 标签: 中文信息处理 汉语并列结构 句法 语义
  • 简介:本文对汉族儿童使用否定词"不"和相关的否定结构的状况进行了考察,考察的内容主要是"不"和相关的否定结构在句法平面的分布状况,"不"在语义平面的语义指向及其否定焦点的状况.

  • 标签: 否定 分布 语义指向 焦点
  • 简介:时尚的表意功能使它进入了符号学的研究视野。现代符号学主要有两套理论体系,时尚的符号学研究也由此走向了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跟随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传统,结构主义的时尚研究关注脱离现实事物的意义体系,以整体性的静态视角把握时尚的意义构建。受益于皮尔斯符号学的符号互动理论则以动态的视角分析时尚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的生成过程。前者具有整体的把控能力但脱离了现实,后者贴合了现实却相对地忽略了具体的时尚符号。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更全面地分析各种时尚事件。

  • 标签: 时尚 结构主义 符号互动 符号学 指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