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快速推进的社会转型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改革的多维发展,终身教育理念与政策的逐步清晰,已经构成了一幅斑斓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当代图景,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生态已经出现重大变化。在长期的学校改革实验和相对深入的调研中,我们日益感受到形成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生态意识和提升基础教育生态品质的迫切性。

  • 标签: 基础教育改革 生态意识 终身教育理念 学校改革 社会转型 多维发展
  • 简介:郭沫若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我校正在践行的“主体参与性”教学模式,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思想,努力创设充分参与、交流、互动的有效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策略是“勇敢地退,适时地进”,将课堂还给学生。

  • 标签: 学生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意识 培养 教学模式 主体参与性 教学思想
  • 作者: 李静萍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意味着以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探索,过分追求“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等迎合应试教育的做法将逐步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探究性地学习。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需要、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素材,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探索意识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高中的地理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生态环境,帮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标签: 〔〕高中地理教学环保意识
  • 作者: 杨丽萍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    〔摘 要〕新时期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会受到至少六位家长的呵护, 致使幼儿的安全意识近乎全无。有意识的从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是时下教师和家长的首要工作, 是在教会他们生活技能。为此, 本文就新时期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在健全的国民教育体制中,因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有着独特的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小学音乐教学融合 意识渗透
  • 简介:人类主体意识的发生和转换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没有主体意识到形成主人意识又发展为惟我独尊、自我中心的主体意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原始的浑然一体到征服与被征服、战胜与被战胜的对立分裂.人类新的主体意识是与自然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

  • 标签: 人类 主体意识 自然界 浑然一体 对立 和谐
  • 简介:高等教育在转变中,在培养符合各个领域专门人才的同时,不能忘记培育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即培养具有追求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自由精神,培养具有反省人生和社会意识的批判精神,培养具有特立独行的独立精神。

  • 标签: 大学生 公民意识 培养
  • 作者: 江凤奎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人是万物之灵。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征。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更高发展阶段的未来人类文明,无不是人类发挥其创造性本质力量的结果。是人类凭借空前勃发的创造力创造了整整一个“人化自然”的当今时代。我国在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也在发展。要缩短发展的差距,要在本世纪中叶使中华民族能够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现炎黄子孙梦寐以求的理想。我们必须“加速运动”。而“加速运动”的力量源泉就是创造。目前创新意识培养受到空前关注。在美术领域中,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是美术创作过程,都体现着创新这以永恒的主题。
  • 简介:〔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

  • 标签: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
  • 作者: 苏兰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创新,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氛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就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