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使用2000—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数据,本文发现,平均而言,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存在积极影响。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的"生产溢价"并非由政府挑选高生产企业所致。经济开发区主要通过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更低税收)提升企业生产。基于企业生产视角,经济开发区内的集聚效应并不明显。此外,我们还发现经济开发区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 标签: 产业政策 经济开发区 企业生产率
  • 简介:本文测算了1952—2006年中国居民储蓄并分析了其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高积累政策、居民的低收入水平与高人口负担决定了居民的储蓄能力有限,稳定的收支预期也使得居民储蓄倾向很低。改革开放后,居民个人储蓄迅速上升,其原因除了收入增长的普遍作用外,可能是其它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转型、人口转型、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消费习惯等。

  • 标签: 居民储蓄率变化 必革开放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 简介:资本回报高低决定资本流向。本文在严格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出中国省际资本存量后,运用边际资本产出来测算省际资本回报并分析其地区差距。测算结果表明:1993~2007年中国中部与东部地区的资本回报差距在缩小,而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资本回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中国目前还不存在明显的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趋势。投资环境差异是形成地区间资本回报差距的制度原因,中西部地区引资竞争的关键是改善地区制度环境。

  • 标签: 永续盘存法 资本回报率 制度环境
  • 简介:摘要:鉴于经济学与统计学的研究意义, 在经济学科和统计学科的高频率金融时间序列的分析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高频率金融时间序列的产生中经过计算和研究存在着需要研究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对其波动性的估计与分形特征问题的研究对当前股票市场的涨幅和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的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对金融资产的价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探索。针对此问题高频数据波动的估计变得越来越重要,结合数据进行实验,采用高频率数据的定义和性质特征,HHT方法、波动、ARCH模型和SV模型,然后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高频率数据波动频率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估计。

  • 标签: 高频数据波动率 SV模型 ARCH模型 Hilb
  • 简介: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实体领域的快速融合,数字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日益起到关键作用。2020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深度和广度,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动力变革的目标。本文对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新租赁准则要求承租人采用使用权资产模型,使用权资产的计算以租赁负债为基础,租赁负债在计量时的主要参数是现金流分布及折现,折现的选择对租赁负债有较大影响,实务中如何选择折现是操作上的一个难题。本文对承租人在应用新准则时如何选择折现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协助企业轻松、准确的应用新租赁准则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国企基层党建的实践中,如何推进正式党员不足三人的基层单位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实际,就如何通过“创新组织载体”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操作建议。

  • 标签: 国有企业 基层单位 党的组织 党的工作 全覆盖
  • 简介:近期中资股大起大落,令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大市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再次对内地宏观经济的表现感到担忧,而从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人们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

  • 标签: 准备金率 央行 大起大落 宏观经济 人民银行 中资股
  • 简介:农村生育的影响因素问题是事关我国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定量分析,1983年9月我们在鄂东红安县进行了一次5.61%抽样调查。本文拟根据这次调查的材料,运用分组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对农村生育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定量探讨。

  • 标签: 定量分析 生育率 农村 抽样调查 相关分析法 指数分析法
  • 简介:从进口角度来重新审视贸易开放对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该领域最新的关注点之一。本文利用2000-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合并数据,从中间品和资本品两个角度来研究进口对企业生产所造成的作用效应。多种检验结果发现:中间品进口规模和资本品进口规模与企业生产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皆对企业生产产生促进效应。由此证明进口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从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来看,中间品进口对无出口、有研发以及民营企业生产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资本品进口对有出口、有研发以及民营企业生产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考虑了进口的情形下,出口对企业生产表现出非常突出的负向效应。这为全面理解国际贸易对中国企业生产的作用效应,提供了与以往研究视角不同的经验证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当前的进出口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资本品进口 中间品进口 企业生产率
  • 简介:小额信贷机构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较之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经济体,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信贷资金来源受限难以满足现金需求,融资杠杆低制约着其资本收益,这些都限制着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对比国外成功经验,我国应给予小额信贷机构更多政策扶持,提高其融资杠杆,拓宽其资金来源。

  • 标签: 小额信贷 融资杠杆 资金来源
  • 简介:剩余收益估价理论是美国财务学界近十年来最为流行的研究主题,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本文利用该模型对10家业绩优良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分析,得到市场隐含的剩余收益增长,并做了简要地讨论。

  • 标签: 剩余收益模型 隐含增长率
  • 简介:本文借助企业要素密度异质性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的相对要素密度能否构成企业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地区层面的比较优势能够传导给企业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具体地,对于处在不同的地区-产业组但具有相同的相对要素密度的两个企业,处在要素丰裕地区-要素密集型产业组中的企业具有更高的销售产值,即具有比较优势。

  • 标签: 企业异质性 相对要素密度 制造业 生产率 比较优势
  • 简介: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银行(2006)中国120个城市调查数据构建的政府质量指标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政府质量与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的提升;(2)较高的政府质量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的促进作用;(3)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水平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的阻碍作用逐渐降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主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的意愿相对缺乏。本文研究结论证明,政府质量的提升可以使得政府以较小的补贴强度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提升的目标。

  • 标签: 政府质量 政府补贴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本文运用径向非角度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度了2000—2009年之间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部门的环境技术效率值和环境全要素生产变化值,同时把环境全要素生产分解为技术进步、效率改变和规模效应,并对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值和环境全要素生产高于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是环境全要素生产增长的主要原因,环境规制、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增长起正向作用,而资源禀赋、能源结构、一阶滞后项则起反向作用,所有制结构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的关系不显著。

  • 标签: 环境技术效率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规制强度 二氧化硫
  • 简介:摘要:油菜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是当前全球产量第二的植物油和油粕原料。随着世界格局和我国环境的不断变化,粮食安全在当前国家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而油料安全也应当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重要部分。我国油菜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在国际竞争市场上仍处于劣势,主要存在于生产成本高,要素生产不均衡,投入产出差异显著等原因。本文主要基于我国油菜发展现状,通过油菜全要素生产研究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我国油菜核心竞争力。

  • 标签: 油菜产业 油料安全 全要素
  • 简介:摘要:净资产收益是衡量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一个常见且最为直观的财务数据。净资产收益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当前投资收益回报水平,对企业未来投资方向、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方面的参考,在评价现代企业运营质量和经营效益方面,净资产收益也是较为常用的衡量标准之一,是企业投资人及利益相关者制订投资计划、预判未来收益的财务依据。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的应用意义作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了净资产收益相关因素对评价企业的影响,提出了提高企业净资产收益的策略建议。

  • 标签: 净资产收益率 策略 财务指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