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的民间法对于特殊家庭成员的财产权利与赡养义务的一些传统,对处理这类案件有着很好的效果。从养老爱幼、保护赡养义务人权利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尊重善良的民间法,通过确立习惯法适用规则、法律对民间契约的明文认可、法律对民间法的吸收三个步骤,实现法律对社会需要的回应,实现法律的进化,将尊老爱幼的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 标签: 特殊家庭成员 民间法 财产权 赡养义务 对等
  • 简介: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亲属制度的一般性规则未作明确系统的规定,这与我国婚姻法长期以来的立法目的与法律存在形式有着深刻的关系。在民法法典化过程中,在婚姻家庭编中增设亲属关系通则,既是在法律形式上实现体系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达成法律内部逻辑完整性的基本要求。我国亲属关系通则的制度构建离不开对亲属伦理的认识和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在宏观审视制度架构及主要内容基础上,对亲等的计算方法、近亲属范围的确定等主要争议问题提出观点和看法。

  • 标签: 亲属关系 体系化 亲等 近亲属
  • 简介:婚姻家庭领域内妇女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刘莉一妇女的法律地位如何,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与进步的程度。因此,现代各国把保护妇女权益列为保护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绝大多数都将男女平...

  • 标签: 婚姻家庭 妇女权益保障 合法权益 家庭暴力 男女平等 施暴者
  • 简介:“妇女婚姻家庭条文与法律实践差距的实证研究”课题是全国妇联中加妇女法律项目之一。从法律与社会视角作为切入点研究此问题,在中国研究领域尚属空白。笔者造反这一研究项目,旨在找出一个最佳结合点,使妇女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保障更具操作性与科学性。

  • 标签: 婚姻法 婚姻家庭 妇女地位 立法完善 离婚
  • 简介:<正>1989年7月上旬,从某炮团政治处传出一条消息:老战士薛宗英自学法律成才。薛宗英1987年退伍回乡后办起家庭法律服务站,两年来调解民事纠纷100余起,最近被河南省郏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法律工作者"。薛宗英是1984年11月从河南省郏县农村入伍的战士。到部队后他在紧张的训练生活之余,自费参加了

  • 标签: 法律服务 民事纠纷 河南省 自办 家庭 法律工作者
  • 简介:<正>吴大英教授和曹叠云先生在他们合写的《立法技术论纲》这一重要文章中呼吁开展对立法学的研究。这也意味着提倡在法律院系中开设立法学课程。本文旨在阐述这种呼吁的重要性。首先,我将讨论立法的历史,及其作为政府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的近期演变;其次,探讨立法学研究论著相对缺乏的原因;第三,这种学术论著缺乏的后果;第四,吴、曹文章对研究者的启示;最后是它对教育的启示。本文首先从历史——当然是欧洲历史——开始。这反映出我本人狭窄的教育背景。在中

  • 标签: 立法技术 时代需求 立法学 立法起草 法学研究 法理学
  • 简介:我国用益物权制度的本土化,体现在对我国发展中将长期面,l盏的三大因素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上。首先是财产类型的变化,据此,动产不应作为用益物权的客体,应当规定各种特许物权并引入地役权和人役权。其次是土地的公有制,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应当强化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等独立性用益物权的效力,使之成为“类似所有权”的权利,从而能够进入市场流转。第三是长期、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这要求允许农村土地权利自由流转。

  • 标签: 用益物权 本土化 土地公有制 城市化
  • 简介:镰刀湾乡地处白于山区,辖13个村,69个村民小组,2497户,9760人(其中农业人口9589人)。总面积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155亩。有学校12所,学生1750名,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15名。2004年,全乡田内生产总值3143万元,财政收入228万元,人均纯收入1750元,人均生产粮500公斤。

  • 标签: 农业农村工作 安塞县 耕地面积 人均纯收入 村民小组 农业人口
  • 简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于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资源要素对接对流。通过农地经营权信托和农产品消费信托的复合构造,将京津具有优势的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有效对接河北优势的农地和劳动力资源,不仅优化农业要素资源配置,亦连接生产和消费、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但是作为制度创新,既有立法对其付之阙如,当务之急是夯实法律根基,着眼于信托财产登记、受托人风险保障和激励机制等制度构建。

  • 标签: 农地经营权信托 农产品消费信托 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 简介:今年是费孝通先生完成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80周年,对《江村经济》的研究已经很多了,笔者拟选取家庭制度和财产权利这个角度,对费老的《江村经济》一文进行浅略地介绍和分析。

  • 标签: 《江村经济》 财产权利 婚姻形态 家庭结构 农村 民国
  • 简介:物权行为问题并非事实判断问题,对市场交易与物权行为关系的考察不应建立在论证物权行为的现实存在基础之上。通过对物权行为无因制度的价值判断,可以发现以物权行为无因制度调整市场交易关系,难以满足市场交易对公平、安全及效率的价值追求。从而,基于市场交易的内在需求,我国物权变动立法应舍弃物权行为无因模式,确立建立在公示公信力基础上的不动产登记公信力制度和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 标签: 市场交易 内在需求 物权行为 立法 中国
  • 简介:中世纪之后的意大利家庭法,经历了从家庭到个人再到社会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意大利通过标志性的立法活动使法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法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欧洲主要国家的家庭法,如德国和法国,也都经历过这样的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也是世界家庭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有很多背景和细节上的不同,我国的婚姻家庭法也面临着相似的趋势和挑战。相较之下,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尚处在第二阶段,通过考察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家庭法的发展历程,可以预测我国婚姻家庭法的走向,更好地思考如何借着民法典编纂的契机,使我国的婚姻家庭法的修订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更好地发挥其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作用。

  • 标签: 意大利 家庭法 发展阶段 发展趋势
  • 简介:<正>法律起源问题是传统法理学框架的重要基石,近年来被冷落,与其说是变得相对不重要了,还不如说是问题的解决有相当的难度,进展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何时起源的?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或原始社会规范是不是法)?这种争论已不完全是对事实的争论,更多的是解释标准的争论。然而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无疑还同时存在一个至少是同等重要的问题,即社会规范是怎样起源的?

  • 标签: 社会规范 家庭的起源 性禁忌 社会控制 社会群体 社会起源
  • 简介: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框架下的农业补贴,在我国主要是指国内支持。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协定》的相关规定和我国的立法现状,结合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对立法的需求,总结欧盟改革和美国立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以下完善立法的建议:(1)采取制定一部农业补贴综合立法,辅以配套条例和细则的分层立法模式;(2)综合立法应以规定长期目标为目的,其规定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配套立法以实现短期目标为目的,其具体实施方案应便于修订。文章同时对若干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 标签: 《农业协议》 农业补贴 国内支持
  • 简介:城市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目前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主要对象。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已制定了大量有关公共住房租赁的法规和政策。公共租赁住房的退出制度直接关系到城市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作为承租人的利益。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中有关退出原因、程序、惩罚和奖励制度是发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功能所不可或缺的。

  • 标签: 公共租赁住房 行政合同 退出
  • 简介:大数据技术中蕴藏着巨大价值,将引起思维范式和产业运作方式等多方面变革。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司法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保护及证据规则仍有待司法实践的探索,以在法律制度和规则尚不明晰和系统的变革时期,积极发挥司法能动性,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新的秩序的建立贡献司法智慧和司法经验。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在提升司法能力、提高司法公正、优化配置司法资源、促进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等方面可对司法起到辅助支撑作用。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司法对法学教育提出了进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 标签: 大数据 司法 个人信息权 数据产权 法学教育
  • 简介:金融“资金之用于农业者,即谓之农业金融”。农业金融制度对于农业经济之发展至关重要,正如孙中山所言,中国“东南是收获,不见其丰,西北之荒芜,一如其故,此无他,无特别金融机关以为之融通资本故耳。”近代农业金融制度发迹于西方,我国从清末开始仿行西制,历经北京政府,在南京政府时期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 标签: 农业金融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 制度文本 地权 史论 宪政
  • 简介:2003年7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昌邑区桦皮厂镇召开公判大会,对以颜德武为首的17名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进行公开宣判。这天上午,桦皮厂镇中心小学操场上人山人海,周边乡镇数万名群众聚集在这里,纷纷争睹这群昔日“魔王”的最后下场。

  • 标签: 吉林市 颜德武 黑社会犯罪 犯罪事实 侦查工作
  • 简介:法学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和产出法学专业人才这样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又直接或间接地为司法实务部门所用,实际上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之间存在着一种供需关系。这种关系同样应符合经济学中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这是两者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律。但目前的现状是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的供需关系处于不对称的失衡状态,供需矛盾突出。应立足于供求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组织法学教育,实现与司法职业之间的最大均衡。

  • 标签: 法学教育 司法职业 供求关系 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