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经过三年来的谋划和实施。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已基本定型,对美国与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形势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奥巴马政府对亚太的认知,分析其亚太战略框架,总结这一战略构想与实施的特点,揭示其面临的不确定和制约因素。

  • 标签: 奥巴马、亚太战略
  • 简介: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9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各国一致同意到2020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设想。与自由贸易区相比,经济共同体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它不仅要求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还要求成员国逐步协调产业、贸易、货币和对外政策。但由于东盟内部有着较大的差距,其合作机制也存在不少缺陷,使得“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 标签: 经济一体化 东盟经济共同体 问题
  • 简介:安倍政府朝核政策的战略目标是遏制朝鲜推进核与导弹开发,力争消除朝核威胁;推动修宪扩军,力图"摆脱战后体制";增强日美同盟,提高日本在同盟中的地位,加深军事关系的紧密性。安倍政府从内外两个维度实施该战略,对内增加国防经费,试图拥有和完善"预防机制+攻击机制"的双重防卫战略,即升级和强化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打造陆海空自卫队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前提下拥有对敌先发制人的攻击能力。对外采取"加强地区威慑力+开展国际外交+增强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强度"层递式结构应对朝核威胁。但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限制下,安倍政府不仅难以实现其朝核政策的目标,反而会给地区局势带来负面影响。

  • 标签: 朝核政策 朝鲜核导计划 安倍政府 宪法第九条 日美同盟
  • 简介:近年来,中日间因存在太多的曲解、误解和不了解、不理解,造成两国关系处于“经热政冷”、“民热官冷”的失衡状态和复交以来前所未有的互信危机。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则需要双方从战略大局出发,从利益共同点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

  • 标签: 两国关系 中日关系 互信 共同点 利益 失衡
  • 简介:对国家承认问题的研究是国际关系学界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世界分裂主义的发展甚嚣尘上,围绕对分裂实体的国家承认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更为激烈,因此研究分裂主义与国际承认之间的关系便十分必要。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承认是指各国将某个政治行为体确认和接纳为新的主权国家。虽然国际法确认了国家承认的基本原则,但是各承认国主要基于自身的利益来考量对新成员特别是分裂实体的国家承认,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国家承认实践中的差异与纷争。正因如此,对面临分裂主义挑战的国家来说,在反分裂斗争中有必要制定和实施"反承认战略",以遏制分裂主义的图谋。当然,对于分裂主义应对而言,问题发展到"建国"的阶段其实已十分严峻,相关国家更应该注重这一阶段之前的治理工作,如遏制分裂势力的发展、寻求实现政治和解、防范外部势力的介入等。

  • 标签: 分裂主义 承认 无承认国家
  • 简介:邓小平把主权视为国家的生命,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的余地,是不可以讨论的。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要进行有理有节、沉着冷静的斗争,对复杂的主权问题,要把坚定的原则性和解决途径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国力是国家主权的基石,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和世界和平环境。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是中国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人类负责

  • 标签: 邓小平 国家主权 霸权 稳定 发展
  • 简介:石油合作是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尽管中俄石油合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双方石油合作进程尤其是石油管道项目合作进程始终充满荆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既有主要源自俄罗斯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中国方面以友国际层面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石油
  • 简介:在领土争端解决中,国际法庭不仅考虑当事国对争端领土提出的主权主张,还会考虑一国对另一国主张的态度。面对他国的竞争主张,拥有或主张主权的一国不抗议或不反应,这种情形将可能构成默认。在判断一国是否默认他国主张时,需要考虑三个条件:第一,该国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国的主张;第二,该国应当并且能够反应以维护其权利;第三,该国保持沉默或者没有及时抗议。默认并不是判断主权归属的独立权利来源,但可以支持和强化根据其他法律依据得出的结论。在例外情况下,默认他国以主权者名义对领土实施的行为,可能导致主权的变更,关键在于判断当事国是否通过行为达成了新的合意。

  • 标签: 默认 知情 抗议 合意
  • 简介: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宗教多元主义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 标签: 甘地 宗教和谐思想 内涵
  • 简介:本文以具体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情报意识的现状、情报意识薄弱的原因,以及加强大学生情报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文献课应从三方面进行大学生情报意识的教育与培养:1.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2.实施案例教学法;3.加强信息跟踪练习。

  • 标签: 情报意识 大学生 情报教育 案例教学法 文献检索课 文献课
  • 简介:长期以来,国际军备控制机制得到国际上的广泛参与和普遍遵守,但由于种种原因.军控机制存在着严重的脆弱性和执行的复杂性。当前在军备控制领域,一方面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无核武器”的倡议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应,另一方面是朝核、伊核问题前景扑朔迷离,核武器、核材料、核技术扩散形势严峻。此时,美俄两个核大国重启核裁军进程,促使其他核国家也为核裁军、保证核安全采取积极行动,形势有了转变。联合国安理会在促进国际军控、防止核扩散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人们期待2010年的核不扩散条约取得成果。

  • 标签: 国际军备控制 国际安全 核裁国 核不扩散
  • 简介:当世界迅速进入高科技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再次面临飞跃之际,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领域中,都发生了战后以来最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形成了全球化与集团化并进的发展趋势;世界政治在力量格局方面日益走向均衡的多极化。整个世界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的过渡时期。世界经济与政治相继发生的变化,再次证实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本文旨在探索当代国际体系中这一变化的历史必然性,以揭示国际风云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深刻根源。

  • 标签: 世界经济 历史性转折 国际经济关系 高科技时代 国际风云 力量对比
  • 简介:本文旨在说明中小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述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利用风险投资的作用,以及如何才能吸引风险投资家的关注,阐明中国发展风险投资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中小企业 发展机遇 风险投资 中国
  • 简介:2010年以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和'印太战略'逐步推进,它越来越深地介入到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存在的南海海洋权益纠纷中去,使这一问题逐渐升级,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为了应对这一安全挑战,不得不对南海政策进行调整。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调整,受到三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一是来自单极国际体系的压力,影响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制定;二是单极国际体系压力所引起的中国国内民众和新媒体舆论的反响,影响中国对过去的南海政策和相应政策举措进行适度调整;三是锐意进取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主观上想在南海问题上有所作为,主动调整南海政策,并引导民众更好落实这一政策举措。中国调整南海政策,包括所采取的政策举措、国家资源统筹规划和整合、制度安排等三种方法。

  • 标签: 南海问题 南海政策 中美关系 战略博弈
  • 简介: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信息化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领域,完全改变了那种单一印刷型的载体结构,收藏文献信息形式向多样化载体和分散化的格局发展。图书馆信息化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发达的信息产业和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为标志,其核心是从纸张、摄影胶片和录象带等实物信息媒体向它们的计算机模拟形式转移。在社会需求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的保存职能将融于现代信息的存贮和传递之中,传统图书馆将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中心。

  • 标签: 信息化 图书馆信息化 信息中心 数据库 信息高速公路
  • 简介:中亚出土的佛教文献部派归属为何?这不仅是校订梵语文本的学者矻矻以求的;对于用吐火罗语和回鹘语翻译或创作的著作而言,只要它们广义上或狭义上属于古代佛教文献的范畴,这个问题同样存在。我愿借本次研讨会A之东风,对《弥勒会见记》的部派归属作一探讨。

  • 标签: 《弥勒会见记》 佛教文献 吐火罗语 回鹘语 梵语 范畴
  • 简介:前言陈嘉庚先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为祖国、为人民、为华侨社会、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同志赞誊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周恩来总理赞扬他“为民族解放尽最大努力,为团结抗战受无限苦辛,诽言不能伤,威武不能屈”;胡耀邦同志赞颂他“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嘉庚先生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兴办教育事业是他一生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最近李先念主席题词“学习陈嘉庚先生为发展祖国教育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原中侨

  • 标签: 胡耀邦同志 集美学校 爱国主义者 教育事业 中国人民革命 南侨回忆录
  • 简介:军事化的概念既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某些内政外交等事务上增强军事属性的过程,也体现为军事要素影响国家间关系的作用在增强的过程。军事化与军国主义、安全化和武器化等概念存在着联系,但也具有较大区别,反映出国家为应对安全困境而增强软硬基础设施的态势与趋势,存在着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家性3个层次。由于在理论假定和概念阐释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灰色区域,军事化如何以及能否在实践操作中被正确和准确使用会存在较大困难。近年来,中美关于南海军事化问题在概念界定、责任归属、程度强弱与合法性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分歧,并在行动中具有爆发低烈度冲突的风险。从趋势上看,南海军事化问题还存在着主动性与被动性、防御性与进攻性、建设性与破坏性以及适度与过度等方面的争议,体现了相关国家之间在法律和战略上的博弈进程。对此,中国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政策和措施,减弱其他方推进南海军事化问题的法律和战略基础,增强在南海地区进行必要建设的可能性。

  • 标签: 南海问题 军事化 灰色区域 航行自由行动计划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作者: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袁美国的对外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袁主要表现为院信奉多边主义袁重视多边机制的参与和合作曰注重野软实力冶的运用袁致力于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曰强调接触和对话袁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曰讲求原则和实用主义相结合袁从而更加务实遥然而袁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的调整也是有限的:一是不会改变维护美国野一超独霸冶地位的战略目标曰二是美国对外战略始终受国内政党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制约曰三是面临中期选举袁民主党为确保胜选袁不能过度调整其内外政策遥当前的伊核问题尧阿富汗局势尧巴以和平进程等已经成为奥巴马政府无法回避的挑战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