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地改善我市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逐步消除因体制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济宁市 劳动力 从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文化素质
  • 简介:文章选取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变量,以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对1978-2004年的数据采用EG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传导存在明显的时滞,而且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贷款余额增长率相比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更显著。

  • 标签: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协整检验 EG两步法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在综合比较分析关于中国GDP和能源消费的各种宏观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选定以Maddison估算的以1987年不变价格衡量的GDP和以IEA估算的能源消费为分析的基础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分析技术发现:中国GDP和能源消费数据是一阶单整的,存在协整关系,并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而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将提高0.811个百分点;相反,能源消费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将提高0.194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源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外生变量。

  • 标签: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 格兰杰因果 误差修正
  • 简介:综合考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及经济规模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以2005-2012年陕西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用LMDI分解法对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能源强度的提高和能源结构变化对陕西省碳排放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明显,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相对微弱;经济规模的扩张是陕西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人口规模的扩大对陕西省碳足迹的增长也有推动作用。

  • 标签: LMDI 能源消费 碳足迹 因素分解
  • 简介:伴随着我国粮食产品价格的放开,价格机制已经成为调节经济资源在粮食生产部门与非粮食生产部门、粮食生产部门内部的各个子部门、各个粮食生产经营单位之间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的基础性机制。粮食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具有何特性?粮食产品价格机制的作用具有何特点与缺陷?针对粮食产品价格机制作用的缺陷,应采取何对策?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分析。一、粮食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自粮食产品的价格放开以来,我国粮食产品的价格便清晰地呈现出较大幅度涨落交替的周期性变动规律。而与粮食产品的价格变动相比,工业产品价格的变动周期则不那么清晰,波幅也相对平缓。粮食产品的价格变动阿以具有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其根据

  • 标签: 粮食产品 需求价格弹性 粮食价格机制 供给价格弹性 粮食生产 产品供求
  • 简介:实施6年有余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四川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投资需求的扩张,办成了多年以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还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了居民收入,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对四川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各方面的效应如何?有哪些经验与教训?为此,我们认真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内涵和具体形式,创造性地运用计量模型方法,着重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积极财政政策对四川经济的影响.

  • 标签: 积极财政政策 四川 经济发展 居民收入 消费需求 投资规模
  • 简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工业化、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工业化、城市化对陕西省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纠正力量并不很强;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对陕西省能源需求的影响作用比较小,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能源需求不会成为制约陕西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瓶颈。在当前条件下,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推进模式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陕西省降低能耗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 标签: 工业化 城市化 能源消费 协整分析 因素分解模型
  • 简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进出口总值仅11.35亿美元,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2008年进出口总值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56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1%,2008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已达到8%以上。1950年,我国出口总值在全球排名第27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位,

  • 标签: 进出口贸易 实证研究 能源消费 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总值 2008年
  •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内在要求、必由之路、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对以往发展观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发展,是对中国经验和中国实践的高度概括,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当代中国新的发展战略思想,是科学理念与价值理念的完美统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青海省统计局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的要求,不断深化能源统计改革,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统计体系,努力夯实统计基础,着力提高数据质量,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统计保障。

  • 标签: 统计工作 大发展 能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战略思想 青海省统计局
  • 简介:针对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特征,采用TVP-SVAR模型分析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传导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调节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货币基准利率对债券市场的传导效率高于公开市场直接投放货币,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信用利差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满足央行“预微预调”的目的,在债券市场的传导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信贷渠道还是利率渠道,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传导作用在日益提升,但是利率工具的短期作用效果不如中、长期,对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相对缓慢。刚性兑付是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屏障,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综合利用结构性和定向性货币工具组合,适度地向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倾斜,优化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才能达到降低实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目的。

  • 标签: 信用利差 货币政策工具 传导渠道 TVP-SVAR模型
  • 简介:一、影响农村市场活跃的主要障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日趋繁荣。但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农村广阔的市场地位相比,与农民所占总人口比重相比,农村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民消费需求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一)...

  • 标签: 开拓农村市场 障碍因素 市场活跃 农村电网 农村居民 产品开发
  • 简介:我国近两年来实行的以刺激国内需求为主要目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推动经济和摆脱通货紧缩两个方面都初成效。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探讨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政策效力。而且这种政策也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长期实行这种政策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甚至有可能引发滞胀。我国和积极财政政策的路究竟还能走多远?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对我国有无借鉴作用?本文将分别加以论述。

  • 标签: 中国 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 供给学派 公共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