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针对丙烷的特性和传统储存方法存在的呼吸损耗、污染环境、易发生火灾爆炸的缺点,对储存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密闭储存方法,从储存、装卸、温度控制、储罐设计、设备选型、防火防爆等方面介绍了密闭储存新工艺。实现密闭操作后,减少了丙烷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证了安全储存和装卸,该工艺在山东岚山港化工品储库应用2年,效果良好。

  • 标签: 环氧丙烷 密闭储存 工艺 设施 安全系统
  • 简介:颗粒污泥外表和内在的不同溶(dissolvedoxygen,DO)水平分别适合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生长,形成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的脱氮体系。DO水平对颗粒污泥内部厌区域的构成有影响,改变DO可以研究对好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屈示,反应系统在一定DO参与下时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较高,各种条件下均能达到90%左有;高DO(≥30mg/L)提商硝化速率,但易造成反应过程中NO2^-和NO3^-的积累;低DO(≤2.0mg/L)下反应积累的硝化产物少;在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反也过程中适当控制供,可减少运行过程中N2O的排放。实验条件下,控制DO在1~2mg/L为佳;在低DO情况下,NO2^-通过短程反硝化反应直接还原为气态的N2O和N2;高DO情况下,大部分NO2以全程反硝化方式还原为气态氮。好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硝化反硝化能力,阿DO对硝化反硝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且低DO更有利于氮的盘除和N2O排放量的降低。

  • 标签: 环境工程 硝化 反硝化 N2O 颗粒污泥 氧化合物
  • 简介:分别采集某焦化厂新、老厂地面站,炼焦焦炉和成品焦仓的4个排放筒粉尘样品,通过超声波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炼焦过程中几个排污节点排放粉尘中富含的多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炼焦焦炉排放筒中PAHs的质量浓度最高,达86.95μg·m^-3;新厂地面站排放筒中PAHs的质量浓度最低,为6.09μg·m^-3;从粉尘中PAHs单组分的分布特征来看,4个点位粉尘样品中共检出14种PAHs,菲和荧蒽的含量均很高,其中炼焦焦炉排放筒粉尘中苯并[b]荧蒽的含量最高;4个样品粉尘中不同数PAHs的分布规律为,主要以低数的PAHs为主,仅炼焦焦炉排放筒中的分布规律不一致,以高数的PAHs为主;从排放筒排放物污染水平分析,以炼焦焦炉排放筒最为突出,粉尘的质量浓度为国家3级标准的75.7倍,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介于1级和2级标准之间。可见,焦化厂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多芳烃对环境的污染更甚。

  • 标签: 环境学 炼焦 粉尘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 简介:近年来,各地企业员工使用清洁时发生火灾的案例频发,造成使用人员不同程度受伤甚至死亡。2018年4月8日,宁波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据了解,火灾发生时,该公司员工正在使用喷枪水清洁.

  • 标签: 清洁剂 火灾 引发 企业员工 电子科技 死亡
  • 简介:为吸取“8.17”大沙坡探矿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教训。江县委、县政府在全区第二次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第一阶段期间,采取坚决果断措施,确保停产整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县委书记韦胜红每10天亲自组织召开由县直各部门一把手参加的联席会议,听取各部门一把手汇报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的形势,

  • 标签: 煤矿瓦斯爆炸 督查 安全生产工作 广西 事故教训 县政府
  • 简介:近年来,木质材料阻燃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简述了木材阻燃的性能、分类,论述了木质材料的阻燃处理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木质 阻燃剂 研究 发展趋势
  • 简介:对原油管道减阻剂加装置及加作业进行了风险辫识,对加装置的工艺及设备进行了安全分析,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叶加作业进行了风险评估,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 标签: 减阻剂 加剂装置 加剂作业 风险评估
  • 简介:泄漏是引发推进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可以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了泄漏的原因和危险性,给出了泄漏量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各种处理控制技术,其中特别介绍了硝基氧化物专用处理器.为我国航天靶场液体推进的泄漏量计算和污染控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

  • 标签: 液体推进剂 硝基氧化物专用处理器 泄漏 污染控制 航天靶场 事故分析
  • 简介: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无机阻燃,对无机阻燃的性能、阻燃机理、阻燃效果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今后在防火安全中的应用和前景。

  • 标签: 无机阻燃剂 特性 阻燃机理 防火安全
  • 简介: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人工配制模拟生活污水为进水,采用有机负荷调控法,在SBR反应器内培养富含聚磷菌的好颗粒污泥,研究剪切力对好颗粒污泥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好颗粒污泥的同步脱氮除磷特性.首先SBR以厌/好方式运行,采用有机负荷调控法培养出富含聚磷菌的好颗粒污泥,其粒径在1.0~2.0mm,SVI在20~22mL/g,MLVSS/MLSS为91.0%,活性污泥比耗速率(SOUR)为45.32mg/(g·h).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较高的生物量,磷酸盐去除率为78%~99%.然后通过控制搅拌机转速研究4种不同剪切力(以剪切应力表示为0.120N/m2、0.151N/m2、0.184N/m2、0.220N/m2)条件下好颗粒污泥的颗粒化进程、颗粒污泥形态及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当剪切力在0.120-0.220N/m2之间时,剪切力越大,培养出的好颗粒污泥的结构越密实,形状越规则,生物活性越强在一定范围内(0.120~0.184N/m2),剪切力越大,污泥的颗粒化进程越快,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的粒径越大但当剪切力为0.220N/m2时,污泥的颗粒化进程反而变慢,培养出的较大的颗粒污泥解体,颗粒污泥的粒径反而变小.最后采用逐渐增加进水NH-N负荷的方法诱导具有同步脱氮除磷能力的好颗粒污泥,25d后,SBR对NH4+-N、T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89.8%及94.5%.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SBR 好氧颗粒污泥 剪切力 同步脱氮除磷
  • 简介:本文制备了一种含Y、Ce和Zr的单钯三元催化(Pd-YCZ).在1050℃下,分别于空气和配气中对这一催化进行了高温老化,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d-YCZ在空气中老化后的活性优于其在配气中老化后的活性.

  • 标签: 高温老化 单钯 三元催化剂 钇铈锆助催化剂 活性 汽车
  • 简介:通过研究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BFSVI-SD)的成分与结构,探讨了微生物絮凝的絮凝机理。首先采用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蒽酮比色法、Molisch反应、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BFSVI—SD的成分与结构。发现絮凝BFSVI—SD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高分子链以聚集态形式存在,星现较疏松的纤维状结构。同时,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对淀粉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毒性试验结果,提出了絮凝机理。由于该絮凝是一种极性大分了,与水中有机物颗粒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质点之间以离子键、氢键形式结合,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形成絮凝体。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水处理 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 絮凝机理 多糖
  • 简介: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前正式启用“安E保”监管信息化平台。“安E保”监管信息化平台.以开发区“安E家”微信公众号为基础.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纵向覆盖开发区网格片区各企业,横向覆盖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采用企业端一企一档形式.对企业开展日常安全监管。

  • 标签: 经济技术开发区 信息化平台 安全监管 常熟 综合信息平台 电子政务
  • 简介:自农药厂废水中分离到一株广谱菊酯类杀虫降解菌JZL-3,经过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该菌能降解目前市场上使用的7种主要菊酯类杀虫,降解速率山高到低为:氯菊酯、甲氘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联苯菊酯、功夫菊酯和溴氰菊酯。对氯氰菊酯的最适降解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0,初始接种量在一定范围内(1%~5%)与降解率呈正相天。菌株JZL-3对氯菊酯和氯氰菊酯顺反异构体的降解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于已有的关于菊酯类杀虫生物降解具有显著立体异构选择性的结论。

  • 标签: 微生物学 菊酯类杀虫剂 生物降解 节杆菌属 立体异构选择性
  • 简介:筛选出了一株适用于石化污水处理的异养硝化-好反硝化产微生物絮凝菌株HAD-2,鉴定其为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mendocina),考察了其最佳硝化条件、反硝化性能及在模拟污水中的脱氮能力。菌株为耐热菌,偏碱性(pH=8.5)和高碳氮比(25∶1)时硝化性能最佳。在异养硝化体系中,12h时菌株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29%,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少;在反硝化体系中,12h时菌株对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40%和84.92%;在模拟废水中,48h时菌株对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5.25%、65.47%和72.40%。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中可产微生物絮凝,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絮凝能力最佳,絮凝率为94%。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门多萨假单胞菌 产微生物絮凝剂 石化污水
  • 简介:采用生物培养和物理化学试验研究了水溶性有机物(DOM)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对土壤中芘生态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物具有表面活性。水稻根的芘毒害敏感区间为0—200mg/kg,100mg/kg是土壤中芘对水稻根伸长最大抑制率质量比。DOM的存在会降低芘的生态毒性,且芘生态毒性的降低程度随DOM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试验条件下,DOM和表面活性单一作用对芘生态毒性均有减轻的趋势;当DOM和表面活性共存时,芘的生态毒性则比DOM单独作用时的结果弱,而强于表面活性单独作用的结果。

  • 标签: 环境学 水溶性有机质 根伸长抑制率 发芽指数 生态毒性